老天津卫“海下”渔业发达,带鱼小黄花塔嘛鱼三绝,对虾几乎绝迹

老天津卫“海下”渔业发达,带鱼小黄花塔嘛鱼三绝,对虾几乎绝迹
2020年06月26日 13:50 浪痞易梦

天津 渔港

老天津卫都知道“海下”,是指天津城以东、宁河以南到渤海的这块地界,中心点是葛沽。天津是退海之地,过去这块地界就是大海,是“海底下”,自明清以来,受沿海渔业、盐业、漕运、军屯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天津本土文化,对爱吃的天津人来说,“海下”也是鱼虾蟹的出处。

葛沽靠近河海,盛产鱼虾。天津人自明代到今天,最爱吃三种鱼:带鱼、小黄花鱼、塔嘛鱼。带鱼最好的季节在春天,熬带鱼、大米干饭,怎么吃也吃不够。到了立夏,黄花鱼来了。黄花鱼学名叫“小黄鱼”,是石首鱼的一种,这个时节天津人不论贫富,家家都吃黄花鱼。

皮皮虾

渤海湾的小黄鱼与东海的大黄鱼属于同类,但不一样。大黄鱼在明清两朝是贡品,进贡沿途三十里一站,送鱼人在途中不准吃饭,只吃蛋和酒,从南京到北京两千五百里,要求三日内送达。对京城来说,吃渤海湾的小黄鱼相对简单多了,早上葛沽人送到陈家沟子鱼市的小黄鱼,晚上就能摆上京城王公大臣的餐桌。明正德皇帝首辅大臣李东阳写过一首诗:“夜网初收晓市开,黄鱼无数一时来。风流不斗莼丝品,软烂遍宜豆乳堆。碧碗分香怜冷冽,金鳞出浪想崔嵬。高堂正忆东邻送,诗句情多不易裁。”清代帝师翁同龢也在《翁文恭公日记》里,记载过他大吃天津小黄鱼的细节。

比目鱼,天津人叫“鳎目”,发音为“塔嘛”。传统相声绕口令中有云:“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塔嘛,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说的就是这个塔嘛鱼。过去渤海湾的塔嘛鱼大的一米来长,两寸多厚,现在见不到了,有也是远洋捕获,不是本地的。天津人公认三伏天应吃“侉炖塔嘛”,塔嘛鱼剥皮切作排骨块,过油熬汤至奶白色,再加盐调味,多放白胡椒粉,一碗下肚,出一身热汗。

渔民

在海下,最牛的是对虾。过去渤海湾出产的对虾名为“中国对虾”,身体长大且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雄虾是菜花黄色,体长十几厘米,雌虾是豆瓣绿,比雄虾大一些。大约50年代以前,天津街边有小摊卖对虾,用一根竹签插上两只,一对一对地卖,所以才叫“对虾”。

海下人爱吃海货,生吃螃蟹活吃虾,吃出了气魄。清代,每年春末冬初,葛沽街头最壮观的就是“涮海锅”。一条街上有几十家摊位,在空地上垒几个土灶,上面支起大号铁锅,锅里沸汤翻滚,锅底料就是花椒、大料、桂皮、葱姜蒜、干贝、海米、饽饽鱼,有什么算什么。想吃的人围坐在锅边,不论认识不认识,各自点一盆海鲜,拿一套碗筷,一个笊篱,就在一个锅里涮。

想吃对虾,连头带尾十几厘米,放在笊篱里,探入锅内,自己掌握火候,差不多了就可以捞出来吃。扇贝、蛏子、麻蚶、蛤蜊、三疣梭子蟹、海螺、墨斗鱼、皮皮虾……,全都整笸箩地备在边上,论铁锹卖,想吃什么点什么。

渔港

渔民在渔汛来临之际,捕获了太多的鲜鱼,有一些卖不出去的破杂鱼,便抹上盐晒干,待冬春季再卖给穷人。干腌马口鱼最有特点,放在炉火上烤得金黄焦脆,就贴饼子吃,在没什么鱼肉吃的时候,最能解馋。

虾酱也是葛沽特色。当地人用渤海湾独有的“麻线虾”作虾酱,颜色灰白。买一毛钱虾酱,打上鸡蛋蒸熟了,在过去是高级菜。葛沽还有一种特殊的虾酱,叫“虾头酱”,打捞上来的大对虾,有些虾头被挤掉了,渔民单卖虾身,名为“虾钱”,天津名菜“烹虾段”“溜虾钱”便是以此为主料。卖不出去的虾头经过腌渍、发酵、磨碎,做成虾酱,因含有虾脑,所以颜色是红的,这是虾酱中的极品。葛沽还有一种腌咸蟹,用本地独特的稻田蟹,一般吃不惯。

天津 渔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