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萍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所以突破新低,一是央行的政策力度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二是市场降息预期升温;
尽管我们认为国债收益率的中枢可能继续下移,但空间有限。而且从股债“跷跷板”的角度来看,债市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在债市,我们见证了历史性时刻。
12月2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大关,创下了22年来的新低。12月10日,收益率进一步下降至1.84%,债市因此迎来大幅上涨——仅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十年期国债ETF(511260)便上涨了1.15%。
为什么收益率下跌,债券价格就上涨了?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中的逻辑,我们在这里科普一下。
国债在发行的时候,面额(F)、利率、到期日和最终到期价值等信息都是固定的,而不断变化的是债券的市场价格(P)和到期收益率(YTM)。
假设你买了一只票面利率为5%的一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到期时你将收回1050元(50元的利息+1000元本金)。但如果突然间,股市和楼市都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纷纷把钱从这些高风险市场撤出来,涌向债市寻求安全避风港。结果,你手中这只原本面值1000元的国债,价格可能会被推高至1020元,这时候的债券收益率却已经跌至4.9%(50/1020)。
这就是所谓的“反向关系”——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呈现反向变化,这背后的关键其实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当市场对国债的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债券价格就会上涨,导致到期收益率下降,即投资者所获得的利息回报却相对变少了。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弱,投资者将资金转向其他资产(比如股票、房地产等),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回报(即到期收益率)则会上升。
与股市相比,债市一般更稳定,风险较低,但回报潜力相对有限。因此,通常股市和债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跷跷板效应”——股市表现良好时,资金流出债市流入股市;而当股市低迷时,资金又会回流债市,以寻求更稳定的回报。
前段时间,债市出现了一波较为明显的调整,这个拐点恰好出现在股市大涨的时候。9月24日和9月26日,出台了超预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极大地提振了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预期。随着经济预期的改善,资金从债市切换到股市,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大幅上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短短5天内便“收复”了两个月的跌幅。
正常情况下,当前股市表现并不弱时,债市很难有乐观行情,但现在却罕见地出现了股债同涨的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股债“跷跷板”失灵?
股债“跷跷板”效应并没有消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所以突破新低,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推手——央行的政策力度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首先,央行发布的国债买卖业务公告震撼市场:11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买入了2000亿元的国债。这就像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不仅提供了资金流动性,还为债市提供了价格支撑。这种操作增加了市场中的资金供给,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推动债券价格上涨。
接着,央行在同一周进行了另一个重磅操作——8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操作并非首次,10月央行已实施过类似操作,额度为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实际上是央行作为逆回购方从金融机构那里购买债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个日期以约定价格将债券卖回。简而言之,央行通过这种方式向市场注入了短期资金。
这两项操作——国债买入和买断式逆回购,都直接向市场释放了短期资金,相当于央行给市场“输血”1万亿元,这也是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的重要原因。
推动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关键因素,还有市场降息预期升温。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自2011年以来首次被提及。市场对2025年降息40个基点的预期迅速形成,激发了多头情绪,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滑至1.84%(截至12月10日14:00)。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2023年债市表现抢眼,甚至有点“牛市”的味道。以十年期国债ETF为例,今年已上涨了7.57%(截至12月10日)。这背后,主要是“资产荒”和经济基本面疲软的共同作用。
一方面,今年楼市和股市(9月之前)的低迷让投资者将资金转向了更加稳定的债券市场。尤其是当经济前景不确定时,投资者通常更倾向于债券这种低风险资产。随着需求增加,债券价格随之上涨;
另一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更是市场对未来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预期的一个“风向标”。由于10年期国债通常覆盖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走势能有效体现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和衰退风险的担忧。
特别是在美联储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降息后,市场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将促使更多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进而推动了对债市的需求。
在上述影响下,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84%,创下22年以来的新低。这一历史性低点也引发了市场的一些疑问:债市是否已经接近顶部?
债市“到顶”了?
从长期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长债收益率的中枢可能还会下移,但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市场普遍预期,经济放缓将迫使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10年期国债为例,目前收益率在1.84%左右,大家普遍预计2025年收益率将在1.7%到1.9%之间徘徊。
从短期视角来看,长债市场可能更多以震荡为主。一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已经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接下来可能存在央行实质性干预的风险;另一方面,当前的价格可能已经部分透支了长期预期,市场也开始出现“恐高”情绪。
在短期波动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关注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如果经济出现边际改善,市场情绪转暖,债券利率可能会明显上行,甚至有可能触及2.2%左右的高点;
另一方面是央行的调控动作。如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等手段向市场注入资金,增加市场流动性,这些操作通常会利好债市;反之,如果央行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债券市场的供给压力,就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利空债券市场。
以上我们主要阐述了长债市场的走势,那么短债市场后续又如何演绎呢?
从时间期限来看,国债可分为短债和长债。长债一般是指10年期以上,主要受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影响,即长债收益率就是在短债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未来通胀和经济预期。因此长债的收益主要来自两部分:固定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
长债的价格波动较大,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涨,投资者可以通过资本利得获利;反之,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可能导致资本损失。
与之不同的是,短债的特点是期限较短(一般指1年期以下),收益主要来自固定的票面利息,资本利得相对较少。因此相较于长债,短债利率波动较小。
如果经济好转,利率上升的市场预期增强时,债券的价格通常会下降,这时候长债下跌的幅度会远大于短债;反之,当降息预期升温时,债券的价格会提高,长债上涨的幅度也会高于短债。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认为国债收益率的中枢可能继续下移,但空间有限。而且从股债“跷跷板”的角度来看,债市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过去四年,债市的表现无疑优于股市,原因很简单——经济疲软,资金避险情绪浓厚,大家纷纷涌向债市。然而,随着政策定调超预期,市场的积极情绪逐渐升温,我们预计A股会迎来乐观表现。到时候,债市的避险需求就会逐渐减弱,其性价比也将随之下降。
在此期间,长债或许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而短债则会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