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明明最有优势的皇太子胤礽,为何最终会落败?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明明最有优势的皇太子胤礽,为何最终会落败?
2020年08月04日 19:42 猫柠旅游趣闻

清朝康熙晚年,他的24个儿子中有

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了雍正帝,这场兄弟相残的皇位之争,被史学家们称为“九子夺嫡”。

其中二阿哥胤礽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为什么最有胜算的他却是最先出局的那个人呢?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她在生产时难产,拼着最后一口气生下皇子后就去世了,年仅21岁,康熙既伤心皇后早逝,又心疼胤礽连母亲的面都没见过,于是在他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

原本康熙和太子的关系十分融洽,胤礽从小就聪慧好学,不仅精通文韬武略,更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后来康熙几次御驾亲征,都是命太子监国;但是长期的养尊处优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导致胤礽的人格分裂、贤德不再。

因为皇太子的身份特殊,胤礽和其他兄弟的关系并不亲近,尤其在十八阿哥早夭之后,康熙伤心不已,太子却表现的毫不在意,让他心寒,于是胤礽第一次被废,一时间皇子们为了争夺储位,在朝中明争暗斗,康熙不得不复立太子,想要以此来缓和皇子间的矛盾。

可胤礽却在这场废立风波中失去了安全感,他暗中联合重臣索额图,想要趁着皇帝病重提前登基,康熙心力交瘁,决定第二次废太子,胤礽此后一直被幽禁至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