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英雄、奸雄还是枭雄?跌宕起伏的那一年,他写下短歌行

诗词故事|英雄、奸雄还是枭雄?跌宕起伏的那一年,他写下短歌行
2020年10月24日 18:01 小宇说篮球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原本是一个乐曲的名称。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借用这首乐府旧曲创作新词,即拟乐府《短歌行二首》。

欧阳选取了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这首诗充分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求贤如渴的强烈感情。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争论不已,其中得到最多人认可的观点,

认为该诗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所作,即建安十四年或十五年的作品。

下面,就跟着欧阳一起走进《短歌行》背后的故事吧~

1

曹操从没预料到,赤壁一战会败得这样惨烈。

正像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那么快地统一北方。

接连不断的胜利,让他渐渐失去谨慎,变得骄傲。他迫不及待地挥军南下,想要打击刘备和孙权在百姓中的威望,将荆州的民心牢牢握在手中。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用来虚张声势的八十万大军旗号竟会被周瑜轻松识破,而向来软弱优柔的孙权一时间也变得强硬起来,居然不怕自己在信中的隐晦威胁,竟表示: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事实上,他能够调用的兵马统共不到二十万,其中还包括刚刚投降的一批士兵,军心涣散。而他从北方带来的旧部骨干,已经随他征战整整十八年,长期的风餐露宿早已让他们疲惫不堪。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天气骤变、气温突降,许多在北方出生的士兵不服水土,纷纷得了传染病。

而最糟的是,他开始变得刚愎自用了

,再也听不进去谋士们的建议,以至于轻信黄盖,让打着投降幌子、实则却装满干草和枯柴的敌船驶入自家营地。

2

那日,东南风正急,早已被浇上油的柴火很快燃烧起来,一艘艘火船像箭一样,势不可挡地冲入曹操首尾相连的船群。霎时间,满江烟火,遮天蔽日,伏尸千里。猛烈的火势甚至蔓延到陆上的营寨,死伤者难以计数。为了防止战船落入周瑜之手,他只好无奈地下令烧毁剩余的船只。

正所谓福兮祸所倚,建安十三年,注定是他一生中最跌宕起伏的一年。

这一年,他废三公、练水军,位极人臣,无往不胜。同样也是这一年,他南下的军队被当地瘟疫感染,而后赤壁乌林的风助火势,使他作茧自缚,不得不匆匆收拾残兵,自华容道仓皇撤离。

落败的曹操并没有深陷懊恼之中,对于大战后人们给予周瑜的赞誉,他讥讽地说:

“赤壁之战,值有疫疾,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但是,当他看到战后的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又逼迫交出兵权,还是深感压力。

于是,在一次宴会联诗中,豪情不减却又略显苦闷的他,吟出了这首《短歌行》。

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他彻底失去了迅速统一全国的良机,孙权和刘备开始乘隙壮大势力,使全国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虽然“战神”的形象轰然倒塌,但他不愿放弃一统天下的夙愿,他也深知,时至今日,一旦交出兵权,自己绝不可能全身而退的。已到知天命年纪的他,进则时日无多,退则家破人亡,大概唯有一杯杜康酒,可以暂解千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对于谋士,他一向珍之重之,这才吸引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前来投奔。

在所有的谋士中,郭嘉放浪形骸,不拘小节;贾诩圆滑善变,崇尚明哲保身;荀彧则清高孤洁,有谦谦君子之风。

但他最喜欢的、最信任的,只有郭嘉。郭嘉那与生俱来的自信、狂傲洒脱的脾性,简直就像另一个他。

初时,当他在荀彧的介绍下第一次与郭嘉交谈时,便有一种心有灵犀之感,高兴地说: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不幸的是,郭嘉因身患重病英年早逝,荀彧虽然谋略出众,却始终坚持匡扶汉室的初心,让他备受限制。

建安十三年的一连串胜利,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信。遇到决策关头,他再也不肯反复去征询缺少郭嘉的谋士团意见了。

因此在赤壁之战前,对于谋士们“坐镇荆楚,抚安百姓,以声威震江东,不战而屈敌”的建议,他不屑一顾。

而在兵败之后,他也不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反而认为谋士无能,不停地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4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建安十五年,他颁布《求贤令》,公开招揽贤才,显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心思。

他不要像荀彧那样品格高洁的士大夫,他想要的,是出生卑贱、对汉王朝没有感情的底层百姓,是为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无德多才之辈。

比起君子,他宁可选择小人。因为这样的人心中没有太多的顾忌,更有可能帮他实现宏图霸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他要众多臣子做出选择,是站着汉王朝一边,还是站在自己这边。若是选择自己,他必不会因为出身的高低、品德的优劣、投诚的先后区别对待,他必以最真诚的姿态和最宽广的胸怀,迎接每一位良臣名将的到来。

少年的时候,他曾经要当时颇有名望的许劭评价自己,许劭几次推脱不过,最终评道: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语成谶。

看完《短歌行(其一)》背后的故事,你是否对曹操有了新的认识,是否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呢?快来谈谈你的想法~

你知道曹操的另一首《短歌行》吗?如果你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也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