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理想汽车股东按个摩

给理想汽车股东按个摩
2024年01月21日 19:00 长桥港美股

理想汽车这一波下跌快 40% 了,要是去年入的早,浮盈多血槽厚,大伙儿应该还能扛得住。要是入得晚,之前追踪的也不多,今天在回调 40% 的基础上,又遇到大盘急剧跳水,估计有点恐慌了。

来给战友们按个摩,该卖卖该买买,但是总之不要慌不择路,白白把银子贡献给了摩擦成本:)

理想汽车组织战斗力有变化吗?不,没有,甚至可以说现在是状态高昂、组织战斗力上市以来最好的时候。

理想汽车的产品力不行了吗?不,没有。刚刚 12 月份才实打实的创下了历史新高。马上 3-4 月份新品、换代齐发,不存在产品力的风险。

那这一波下跌,为什么?其实主要就两点:

1、华为 M7、M9 卷土重来,理想遇到强大的对手了。

2、大家预期宏观风险,大件非必选消费品的内需持久性站不住了。

先看第一个,理想 vs 华为塞力斯,到底搞不搞得过?

我们简单粗暴点,不过高预期,直接从基本的事实说话:

  • 市场占有率:从前年秋季理想 One 退市,L789 上市应对初代 M7,一直到这一波 L6、Mega 上新,L789 换代应对华为新 M7,还有新品 M9、M8,销量和市场接受度上,理想是唯一和华为半斤八两、旗鼓相当的选手这个没错吧?

  • 产品定位:华为一直在向理想贴身学习没错吧?甚至除了华为,头部的其他新能源选手,就没有第二家在产品定位和理想有太多重叠的。(大空间、增程纯电两条腿走路、家庭定位、SUV 优先、智能驾驶)

  • 高科技附加值:高速 NOA,城区智能驾驶,理想和小鹏是除特斯拉之外,国内大规模量产车正式发布上路测的。华为宣发造势厉害,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嘴上从来都是遥遥领先,但是到现在都没有实际落地。千万不要看宣传,都是真实批量上市的产品,找车主调研一下,或者自己找车试驾一下,啥都搞得清楚。特别是高速 NOA,我已经开了几千公里了,这么说吧,有了它我可以一天在高速上开 600km 不带休息的,唯一要求我下高速进休息区的不是大脑疲劳,而是膀胱:)

再看第二点,宏观风险会不会导致需求坍塌?

有风险,但是得结构性来看,特别是适合对比电商赛道里面发生的事情一起比较着来看。一方面,市场规模总需求即使有风险,也轮不到理想头上,天塌下来有 BBA 个子高的先顶着;西北风来了,一堆弱鸡新老势力先冻死,Li 得到的是市场占有率提升。 另外一方面,出海已经在跑,不用老盯着大陆市场这点事儿。

市场规模:满大街的数据都会告诉你,中国是单一最大汽车市场,23 年产销都在 3000 万往上,其中乘用车在 2000 万。我们先都不用考虑出海,这么大的一个市场里面,即使不增长了,再悲观点,和人口一样缓慢负增长了,以理想汽车当前的得到证明的战斗力和产品力,稍微扩大一点市场占有率,会非常非常不可能嘛?

对比一下电商,面临同样的宏观环境,不妨碍 PDD 持续增长,通过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增长;华为杀进新能源车市场,就和抖音杀进电商一样,也不妨碍 PDD 一起增长,联手一起吃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肉它不香吗?汽车这一样,理想和华为这会儿根本就没有真刀实枪互相干,远没到这时候呢,大家一起去吃 BBA 和本田丰田它不香吗?

出海潜力电商在出海,汽车一样在出海。理想的车一直通过私人第三方再西亚和俄罗斯在卖,卖的贵,销量还不错。官方观察到了,并且今年确定要出海;第一站是中东;理想到底适不适合出海,出海有没有战斗力,怎么出海才能搞得好,这个咱们别抄心,咱们属于去面试理想都不一定被录取的主儿,来预判这个自讨苦吃干嘛?咱们看看大趋势,总的来说判断趋势比判断细节更容易判断对。

1、2021 年咱们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三,22 年第二。2023 年是标志性的一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这种级别的大趋势,一旦拐点确认,趋势只会加速。

2、现在出口的本土品牌大头有哪些?比亚迪、长城、奇瑞、上汽。理想出海属于新兵,短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渠道、品牌国际化,制造、供应链本地化这些需要补课,但是这些终究是事在人为,最终能做的怎么样还是取决于人。理想 vs 这些传统品牌,在国内谁更技高一筹?类比手机,Oppp/Vivo/Xiaomi 在国内卷完之后,出海个顶个的大杀四方,除了三星和苹果,其他还有谁剩下来?手机这里三星和苹果真的强,新能源车这里,可上面的外企大哥可真没想象的那么强,哪怕特斯拉。

3、在出海这块,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理想比华为有优势。

写在最后:

1、仓位决定心态;如果仓位占比不多,下跌带来的不是恐慌而是兴奋;大盘恐慌下,泥沙俱下,搁正常你哪来机会买便宜货来着。仓位重了咋办,你说咋办,我也不知道。

2、我持仓占比大约 10+% 的样子,网格加呗。大面上,我觉得理想未来新高到 200 是确定性很强的事情。现在这个位置,每往后一点时间跌一点,买入的时候都应该可以更轻松一些:预期收益率更加高了、预期收益兑现的时间更加短了。

3、保持可以购买的机会、但不要单吊、不要绝对重仓。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实现了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