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基建用人工砂石缓解环境危机,值得全球各国借鉴

港媒:中国基建用人工砂石缓解环境危机,值得全球各国借鉴
2024年08月13日 22:12 天机调茶局

近日,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消息称,中国建筑行业目前约80%的沙子使用量来自人造沙,这标志着工程学的一个重大转变,并为全球沙子资源危机提供了解决途径,值得全球各国加以借鉴。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然沙资源的枯竭问题日益严重,但中国通过人工破碎和筛分岩石或矿山尾矿生产人造沙,有效缓解了对天然沙的依赖。

观察人士指出,自2011年以来,人造沙已成为中国沙子供应的主要来源,其生产量在1995年至2020年间增长了五倍。政府自2016年起加强了对河流采沙的监管,限制了天然沙的开采,推动了人造沙产业的发展。

这一转变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如河岸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质恶化,而且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全球沙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沙石资源危机与中国的应对之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沙石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国家。

众所周知,沙子是地球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自然资源,早在六万年前,人类便开始在建筑中使用沙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扩张,天然沙子的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约500亿吨的沙子和砾石被用于建筑,这一数量足以围绕地球建造一道宽27米、高27米的墙。而中国,作为全球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沙石需求之大,无疑是导致全球沙石资源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专家开始担忧,全球的天然沙石资源是否会因这种过度开采而枯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员帕斯卡尔·佩杜齐(Pascal Peduzzi)早在2019年就警告说:“我们每年提取500亿吨的任何一种材料,都会对地球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不过,针对这种担忧,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危机。根据最新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二十多年间,中国的沙石供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天然沙逐渐转向人工砂石。

这项研究是由包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他们通过建立“材料流动分析”动态监测系统,发现从1995年到2020年,中国的整体沙石供应量增加了约五倍,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人工砂石。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人工砂石已超越天然沙成为主要的砂石来源。

这种转变不仅代表着工程技术的一大进步,也为全球砂石资源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根据研究团队的分析,早在2010年,中国天然沙石供应就已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天然沙石在总供应量中的比例已降至仅约21%,而在1995年这一比例接近80%。

北京建筑大学的教授宋少民对此表示,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他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天然沙石的储量迅速减少,价格也不断上涨,这推动了建筑行业寻找替代材料的动力。

事实上,早在2016年,中国政府就加强了对河流中沙石开采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来限制天然沙的开采,特别是对非法采沙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一背景下,人工砂石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型建筑骨料生产线纷纷兴起,以更加绿色和廉价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

可以说,从天然沙石到人工砂石的转变,见证了中国在巨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保智慧,这不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为全球应对沙石资源危机提供了借鉴。

人工砂石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从天然砂石逐渐转向人工砂石的转变,背后不仅有经济的推动力,更有对环境保护的深刻考虑。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沙石开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众所周知,沙石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不仅限于资源的消耗,还包括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损害。非法采沙曾导致中国多条河流的河床下沉,河岸严重侵蚀,甚至威胁到了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加强了对天然沙石开采的监管,并加大了打击非法采沙的力度。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天然沙石供应量逐年减少,迫使市场转向更加环保的人工砂石。

人工砂石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机械破碎和筛选矿石或矿山废料,既避免了对河流生态的破坏,又实现了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依赖,还有效地降低了环境破坏的风险。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人工砂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为全球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从经济角度来看,人工砂石的普及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首先,人工砂石的成本较天然沙石更为稳定,且价格相对较低,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巨大,而稳定的砂石供应能够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助推经济的持续增长。

此外,人工砂石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资源丰富的省份,新的砂石生产线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为环保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动力。这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局面,使得人工砂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重要支柱。

随着全球砂石资源的日益紧张,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如何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实践证明,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完全可以找到一条既保证经济发展又有效保护环境的道路。

中国的人工砂石模式,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充足的建设材料,也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其他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需求,参考中国的经验,通过推广人工砂石,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缓解全球砂石危机。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技术交流和政策协调,全球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合理和高效的资源利用体系,从而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稍作小结

中国在人工砂石领域的探索,既是应对国内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全球砂石资源危机的积极回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人工砂石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通过借鉴中国的模式,结合自身国情,全球各国完全有能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应对资源挑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