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侍寝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长恨歌》
提到妃嫔,很多人会想到甄嬛传里面的甄嬛,从刚进入后宫时的宫女慢慢升到皇太后,也从最初的天真善良磨炼成心狠手辣,可见古代后宫的勾心斗角之严重,那么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后宫。
古代后宫制度等级可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夫人,昭仪、昭媛、昭容,妃位,贵嫔,嫔位,贵人,才人,黛人,秀女。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是六人,后面接下来的贵人、常在以及答应,人数都是不限定的。
不同朝代略有不同,在这些等级中一个最重要的等级之分就是贵人升为嫔,为什么说在古代后宫晋升过程中变化最明显,最令人欣喜若狂的是贵人升为嫔呢?对于皇帝而言,皇后是“正妻”;皇贵妃、贵妃、妃、嫔这四等高等妃嫔是“妾室”;而“嫔”之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即为民间俗称的“通房丫头”。
也就是说,“嫔”之下的低等妃嫔没有后宫封号,没有妃嫔待遇甚至并不被皇室认可;诸如祭天、祭祖这类重大皇室活动,更没有资格参加。
所以,从“贵人”晋升为“嫔”,就等于实现了从“通房丫头”这等“供使令之宫女子”身份到“妾室”这等主子身份的转变,欣喜程度,可想而知。成为皇帝的“妾室”以后,便拥有了诸多与之对应的特权,但最主要的三大特权却是低等妃嫔做梦都向往的权利。
一
、住所的特权
根据《清史稿·后妃列传》的记载,除了居于中宫的皇后,“贵妃二,妃四,嫔六”这等高等妃嫔(皇贵妃,一般不和皇后共存),“分居东、西十二宫”。
也就是说,“嫔”及其以上拥有着“一宫主位”的特殊地位,其余居于东西六宫偏殿的低等妃嫔,自然也就成了她们“以供使令”的官女子,在承担“侍上”职责的同时,还要承担服侍“一宫主位”的义务。
都是皇帝的女人,同居于东、西十二宫,“嫔”就是主子,而“贵人”、“常在”、“答应”就只能是奴婢,怎能让人不艳羡。
在清宫里,除了中宫皇后外,嫔妃们都住在东西十二宫里,嫔位以下的妃子是没有资格单独住一个宫殿的,这些妃子只能和主位一起住在东西偏殿里,她们和官女子差不多,都得服侍主位,任主位差遣。
同样都是皇帝的女人,嫔位可以当主人,贵人就和侍女差不多,明明只差一个位分,地位却相差甚远,实在让人心里不平衡。
成为一宫之主后,嫔拥有了大多数后宫女人的权利,相比于那些等级比嫔低的人,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权就是可以抚养子嗣。
二
、抚养子嗣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皇子生,无论嫡庶,甫堕地,即有保姆持付乳媪手”、“皇女于其母,较皇子尤疏,自堕地至下嫁,仅与生母数十面”。
也就是说,清代皇室子嗣并不在其生母身边长大。但等到皇子和公主长到一定年龄,如果生母的位分较高,拥有抚养之权,便可以和所出子嗣“定时相见”。虽然“见亦不能多言”,但这毕竟能够弥补一个母亲心中的巨大缺憾。
这个“抚养之权”的分界线,就是“嫔”。
“嫔”及其以上,拥有抚养所出子嗣之权;“嫔”以下的低等妃嫔,无此权力。除此之外,“嫔”及其以上,还拥有着收养低等妃嫔所出子嗣的权力,在历来讲究“母以子贵”的清代后宫,有一位子嗣或者是收养的子嗣,对于后妃的后宫地位、影响乃至受宠程度都有着极为关键的直接影响。
在后宫制度中,不会阻止贵人及其以下位分的女子生下皇子公主,不过由于她们的位分过低,生下孩子后就会被迫与孩子分离,而这些皇子公主会由位分高的妃子抚养,位分在嫔位的娘娘可以抚养自己所生的孩子。
这样一来,等到本朝皇帝驾崩后,有了皇子的保障也可以过得舒坦些。
而那些被抱走孩子的贵人,跟自己的亲生儿女并不亲,孩子在长大后也很难再想起自己的生身母来,只会孝顺自己的养母。
在嫔成为一宫之主,可以抚养子嗣后,可以说嫔已经完成了贫穷子女的“阶级进化”,已经做到了大多数后宫女人做不到的事。相比于前两个特权,嫔在皇帝驾崩后仍有着许多重要的特权。
三
、晚年的特权
皇帝驾崩以后,其后宫妃嫔一般会得到后世帝王对其后宫位分的尊封,皇太后、太妃、太嫔、太贵人就属此类。但失去皇帝庇佑的前朝妃嫔,在意的并不是一个空头位分,而是实实在在的晚年善待。
在《清稗类钞·宫闱类》有很明确的记载:“先朝嫔御退居別宫者,每月分例银至薄,不足自给,往往作针黹,令內监鬻於市肆。”
也就是说,皇帝死后,那些贵人、常在以及答应等后妃是没有资格被称为“太妃”“太嫔”的,而这些先朝后妃退居别宫者,每月的例银都相当少,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通常只能做针线活,让宫内太监卖于市肆。
这就是没晋升到嫔的后妃,在皇帝死后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比嫔以上后妃的生活条件差多了。
另外,《
清史稿·后妃列传》有载:“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
也就是说,前朝“嫔”及其以上,才拥有和皇太后同居于“慈宁、寿康、宁寿诸宫”的权力,能够被保证晚年生活条件。而那些前朝的低等妃嫔所能得到的待遇,自然会大大不如甚至会落得悲凉下场。
在清朝,不出意外的话,很多妃子都会比皇帝活得久,比如康熙的后妃中,就有几个一直活到了乾隆初年,咸丰帝的后妃很多活到了十八世纪初期。
据说在庚子国变时期,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火速逃跑,把那些妃子丢在紫禁城不管了。其实,对于这些妃子来说,受不受皇帝宠爱还不是最重要的,在皇帝百年之后自己靠谁赡养才是第一要紧事。
清朝规定,嫔及其以上的妃子,可以在皇帝驾崩之后被封为太嫔或者太妃,继续住在皇宫里颐养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贵人的下场就不得而知了。
总结
封建社会制度等级严森苛刻,尤其是皇宫中方方面面的规矩。像宫闱、礼仪、宅邸、宫苑、教育等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森严程度让人咂舌。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皇宫无疑是一座大监牢,这一点从清朝后妃制度中便可体现一二。
也难怪有很多人说过,皇宫就是监狱,做什么从来都不自由,
皇宫三千佳丽中,那些晚年生活凄苦的妃子,则是很好的证明。
在清代后宫中,“贵人”向“嫔”的晋升,虽然只是一级改变,也只是诸多位分变化中的一种,但其代表了后宫妃嫔从奴婢到主子身份的转变,代表了诸多后宫特权的获得,更代表了一个悲苦女性能得晚年善终的安慰。
皇后太遥远,“嫔”或许才是清代后宫女人的最大梦想。因此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熬到嫔位及其以上才能使自己的一生有保障,基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宫斗剧里的女人会为了宠爱明争暗斗,如果斗还有一线生机,不斗就和等死没啥两样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 《清稗类钞》 《长恨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