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涛:大学排名“跌跌不休”,是危机还是转机?

黄福涛:大学排名“跌跌不休”,是危机还是转机?
2024年09月24日 22:18 拾光漫步者

编者按:在高等教育的全球竞技场上,大学排名已成为衡量学术实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们不仅左右着学生的择校决策,也激励着大学之间的竞争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亚洲大学的逐渐崛起,全球大学排名的版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不仅标志着亚洲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也反映了全球知识经济竞争格局的重大转变。然而,在这场变革中,日本的一些顶尖学府似乎未能跟上步伐。东京大学排名从第19位下滑至第28位,京都大学从第30位跌落至第45位,而其他三所曾跻身百强的日本大学更是消失在榜单之外。排名变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挑战和困境?这对日本高等教育来说是危机还是转机?今天,与您分享日本广岛大学黄福涛教授的一篇文章。通过剖析日本大学排名下滑的复杂原因,深入探讨科研投入不足、结构性问题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对日本高校竞争力的影响。此外,文章还从我国高校的视角出发,探讨日本的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本文不仅是对日本高等教育现状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中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次前瞻性思考。

黄福涛,现任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2008年至今)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2018年至今)。同时,担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基准协会理事、Richmond,Th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London董事会成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国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课程开发、学术职业的比较研究等。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用中文、英文和日文三种语言在国内、日本以及国际主要英文学术刊物发表百余篇论文。

二十年前,日本的五所大学曾名列世界百强,东京大学位列第19,京都大学位居第30,这是日本高等教育的辉煌时刻。然而,时至今日,东京大学已跌至第28位,京都大学滑落至第45位,另外三所大学更是从全球百强榜单中消失。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这一排名下滑的趋势已经延续多年,尽管日本政府推出了多项政策试图扭转局面,但成效有限。为应对这一现象,日本政府近期通过了一项新的法律,旨在通过加强管理和引入外部监督机制来推动六所顶尖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分析政府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否帮助日本大学重新崛起。

01

排名滑落的根本原因:科研投入与结构性问题

日本大学排名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科研投入的严重不足。尽管日本一直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自2000年以来,日本的科研经费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根据日本国立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EP)的数据,日本大学的研发支出增长率仅为1.1倍,而同期中国的大学研发支出增长了8.6倍。科研经费的不足直接限制了日本大学的科研产出,削弱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科研经费不足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不容忽视。由于科研资源的匮乏,许多日本大学难以维持基础科研的高水平运作,不得不转向更具商业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科研资金的短缺也使得许多高校无法提供足够的研究机会和条件来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导致人才外流和研究能力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日本高等教育中博士生数量的锐减。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2003年,日本博士课程的入学人数为18,436人,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下降至约15,014人,减少了约19%。博士生人数的减少反映了年轻研究人员对学术前景的失望,也揭示了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这一现象不仅削弱了日本科研队伍的后备力量,还影响了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实施的“选择与集中”政策在短期内提升了少数顶尖大学的竞争力,但也造成了资源过度集中和高校间的不平衡发展。通过集中资源支持少数顶尖高校,政府希望这些学校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然而,这一政策的副作用是导致了大量中小型大学的科研资金大幅减少,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资源的集中化使得许多高校难以开展深入、广泛的科研活动,进一步导致科研水平的下降。

02

政府的新政策:顶尖大学的改革与外部监督

为了遏制日本大学排名下滑的趋势,政府在近期通过了一项重要法律,要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六所顶尖大学成立新的管理政策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由大学校长和至少三位外部专家组成,负责审议大学的重大运营政策,并监督校长的工作执行情况。前文部科学大臣森山昌人认为,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引入外部专家的监督,提升大学的教育和科研能力,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然而,学术界对此政策的评价褒贬不一。许多批评者认为,外部专家的介入可能会使大学的管理更加复杂,并且可能削弱大学的自主权。例如,东京工业大学的社会学家西田亮介在《朝日新闻》上指出,这些委员会的设立可能会导致大学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且不透明”,并且可能加剧大学管理层与学术界之间的矛盾。

此外,新政策中的外部委员会成员将由文部科学省(相当于国内教育部)审核任命,这引发了关于学术自主权受侵蚀的担忧。学者们担心,这种由政府直接干预大学管理层任命的做法,可能导致政治力量对学术事务的干涉。此前,2020年时担任首相的菅义伟否决了六名批评政府政策的学者加入日本科学委员会的提名,这一事件引发了日本学术界和公众的强烈抗议。此次法律的推行,使得学术界对政府进一步干涉学术自主权的担忧加剧。

03

10万亿日元大学基金计划:机遇与挑战

除了设立管理政策委员会,日本政府还推出了“国际卓越研究型大学”项目,设立了规模高达10万亿日元的大学基金。该基金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帮助日本顶尖大学提升科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这一计划,入选的大学每年将获得高达10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提升科研产出、吸引国际人才和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然而,这一基金计划的实施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参与这一项目的大学需具备极高的资质,并且制定详细的战略规划,以满足政府提出的严苛标准。根据规定,入选大学必须每年实现3%的业务增长,并显著提升科研活动的价值。这意味着这些大学需要更多地依赖私人企业和产业界的资金支持,这在日本学术界引发了关于基础科研地位下降的担忧。

以东北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其长期以来的“全方位国际化”战略和在基础设施上的大规模投资,成功获得了该基金的支持。东北大学一直以来积极与产业界合作,特别是在震后重建和灾害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使其成为众多申请大学中的佼佼者。然而,东北大学提出的一些目标引发了学术界的质疑。例如,该校计划在短期内将高引用论文的数量增加十倍,这一目标被认为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

此外,尽管“国际卓越研究型大学”项目提供了大规模资金支持,但其受益面极为有限。当前,仅有少数顶尖大学有能力获得该基金的支持,而其他高校则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种资源的过度集中化,可能进一步加剧高校间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小型大学难以获得足够的科研资源,限制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发展空间。

04

政策的潜在影响与未来展望

尽管日本政府推出的这些改革政策展现了极大的雄心,但其实际效果尚需时间检验。首先,大学与产业界的广泛合作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带来资金支持,但过度依赖产业资金可能会削弱基础科研的地位。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索未知,而不仅仅是满足产业需求。如果大学过度追求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可能会因此受到忽视,长此以往将削弱日本大学在全球学术界的竞争力。

其次,政府干预大学管理的方式存在潜在的风险。尽管引入外部监督机制的初衷是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但如果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干预过多,可能会破坏学术自由和自主权。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可能影响日本大学的学术声誉,并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体系的信任危机。

另外,资金支持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学的问题也是一大隐忧。虽然大规模资金注入有助于提升顶尖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但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科研资源的极度集中,进一步拉大顶尖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差距。这种过度依赖于精英教育的方式,可能不利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也会影响到科研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05

中国的启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日本大学在国际大学排行榜排名下滑和科研困境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年来,中国通过“双一流”计划大力推动高校的全球竞争力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若要避免日本所遭遇的问题,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科研投入的持续增长:日本科研经费的长期不足,严重限制了其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在推动“双一流”计划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科研资金的持续稳定增长,避免科研投入出现短期化或停滞,尤其要支持基础科研的长期发展。

促进学科多样性发展:日本的“选择与集中”政策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少数顶尖大学的竞争力,但也导致了科研资源的过度集中,限制了学科的多样性。中国在支持顶尖高校的同时,也应推动不同学科的均衡发展,避免基础学科被忽视,确保科研创新的全面性。

加强国际化和人才引进:日本在吸引国际人才和推动高校国际化方面进展缓慢,而中国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应继续加大国际化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科研人才,同时鼓励国际科研合作,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主权:日本政府对大学管理的干预引发了学术自主权的担忧,这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警示。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中国应尊重大学的学术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确保高校能够自主决策,保障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06

结语

日本大学排名的持续下滑,不仅反映了国际竞争的加剧,更揭示了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和学术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尽管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扭转这一趋势,但仅靠外部监督和产业合作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通过保持科研资金的持续增长、确保学科的多样化、推动国际化进程以及保障学术自由,中国有望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在全球学术舞台上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黄福涛

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

作者 | 黄福涛

编辑 | Jessica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