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届“张雪峰”告诉你,找个好对象比高考报志愿还难

相亲届“张雪峰”告诉你,找个好对象比高考报志愿还难
2024年06月28日 13:16 弈事堂主

  来源:谷雨数据-腾讯新闻

  太多人害怕选错专业入错行,于是捧红了张雪峰。而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结错婚,于是相亲赛道上也有了“张雪峰”。

  如今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上,活跃着一群“婚恋军师”,他们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开辟出“相亲分析咨询”这个赛道。

  “这个男人能嫁吗?”是最常见的视频标题。在这些视频里,他们罗列出表面看起来非常优秀的相亲资料,经过一番“划重点”或“逻辑推理”,然后告诉观众,“这里每一条都是坑”,“绝对不能选”。

来源:抖音

  01

  婚恋军师眼里,相亲资料上全是坑

  对于婚恋军师们来说,每份相亲资料都是一道逻辑推演题,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解题思路。

  首先,自我介绍里没写的,默认等于拿不出手:

  “不说体重就是胖”

  “不说学历,那么学历上限是大专”

  “写了有房却不写全款,一定是有贷款”

  “没写有独立婚房,那就是跟父母同住”

  “写了离异不提有没有娃,大概率有娃”

  而假如相亲条件中写了缺点,那真实情况一定远比描述的严重,比如:

  “微胖=很胖”

  “偏瘦=很瘦”

  “偶尔喝酒=经常喝酒”

  无论家庭情况、事业情况、财产情况,表面看起来正常,其实都是“雷区”。比如“正在创业”意味着要接受他的负债,“准备创业”意味着需要女方的经济支持。

  “老家有别墅一套”其实就是有一套农村自建房,可能还要跟父母同住。而写了“有一辆BBA”,却没写是奔驰或宝马,那一定是一辆奥迪,且车型在A4及以下。

  婚恋军师们甚至还总结出一系列“做题公式”,如“存款区间取最小”“身高过5减4,低5为0”,还有军师总结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身高1米78的男人,写178的默认降3cm”。

  不止个人情况值得分析,对另一半的期待也是暗藏玄机。这里的分析原则是“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希望女生勤劳”,说白了就是“自己不做家务女生要负责做家务”。“希望女生孝顺”,那肯定不是孝顺女方爸妈,而是孝顺公婆。看到“希望女生有远见”,再结合男方的背景信息,直接得出“他希望你接受现在的经济条件不好”。

  不得不承认,婚恋军师们戳破了一些相亲市场上被过度美化的谎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坑指南”的作用。他们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粉丝和流量,甚至有人已经找到了付费咨询、卖书卖课等变现途径。

来源:抖音@军师无念的评论区

  但这类视频看多了就会发现,军师们的同质化程度很高,解题思路有时候也自相矛盾:

  “年纪轻轻就出来相亲,可能有身体或精神方面有问题。”

  “年纪这么大还不结婚,可能性格有缺陷。”

  “年纪没问题,但家庭条件这么好还单身,不是颜值太低就是相亲目的不纯。”

  看来看去,最后你只会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男人都不能嫁or所有的女人都不能娶。

  02

  在相亲市场,婚姻无非门当户对

  看婚恋军师只是图一乐,要想相亲成功,不仅要认清对方,更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各项条件。如今早已不是“纯爱党”的时代,无论恋爱结婚都讲究门当户对。在相亲市场,更是追求条件匹配、明码标价。

  在“婚姻匹配”这个问题上,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领域已经有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数据或许比婚恋军师更能帮你精准地衡量相亲条件。

  2023年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的一篇论文分析了不同人群的择偶偏好。作者先随机生成一些相亲对象的虚拟简历,然后让受访者对其评估打分,通过6185位受访者的1.8万多次选择测量出以下数据。

  首先,无论男女,在不考虑经济条件的情况下,都喜欢年纪小的。其次,男性明显比女性更看重长相,女性则比男性更看重社会经济地位。此外,男性更偏好本科学历的相亲对象,而非学历更高的研究生,女性则喜欢研究生胜于本科。

  不仅如此,这项研究还通过数据模型,把不同相亲条件转化成了容易感知、衡量的年收入指标。

  比如说,虽然无论男女都不喜欢年纪大的结婚对象,但如果对方收入高一点,年龄这个问题就可以弥补了。具体来说,男生的相亲对象如果比自己大1岁,年收入就需要高1.6万元,女生则是高1万元。

  同理,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拥有本科学历相当于年收入增加了10.2万;对于女生来说,男生拥有本科学历只相当于8.5万。

  如果对方有房,无论男女,都相当于年收入增加16万左右。

  另外,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长相可太“值钱”了,颜值不过关,需要年收入多44.7万才能弥补,而“长得比较漂亮”比有一套房子还加分。

  03

  不是条件越好,就越容易结婚

  虽说我们拿高考报志愿类比相亲,但二者也有不同。高考成绩越高,上好大学和好专业就越稳。但在相亲市场上,条件越高,相亲成功率反而可能降低。

  这更多是由于自身条件越好,对对方的要求也更高。没有人相亲只是为了随便找个人结婚,而都是在足以匹配自己的人里面筛选出最合适的那一个。高学历的也要找高学历的,体制内的也想找体制内的,正所谓“1+1>2”,每个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美满婚姻”。随着自身条件的提高,能够满足要求的相亲对象也在减少。

  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适婚年龄群体中,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加起来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而研究生学历是结婚率最低的群体。

  同时,2020年女性高学历人群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男性,以后学历上“女高男低”的情况将越来越常见。

  同高学历相似,“体制内”在当下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一项基于2010-2018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研究发现,在有工作的未婚青年中,就职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的只占到21.55%。该研究还得出,体制内男青年结婚的概率比体制外高27.63%。在工作四年后,这一数值达到45.64%。

  然而,同样都是在体制内工作几年后,男性变得更容易结婚,女性却变得更难了。

  对于女性来说,高学历可能降低相亲成功率,体制内工作也可能导致进一步晚婚。越是优秀的女性,成为“剩女”的可能性也越大。

  有学者针对当下县城普遍出现的“体制内剩女”现象进行调查发现,体制内30岁以上未婚女性中人数最多的是女教师,占比高达70.6%。

  该论文写道:“县域体制内女青年普遍想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体制内男性青年为婚配对象,但男青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这一择偶需求。”

  总之相亲就是这么一个过程,需要小心翼翼,需要火眼金睛,偶尔还需要“军师”指点迷津。避开了相亲对象埋下的坑,说不好又掉进“情感分析”的金钱陷阱。

  打量着他人的条件,也掂量自己手里的筹码。有人在合适的时机出手,也有人选择继续等待。在这个高效运转的情感市场里,没多少人提起爱情。

  参考资料:

  [1]程时雄,金美玲。中国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模式及收益测度[J]。人口学刊,2024,46(02):43-62.DOI:10.16405/j.cnki.1004-129X.2024.02.003。

  [2]欧阳静,马海鹏。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9,(10):77-82。

  [3]王天夫,吴英发。嫁给未来:当代青年的就业稳定性与初婚缔结[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35(04):46-54。作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4]周扬,於嘉。谢宇。择偶偏好中的性别差异和社会阶层异质性—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23(6):107-130+228-229。

  [5]刘敏,熊琼。应对被动单身:县域体制内大龄女青年的行动策略及其影响——基于中部Y县的实地调研[J]。中国青年研究,2023(05):78-86.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3.0066。

  作者 | 小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