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人奴役汉人三百年,结果自己却弃满入汉,汉人血性终究被激活了

满人奴役汉人三百年,结果自己却弃满入汉,汉人血性终究被激活了
2020年10月27日 22:55 史有多黑

现今,有些人一直无法理解,论文明的进步当年的满清远不如明朝;论武器装备,人家可是游牧民族的班底;论人口数量,明、清的悬殊更是太大。当初的这些个汉人们,打了败仗已经让人心中不平了,结果他们还心甘情愿地听话,这总该有原因的。

那么,清王朝到底用了什么办法驯服了汉人?

其实,回顾历史汉人被打压的时候并不少。只不过,清朝相隔时间近,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百年屈辱,让人真心没法忽略它。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清王朝的皇帝们,看着是封建王朝的最高君主,但他们统治人的手段却是已经退化到了“奴隶时代”。

很多人看着清宫剧只会乐呵,不会觉得“奴才”二字有多么刺耳。在清朝以前,皇帝的地位一样高贵,但其他人,包括宦官,却活得很有尊严,他们不会觉得在身份上低人一等,只会自称“臣”。再瞧瞧,清朝的这些奴才们,不但心甘情愿被奴役,还时刻替他们的主子着想,口中动不动就是“奴才”长“奴才”短的叫。

其实,大家都赞同元朝统治的社会是一种“退步”,回到了奴隶制的管理思维。不过,几乎没有人将清朝和元朝进行比较,照理来说,社会的发展没有遇到强大的阻力之时,会靠着自身的某种需求逐渐演化,虽然慢,但还是会有进步的。

然而,看看清朝,它进步了吗?

文人鼓吹的康乾盛世,现在都还认同,如果真的有进步,不会后来被打得如此抬不起头。以至于,有人说清廷采用的高压统治手段,压制了汉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让汉民族的道德和行为完全任由满清摆布,是一种专制愚民。

当然,这个说法没错,历来统治者都会用这种手段,他们不会让民众接受更多的教育。看看以前的读书人,感觉就是“世袭”。这一点,从各朝代的户籍制度,就能了解一二。而后的明朝借鉴元朝的户籍管理办法,户口按照职业划分,民户务农,军户服兵役,世代不得更改。

虽然,清朝在流动性上放开了,但其它的却是基本照搬。以至于,很是粗暴地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从整体的社会环境中施压,让人们从小就明白:“你即使再奋斗都没用,你爷爷是个铁匠,你也得是个铁匠,于是,你只能安分做个铁匠。”

当时,英国人马戛尔尼来满清看看虚实,发现居然还有太监这种职业,很是不解,更是为这些人打抱不平,说:“好好的健康人为何会变成残废?”此外,他还当着乾隆皇帝说这话,但立刻就被在一边的太监姚勋接了话,说:“这可是陛下的恩赐,奴才愿意。”

这可不是,历代的太监们(宦官)可是有品级的,只要干得好,可比外廷的大臣们威风得多。如: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大臣不管有什么事需求,找慈禧太后,都要先打点他。而当年,李莲英不过是为了生计才进宫的。

所以,李莲英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满心为着自己的主子着想,甚至,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当年,圆明园被毁时,也就是园内的20名汉人太监拼死抵抗。而那些平时耀武扬威的八旗兵们,却早已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了。事后,清廷为这20人竖了牌,立了传。不过,这真是写给后人看的,前面是一段事实描述,后面总结:“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抵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

看看这用词“念食厚禄,必要作忠”,难道只因食了皇家的厚禄,他们就应该这么做吗?其实,这种观点始终贯穿于清王朝的统治思维中,按照他们说的做才有前途,不然的话,就只剩下掉脑袋的事情了。满清入关以来,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一面笼络汉人中的高层,一面残酷打压汉人中的底层,看似社会和谐其实一直都在剔除那些不听话的人。

为何清朝以来,各地的局部反抗就没有断过?没有高压,怎么会有抗争?不过,很多当时的文字都不敢这么写,不然的话,清朝的文字狱不会只历经几个皇帝就结束了。

更让人发指的是,当时的老百姓们居然都认为蘸了人血的馒头可以用来治病。这不是简单的“愚昧”二字可以解释,而是当时的民众已经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这是长期以来处于极度没有尊严、思想麻木状态下的必然结果,用一个词可能更精准:“行尸走肉。”

为何会麻木?

这个世界和我无关。

统治者一直宣扬一个观点:“你只要服从安排即可,不需要自己有任何想法。”当然,这种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人推翻他们的统治。

只是,有些骨子里特有的东西,虽然遭到了压制变得沉寂,但一旦打开了通道,就会很快苏醒。可能,这一过程会很漫长,但时间造就的创伤,如:恐惧、不自信等,都会在时间的历程中被抚平。

好在,在这个越发开放自信的时代,被再度激活的汉族人,终究还是会笑看整个世界。现今,因为大多数普通满人已经被基本汉化,造成的结果却是“弃满入汉”了。

参考资料:

【《明清史讲义》、《清实录·高宗实录》、《清史稿·后妃列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