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论语·子罕》中写到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回头,转眼间便是几度沧海桑田。一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的东西,如今再回望,便会发现其中变化着实令人感叹。
现在提起自行车,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会是那些城市街道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然而,如今司空见惯的自行车,在过去可是全民向往的“奢侈品”。
▲上海街头的南洋牌双人自行车
01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家庭是否有财富根基,要看他们家里有没有“三转一响”。所谓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可不是指电视机,而是收音机。
由此可见,那时候是否拥有自行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评判家庭条件是否优越的标志之一。
因为那时候,自行车在我国是一件舶来品,出现并大规模投入使用所花费的时间并不长,起初很多人会把自行车称之为洋车。在思想容易走极端的年代,骑自行车会被批判为崇洋媚外。《左传.僖公十年》中有言:“欲加之罪,其无辞乎?”现在看来,这种一竿子打倒一片人的批判也真是欲加之罪,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有好奇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对于可以明显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物资趋之若鹜,也实属人之常情。
▲上个世纪的“三转一响”
02
不过前文也提到过,当时有这种说法有其社会环境的特殊性。每个明显带着时代烙印的物件,都有其特殊的代表性。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还未改革开放,国内的政局刚刚趋于稳定,自行车、手表等物件,可以说是人们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就类似于九十年代的BB机一样,它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改变,更是科技和意识的转变。
在经济状况相对于城市落后的农村地区,对于自行车更是重视,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可比现在在街头看见劳斯莱斯轰动多了。一个原因是现在的资讯渠道太多,很多人对于没有看见过的东西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有所了解。而当时的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认识,通常是从看到实物开始,加上长期的经济贫困,连温饱都有问题,自行车这种舶来品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可望不可即。
所以当时还有一些家庭会将自行车视若至宝,甚至要将其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永久”自行车图片
03
那么言归正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永久”自行车价格是一百八十块一辆,换成今日的消费水平来看,到底价值几何呢?
先拿大家都热爱的猪肉来比较下吧。上世纪七十年代,猪肉的价格大约是0.79元一斤,一百八十块能买大约220斤猪肉,目前全国猪肉的平均价格极其不稳定,暂且按照25一斤来计算,那么220斤猪肉就大约是5500元。
但是,由于猪肉价格近两年因为各种原因,涨幅波动不定,其实以猪肉价格来计算不怎么合理,我们可以以工资为对照再来计算一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城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一般工人月工资也就30块左右。
而国家单位普通职员的工资稍微高一点,大约为每月45块,即使如此,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也要花费他们4个月的工资。
而现在一般普通员工的工资大约在五千左右,如果同样是花费4个月工资的话,大约就是两万元左右。算了下价钱,不少网友自嘲,这个价位,我等工薪族还是买不起。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个换算规则也不合理。现在两万块也可以买到一辆小面包车,或者是一些比较高档的自行车,甚至就算是花两万买一本书,买一朵花,所代表的意义也完全无法与当年的自行车相比。
▲上世纪的中国工人
结语
其实,这种意义就是时代的烙印。对于60后70后而言,还记得小时候家中拥有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次安装电话时的喜悦和激动,仿佛自家就此跨入了新世纪。自行车如今就是工具,对于如今的90后00后来说,已完全不具有任何特殊的意义。
参考资料:
《论语·子罕》
《左传.僖公十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