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鲜为人知,化名却很出名

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鲜为人知,化名却很出名
2020年08月05日 09:06 历史的背面854

若问,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历史是什么,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国共内战,

1927年至1937年爆发了国共第一阶段的内战,而在此期间,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的日本军也出手了。

当时的中国不仅要面对内部交战,还要应对军队装备,还是士兵人数都有着压倒性优势的日本,不过在此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派也暂时的放下了矛盾,携手并肩,一起对抗真正的敌人,——日本。经过13年的奋战之后,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有一就有二,刚把外忧解决,内患就接踵而至,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期间又爆发了长达四年的国共第二次内战。

每次提到那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赞扬歌颂那些第一时间冲在前列的革命英雄,但还有一类英雄比前线拼搏的将士处境更加危险。就是深入敌人内部,潜伏当卧底的地下工作者,因为这一类人若是被发现了,都会遭受非人的折磨,即便是死亡也难以留的全尸,会非常的凄惨。

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名英雄,他就是范明,相信不少对历史有了解的人都会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但鲜少有人知道范明只是个化名,这是主席亲自为他给起的,他的真名为郝克勇。他是当时唯一与主席保持单线联系的王牌卧底。

郝克勇的革命启蒙之路

1914年,郝克勇生于陕西西安的名门大家,他的父亲郝鹏程早年毕业于武备军官学校,与杨虎城结拜为兄弟,他们也算是西北军的创始人。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环境,郝克勇自幼衣食无忧,但他没有像是其他的大家子弟那般不学无术,安于享乐,他反倒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为此还被不少同龄人所耻笑,但功夫不负有心人,15岁的时候郝克勇就考入了上海的建国中学。

也许是因为父亲的影响,郝克勇一直都是热爱国家的有志之士,他孤身一人来到上海,不仅没有丝毫胆怯,还经常跟着同学一起参加爱国运动,那段时间可以算是郝克勇对于爱国和革命的启蒙,但真正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却是他的哥哥郝克俊。

郝克俊1926年就成为党员,两年后考上了上海政法大学,他聪明伶俐,且很有责任心,很快成为学校的校党组织的负责人,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郝克俊就带着自己年仅18岁的弟弟郝克勇参加了抗日义勇军。

加入第三十八军,改名为范明

正是因为见识过战争的惨烈,郝克勇更加坚定了要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不久他就加入共青团,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郝克勇还创建了抗日救亡团体“夏艺学会”,1938年3月他正式成为了一名中产党党员。

在郝克勇入党后不久,考虑到郝克勇的父亲与杨虎城的特殊关系,上头就将他派往赵寿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38军,在那边他担任了中共工委委员、书记,以及三

十八军教导队队长的职位,直属搜索连连长

,开展统战以及领导教导队的工作。

进入第38军后,

郝克勇经常利用《新华日报》、《大公报》以及新华社的消息、社论在军中进行宣传活动;并最终完成了对三十八军的统战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第38军的党员从20多人发展壮大到了600多人,第38军不仅纪律严明,战斗力也非常强横和八路军不相上下,当时陕、晋、

豫一带的老百姓还亲切的称38军为“七路半”。

第38军的变化引起了蒋介石警觉,尤其是郝克勇的崛起,这让国民政府看到了威胁,他们早就在暗中盯上了他,

在他的部署下,第38军被汤恩伯几个军团团包围,无法像以前那般大张旗鼓的排兵布阵,为摆脱困境,赵寿山决定让郝克勇去延安请示以后的工作方向。

1942年7月,郝克勇到达延安,向主席汇报了工作,并提出赵寿山希望能够入党的请求,开明的主席自然是将此事批准了。后来主席也发现了郝克勇是个可塑之才。于是直接给予对方新的指示,在未来第38军会直接归中央领导,但工委书记仍由郝克勇来担任,且毛主席和郝克勇两人日后都要保持单线联系,地38军的任何工作问题,都需要提前请示主席才行。

由于这个指令是秘密下达的,所以毛主席还再三吩咐郝克勇一定要保守秘密,低调行事。

从郝克勇成为了唯一一个受毛主席直接领导的,且保持着单线联系的特工人员,由于未来的他要踏上一条无法回头的孤单的秘密之路,所以毛泽东直接建议郝克勇改名,在征求对方的同意之后,他用郝的母姓,为他取名“范明”。

返回第38军后,范明又举办了几期训练队,不仅又拉着数百名人员成功入党,还在1944年7月17日动员17师发动了洛宁起义,这是解放军正规军首次正编制起义,对未来影响深远。

横山起义

虽然在当时虽然“外患日本军”已被击溃,可是“内忧国民党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对于国土虎视眈眈的蒋介石一行人,这是在当时的最大威胁。

于是乎就有了1946年十月爆发开来的横山起义,发动起义的是时任陕北保安副总指挥的陆军少将胡景铎,他虽是国民党的一员,但内心却是向着我们共产党的,再加上此人在抗日战争之中表现颇为不俗,于是乎毛主席等人决定铤而走险,配合胡景铎发动此次起义,而范明则被连夜派去了波罗堡,与胡景铎商定起义的具体行动计划。

当时只有5000多人起义,虽然人数不多,但胜在突然袭击,打了国民党一个措手不及,此次之后不仅解放了榆横12万人口和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还拔除了插入陕甘宁边区北部的楔子,大大减弱了国民党军对边区的严重威胁,对结束这场内患和促进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而到了1951年,范明又被任命为进藏部队司令员兼政委,他再一次的展现出了自己的智谋,很好的解决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问题,还护送班禅万里迢迢来京,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和睦相处作出巨大贡献。1952年西藏军区成立后,范明担任军区副政委,1955年的时候还被授予少将衔。

之后,范明这个名字便被打响了,全国人民几乎无人不知这一位英雄人物,但郝克勇却不愿意顶着范明的马甲活一辈子,有一次他直接向主席作报告,申请恢复原名郝克勇,不过主席告诉他,“范明”这个名字现在在国内外都很有名,要是突然恢复原名,未来无论是交接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不太便利,他也觉得主席此番话很有道理,最后自然是听取了主席的意见,未来一直用“范明”这个名字。

研究中医,医治疑难杂症

到了特殊年代,范明虽然受到了一些委屈,但他却没有像其他人那般从此以后过上碌碌无为的生活,他反倒利用闲余时间研究中医,治疗了不少疑难杂症,还将医术运

用于小麦、棉花的增产以及

当地的畜牧业,他还解救了不少患病的家畜。

1980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对范明进行复查,最终给予平反。此后,范明历任第六、第七全国政协委员,政协陕西省委员会第四、第五届副主席。

而到了晚年范明又撰写了《司马迁》等著作,这一生可谓是传奇而他也被称为“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六多将军。”

结语

2010年2月23日,范明将军病逝于西安,享年96岁。

老将军的一生可谓传奇,所谓武能保家卫国, 文能参政议政,这句话就是对他的现实生活最大的写照。虽然老先生是以范明的名义死去的,但未来会有更多的后辈记住他,并非是记住范明这个假名,而是记着他的真名叫做郝克勇。他的本名不该被人遗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