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加速前行:破发潮下强势突围,有望重燃中概股上市热情

极氪加速前行:破发潮下强势突围,有望重燃中概股上市热情
2024年05月16日 16:16 金角财经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塞尔达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纪录,正在被极氪持续打破。

美国当地时间5月10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从成立到上市,极氪仅用3年叩响美股大门,成为了史上最快IPO的新能源车企。

极氪的连涨两日的股价表现也打破了近年中概股的颓势。要知道,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美股市场累计新上市57家中概股,首日破发40家,破发率为70.18%。

除了二级市场表现,极氪还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2024年1月1日至4月14日,极氪在20万元以上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先其他中国品牌;去年整车毛利率达15%,超越蔚来、小鹏等明星车企。

同时,极氪近期在研发上先后取得重大进展,去年末开始搭载新车型的自产金砖电池,充电15分钟可增加500公里续航;自研智能驾驶系统“浩瀚智驾”也开始“上车”。

极氪称,此次IPO募集资金,约45%将用于研发更先进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与扩大产品组合;约45%将用于销售、营销以及扩大服务与充电网络。

本次极氪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意味着公司有望在技术壁垒和销售规模上更上一层楼,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排位战又将生变。

明星资本追捧

2021年3月23日,吉利汽车在2020年度财报会上官宣成立合资公司——极氪智能科技。当年4月15日,极氪品牌正式对外发布。

吉利控股集团是全球化水平最高的中国民营车企,37年深厚积累为极氪提供了优沃的生长土壤。

一方面,作为各类资源禀赋的统筹者,吉利控股能够把全集团的技术能力、核心资源与各板块共享,为每个品牌带来赋能。

另一方面,各板块日常保持独立经营。通过上市能进一步增加子品牌经营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使其更好与股东、投资者、消费者等核心利益相关方沟通衔接,由此整个吉利控股内部的运营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升维。

依托母公司深厚的造车底蕴,在资源与技术双重加持下,极氪迅速获得资本市场追捧。极氪不仅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更使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声名大噪。

随后,在一级市场获得认可的极氪,开始把长远目光放到IPO。

2023年8月25日,极氪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申请。

2023年11月10日,极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招股书文件。2024年5月4日,极氪向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更新后的红鲱鱼版招股书,计划以“ZK”为股票代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并于近日成功登陆二级市场。

“极氪 IPO是吉利控股整体战略规划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IPO增加企业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升子业务集团经营核算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提高运行效率,以负责任的态度,更好地同用户、行业,监管机构、投资机构沟通,推动企业全球合规治理。”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赴美上市中,宁德时代、Mobileye作为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也是原有投资者,均在此次IPO中继续认购,认购金额分别为约1908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

他们既是投资人,也是极氪产业生态中全球顶尖的优秀合作伙伴,真金白银的不断投入,无疑是看好极氪的长期价值。

产品标杆力

极氪的销量也没有令追捧它的资本失望。

自2021年10月交付首款车型极氪001以来,尽管面临供应链紧张等挑战,但市场对极氪的反馈依然积极。根据最新的数据,极氪在2023年的累计交付量接近11.9万辆。

2024年,极氪更是设定了全年目标交付量23万台、同比接近翻倍的宏伟计划。2024年1月至4月,极氪中国销量已接近5万辆,在20万元以上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先其他中国品牌,仅次于特斯拉。

取得这一成绩并不容易,在极氪产品所处价格区间,竞争非常激烈。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首款车型SU7;4月11日,华为智界重新发布首款车型S7。这两款自带光环的车型,均与极氪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不过,极氪的销量依然呈现出遇强越强的势头。数据显示,小米SU7上市之后的两天,极氪001单日分别新增2000辆和2500辆订单。

接近极氪的人士称,小米汽车发布会关注度极高,吸引了大量原本不关注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而有不少消费者经过对比发现,极氪产品具备竞争力优势。

例如007车型标配800伏高压架构,可以支撑超快充。小米汽车标准版和Pro版都是400伏架构。这也充分证明了在小米的品牌力面前,极氪的产品力毫不逊色。

用极氪CEO安聪慧的话来说,极氪希望每款新车都能在细分市场占据标杆地位,这是极氪实现销量目标的根本保证。

当然,真要完成全年23万辆的销售目标并非易事,极氪对此有针对地以海外和下沉市场作为新增量目标。

2024年,极氪将重点开拓国际市场。除了欧洲8个国家,目标市场还包括东南亚、中东、南美、澳洲等50个国家或地区。

此外,安聪慧称,极氪与Waymo合作定制的车型即将进入美国出行市场,同款家用车型也将在中国等市场投放。Waymo是谷歌兄弟公司,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和Robotaxi运营企业。2021年12月,极氪宣布与Waymo达成合作,为其提供专属车辆。

安聪慧介绍,在部分海外市场,极氪已经显现出竞争力,比如2024年2月,极氪开始在以色列销售,当月就成为以色列豪华品牌第一。

下沉市场方面,极氪副总裁林金文称,2024年极氪还将向三四线市场下沉。此前极氪销量九成以上来自一二线城市,2024年三四线城市在极氪销售服务网络中占比将达到三成,销量预计也会相应增长。

随着IPO顺利推进,极氪也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布局销售渠道,助推销量更上一个台阶。

销量快速增长同时,规模效应让极氪财务数据得到大幅改善。

据招股书披露,2021-2023年,极氪总营业收入分别为65亿元、319亿元、517亿元。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62%。

同时,极氪营收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商,更加多元化。招股书显示,极氪的营收构成主要来源于三块业务,包括整车销售、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2021年、2022年、2023年,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等收入分别为49.83亿元、122.28亿元、177.61亿元。

此外,极氪2021年初创时期整车毛利率即为正数,2023年极氪整车毛利率达到15%,较2022年4.7%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2023年整车毛利率达15%,高端纯电仅次于特斯拉,超越蔚来、小鹏,有望成为除特斯拉之外最早最快盈利的电动车企。

冲击智驾第一梯队

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效应后,在新能源车赛道越来越卷的背景下,极氪还需在技术上形成壁垒。

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3年底,极氪累计研发投入近170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2023极氪研发投入分别为31.60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研发投入逐年持续上升。

目前,极氪在全球有6大研发中心(软件互联网中心、智能驾驶中心、电子电气架构中心、智能架构中心、新能源开发中心和设计中心),超7000位全球研发人员。这为极氪的科技研发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母公司的赋能是极氪在研发上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

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表示,“各品牌在基础技术研究、基础架构开发等方面寻求协同,最大限度共享集团资源,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吉利控股集团以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为核心,在新能源科技、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为子品牌成长提供强大助力。”

在新能源车赛道中,如果把核心竞争力分阶段看,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极氪近期在这两个领域的研发都取得重大进展。

2023年12月14日,极氪在能源日活动上表示,将自产一款超快充磷酸铁锂“金砖电池”,搭载在新车型007上。金砖电池充电15分钟可增加500公里续航。

极氪副总裁谢世滨介绍,金砖电池使用改进后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实现接近三元锂电池的充电速度。

一般来说,电池各项性能指标无法兼得,电池充电速度提升,能量密度就会受损,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受到影响。但极氪自产的金砖电池通过改进电池包结构,弥补了部分损失。

谢世滨称,金砖电池设计了更加紧凑的电池包结构,使用超薄隔热材料和一体化液冷托盘,这些措施使得金砖电池体积利用率达到83.7%。

两周后,在新车型007上市发布会上,极氪又称,新车型007将搭载自研智能驾驶系统“浩瀚智驾”,该系统分为激光雷达和纯视觉两个版本。系统高速智驾功能已经开通,城市智驾功能还需要未来持续更新。极氪副总裁陈奇称,车企自研智驾系统才能实现自主可控、灵活高效。

进一步研发需要大量资金,随着IPO的顺利推进,资本市场为极氪不断推出细分领域的标杆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极氪也由此拥有了成为领先汽车科技公司的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市对极氪来说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极氪的加速前行,又带来了更令人期待的变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