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起于布衣,与发妻吕雉相互扶持,患难与共,即便后来无爱,甚至动了易储之心,也从未想过废黜吕后。薄姬作为刘邦姬妾,即便生有汉文帝,做到了皇太后、太皇太后,也始终改变不了汉家礼法的限制,没有成为皇后。
汉家礼法不同于后世,后世由妃而至皇太后一般都能附先帝谥,可与先帝合葬,称皇后。比如宋仁宗追封生母李宸妃为章懿皇后,追赠养母杨淑妃为章惠皇后,而不是仁宗太后。薄姬作为汉文帝生母,刘邦姬妾,即便后来显贵至极,依然只是文帝太后,而非汉高祖皇后。
因“生天子”预言被刘邦所纳
薄姬嫁给刘邦之前,曾嫁给魏王豹,当时薄姬之母请人给女儿看相,说薄姬可以生下天子。因“生天子”预言,魏王豹高兴不已,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天子,与刘邦、项羽等人相争就必赢无疑,却没有想到,全是为刘邦做嫁衣。
魏王豹死后,薄姬因姿色不错,被刘邦纳入宫中,加上“生天子”预言,让刘邦有了成全之心,与薄姬同房。不久,薄姬有孕,生下汉文帝。从史料记载来看,自汉文帝刘恒出生后,刘邦对薄姬的爱幸很少,她也不争不抢,一切随遇而安。
从代王太后做到皇太后、太皇太后
汉高祖十一年,年仅8岁的刘恒被册封为代王,次年汉高祖驾崩。因薄姬不与吕后交恶,得以保全自己与刘恒,随刘恒前往代国封邑,被尊为代王太后,享受天伦之乐。吕后崩逝后,在汉高祖老臣的拥戴下,刘恒继位为帝,是为汉文帝,薄姬由此成为皇太后。
薄姬为人仁慈宽厚,与汉文帝之间母慈子孝,家族也靠她得到荫封,她信奉道家学说,对汉高祖、吕后的政令有所延续,汉文帝侍母至孝,为二十四孝之首。汉文帝驾崩之后,汉景帝继位,尊薄姬为太皇太后,继续安享天伦。
东汉光武帝尊其为高皇后
汉景帝前元二年,薄姬病逝,葬于南陵,未与汉高祖合葬,因是汉高祖妾室,依汉家礼法无法追尊其为高祖皇后,当时称其为文帝太后。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汉朝礼法严格,即便薄姬成为太皇太后,尊贵无比,但比起先帝原配,那仍是低人一等。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感念汉文帝的历史功绩,感念薄太后母德慈仁,延祚至今,于是追尊薄姬为高皇后。但仍因薄姬为妾,吕后为正妻,不能贸然改变吕后原有的地位,所以薄姬的高皇后之名,只是虚名而已。
结语
汉家礼法下,薄姬虽然做到皇太后,太皇太后,却无皇后之实,无法与刘邦合葬,宗庙祭祀远在刘邦原配吕后之下。但她的人生却有许多传奇,西汉王朝未给她的皇后名分,东汉皇帝却给了她。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