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公司,上市前的表现一年胜过一年,如日中天;上市后却仿佛突然遇到瓶颈,业绩变脸,股东减持韭菜接盘,落得一地鸡毛……
我曾经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位金融“老炮儿”,对方看着我一脸纯真,“噗嗤”就笑出了声:公司业务那么好还会缺钱吗?需要到二级市场上融资吗?那些一级市场的创投机构挤破了头要送钱来,轮得到你们这帮韭菜?
所以,招股书上的募资用途看看就好,当不得真啊朋友们!
上声电子,一家主营车载扬声器的公司,一边是产品销量连年下滑,一边忙着募集资金扩大生产。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天闯关成功就能如愿登陆科创板。
但着急下手的
韭菜
投资者们,我劝你慎重啊。否则,被人K
.O.
了以后,恐怕只能开视频骂公司大股东们:来骗,来偷袭,不讲武德……
01
上半年扣非净利“脚踝斩”
前面提到有些公司上市前如日中天,上市后业绩变脸。上声电子不是这样的公司,因为上市前的业绩已经开始变脸了。
今年前三季度,上声电子实现营业收入7.46亿元,同比减少1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4亿元,同比下滑43.14%。可以说非常惨淡了。
其实这已经比上半年的数据改善了不少。单算上半年的话,营业收入下滑25.15%,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82.92%。这不是腰斩,是“脚踝斩”。
原因呢?受到疫情影响。据披露,今年上半年境内外汽车制造厂商先后停工停产,对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均已恢复正常生产,公司销售业务“逐步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上声电子预计,全年营收同比下降7.34%-12.44%,净利润同比下降19.42%-32.21%,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27.82%-40.71%。
从表述中看出,公司对未来经营恢复到日常水平还是比较乐观的。
02
扩张进入瓶颈期
其实,上声电子是一家深度依赖全球产业链的公司,过去三年其境外业务贡献的营收占比一直在6%以上。而在境外收入中,美洲和欧洲市场基本平分秋色。
当前,北美、欧洲正陷入第二波疫情高峰,短期内结束疫情的希望微乎其微,所以上声电子未来的经营状况能否如预测那般乐观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即便抛开疫情的因素,上声电子也已经进入到了扩张瓶颈期。2017-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21亿、12.38亿、11.9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1.08亿、0.78亿元。
营收原地不动,利润连续下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家处于上升期的公司。
03
增产即滞销?
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上声电子要大干一场!募资增产!
根据招股书,上声电子计划募集4.47亿元资金,投入到两个项目中去。(另有5000万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计划,两个项目建设完成后,上声电子将新增2500万只车载扬声器、25万台新能源汽车行人警示器、2万台车用功率放大器、15万台纯数字化扬声器芯片模组的年度生产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上声电子车载扬声器的销量为6609.91万只,车载功放的销量为2.15万台,AVAS(新能源汽车行人警示器)销量为17.6万台。
2019年,上声电子车载扬声器的产能为6954.05万只,车载功放和AVAS的产能合计为112.69万只。募资完成后,车载扬声器的产能将达到9454.05万只,车载功放和AVAS的合计产能将达到157.69万台。这两项数据分别是2019年销量的143%和798%!
这么多产能都能利用上吗?能卖得出去吗?我的疑问是,上声电子到底是因为需要扩张产能才公开招股,还是说需要公开招股而制定了扩张产能的计划?
04
研发费用垫底,管理费用“夺冠”
以传统的估值方法看,很多科创板公司享受了非常高的市场估值。上声电子申报的也是科创板。
事实上,上声电子本质上是一家劳动密集型公司。
截至今年6月底,上声电子的员工中占比最高的是生产人员(75.15%),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12.6%),技术与研发人员占比仅为1.09%。
从学历结构上看,高达82.53%的员工学历为大专以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仅为0.54%。
2017-2019年,上声电子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0.46亿、0.5亿、0.6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3.76%、4.02%、5.02%,在可比公司中处于垫底的位置。
研发投入精打细算的同时,管理费用的支出大手大脚。2017-2019年,上声电子的管理费用一直是研发费用的2倍多,其管理费用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左右。
管理费用为什么高呢?董高监们的收入要保证啊。过去几年间,上声电子“领导们”的薪酬在利润总额中的比例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在公司营收、利润受到疫情冲击大幅下滑之际,上声电子董高监薪酬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达到了创纪录的42.97%!
只想弱弱问一句,贵公司还缺人吗?当股东就算了,我只想当你们的打工人,懂管理的那种。
重要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