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上善若水的背后,就是包容别人“劣性根”的道心

《道德经》:人生上善若水的背后,就是包容别人“劣性根”的道心
2020年09月23日 21:54 行装说

对于无数中国人来说,修身养性是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事,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始终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和做法,如果想更好的生活,我们只能选择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性以更加宽容的姿态包容这个世界,也包容那些小人的“劣根性”,由此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有人说,之所以人与人之间会存在矛盾,主要就是因为大家都一味的要求别人,如果那个人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标准,我们就认为那是不对的,甚至会觉得对方触碰了自己的底线,从而排斥与这个人的沟通和交流,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先学会为自己修身,学会接纳这个世界诸多的与众不同。

自古以来,中国就流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能够做到修身养性,

内心宽容无限之人才配称得上君子,那些只知道计较的人,其实就是小人。

这类人是自私的,他们只顾着自己的感受,总是寄希望于外人因其而改变,稍有不合心意就会抱怨无比。

所谓“上善若水”,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难培养的就是如水一般的品格。在古老的中国文明认知中,水是世间万物得以生存的基本,但是它从未与其他事物争高低,相反它容纳下了这世间大部分的污垢,水流奔腾不息,净化着自己,也净化着万物,这便是“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上善”的人便应该如水一般,能够用自己宽厚的心态接纳世间百态,这其中便含有无数的污秽和不堪之物,“上善”的人从不会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亦不会将自己的思想作为指南,试图让所有人都依靠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一旦你有了这样的要求,那么结果肯定是相反的。

当一个人越来越计较身外之物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皆不尽如人意,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其自己的内心已经装满了太多戾气。当一个人的心充满戾气时,他是很难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世界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不是修正外物,而是修正自己的内心。

这就好比你与一个人起了冲突,这不单单是对方的过错,而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人性中都带有弱点。如果一个小人在生活中诬陷了你,你一定会感到生气,并与其争辩,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就是人性“劣根性”促使的。我们要修行的就是降低这种劣根性之影响,学会包容。

但你学会包容这种“劣根性”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再强求于澄清与辩解,因为此时的你会相信

“谣言止于智者”

,当一个智者面对诸如此类的谣言时,他是不屑于辩解和相信的,不因外物触及而骚动,安好的遵循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始终处于清净状态之下,这便是“道”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