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流行“养儿防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提升,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指望“养儿防老”的人都很愚蠢。原因是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提升,社会舆论也发生了改变。
以前,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如果那家孩子“不孝”,是会被人戳着脊梁骨说的,被认为人品不行,根本无法立足,所以他不能也不敢不孝顺。如今关于不养父母的新闻报道有太多了,一张飞机票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如果真的想自己晚年过得好,那就做好一切准备,不要将养老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放在儿女身上。有很多家庭已经不执着于生儿子,养儿防老的现象越来越少。这是什么原因改变的呢?
一、“养儿防老”的由来
古代讲究多子多福,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想生很多儿子。其实仔细一想是有原因的,人老了最怕什么?是孩子不孝顺,那么一个不孝顺,两个不孝顺,三个四个都不孝顺的几率就会很小了。多生儿子,不仅有充足的劳动力,而且降低了“不养老”的风险,你给一口我供一口,怎么都不会饿死。
传统的家族制度是非常紧密的,家庭成员关系被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并且政府实行的是户口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是不能“想走就走”的,必须向政府提交申请,得到批准才能离开。人员结构非常稳定,所以一般人的一生都不会离开故土,被规定、被父母、被政策栓在了家乡。
在这个大家庭制度中,你会被迫接受养老的观念,被迫承担养老的义务。你从出生就会被灌输“要孝顺”“要养老”,所以这个观念会在你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很难有新的变动。投资孩子会得到不错的回报,这种“养儿防老”的观念就慢慢地流行了。
二、“养儿防老”的形成
父母其实有很多时候是采取自我牺牲式教育的,坚持“养老从幼儿抓起”,所以在发生一些事情后,会不断的重复爸妈培养我们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花了多少钱,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回报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被束缚的观念,或多或少会被上一代和周边人所影响。
在退休以后,五六十岁的男女就进入了养老模式,这个时候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也没有其它经济收入,只能吃“老本”。即使是事业单位的人员也会严重依赖体制,更别提大多数的农民、工人了。无持续经济能力,没有了经济来源,对儿女有所期望也是正常的。
在国外有很多服务行业都能见到白发老人,即使超过了退休年龄,有政府给的补贴,也是闲不住的,各行各业都有老人的身影。而目前为止,我国的养老服务体制非常不完善,社会对老人的包容度极低,无论什么素质的人,到退休的年纪在想要工作,都是不被接受的。公家靠不住,只能靠孩子了,所以大环境也是促成“养儿防老”的推动力。
三、3个现实的原因
1.养儿成本的增加
如今的养儿成本非常高,是古代的上百倍。不像古代,一把米能养活很多人,现在养孩子的成本非常高,养儿子的成本更高。奶粉、衣服、医疗、学费、教育费,甚至彩礼、婚房都需要父母的帮扶,各种各样的费用让一个家庭很难承受,所以我们能看到,一般家庭最多只有两个孩子。
2.养儿数量的减少
如上述所说的,养儿的成本越来越高,相反的养儿数量越来越少。即使国家开放三胎政策,也不见得会有哪个家庭有三个孩子。养儿数量的减少,就代表不能养老的风险会加大,有可能两个孩子都不能养老。
3.沉重的生活压力
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不像古时候有间房子就能娶个媳妇过日子。现在“天价嫁妆”“有车有房有存款”几乎是结婚的标配,每个年轻男孩都会为之奋斗,积攒钱财来达到这个“标准”。生活压力大,即使有养老的念头,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如何过好晚年?
现在买房的首付都需要逼出父母的“潜力”,你又如何相信孩子会回报家庭?自己不需要对自己负责,而需要孩子对自己负责,直到今天,这种观念仍然牢牢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如果想要过好晚年,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摆脱对儿女的依赖,不用道德去绑架孩子。
自己制定好一个养老计划,给自己存够养老金,将来不让孩子为自己的养老而为难。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可以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正常作息,经常锻炼,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不要过度,自己掌握部分钱款。
最后做出最坏的打算,给自己“留一手”,可以付费养老,请钟点工,请住家保姆,将来可以进好的养老院、去正规医疗机构。对于孩子来说,生育之恩是应该给予回报的,但这种回报是出于爱,而不是道德绑架。
结语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双方以爱为基础,在这广阔的世界中彼此陪伴。身为孩子,接受了父母的爱,要怀有一个感恩之心,在父母晚年无法生活时,给予陪伴和经济支持。
而老人要摒弃养儿防老的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一定要在经济上做足准备。目前自主养老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养儿防老,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342826159@qq.com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