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承德“小布达拉宫”,它的窗户大多是盲窗,你知道原因吗?

探秘承德“小布达拉宫”,它的窗户大多是盲窗,你知道原因吗?
2020年07月08日 00:13 阿飞说娱史

在中国,有好几座风格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的建筑,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如日喀则市江孜县的江孜古堡、桑珠孜宗堡,那曲市的孝登寺、赞丹寺,但它们都身处西藏,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属于说走就走的“远方”,倒是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的普陀宗乘之庙,交通相对方便,地理位置亲民,更方便人们前往。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是乾隆皇帝下旨所建。“普陀宗乘”即藏语“布达拉”之意,整个庙群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相当宏伟磅礴。虽是仿造布达拉宫而建,却不失汉族特色,琉璃牌坊便是地道的汉式风格,然而丝毫不显突兀。

普陀宗乘之庙主体建筑位于山巅,不像传统寺庙有统一的布局,大多有中轴线呈对称分布,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有种不规则的美感。

石狮、转经筒、平顶白墙的建筑……处处弥漫着藏传佛教气息。红白分明的建筑在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映衬下异常美丽,散发着神圣崇高的气质。

蔚蓝的天空下,主体建筑大红台给人气势磅礴之感。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0余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那种高大上的气场让人不自觉心生仰慕。

山坡上鳞次栉比地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白台,都是白灰抹面,红色盲窗,干净利落。洁白的墙壁显得十分圣洁,走在其中,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世俗的纷扰不过是浮云而已。

五颜六色的经幡迎风招展,充满了西藏风情的大红台气势雄浑,非常抢眼,通体散发着令人着迷的吸引力,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指引着人们不由自主向它靠近。我们知道很多寺庙中的窗户都是真窗,利于通风采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座“小布达拉宫”中的很多窗户都是藏式盲窗,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呢?

在清朝,还没有水泥的出现,整个建筑完全是用白灰混合泥土来充当现在的水泥,这种泥叫搽灰泥。这种搽灰泥没有现在的水泥坚固、粘合,所以也起不到现在水泥在建筑中的效用。如果整个红台都用真窗,则会出现失重问题,那样的话这样高大的红台就会坍塌。所以大部分用盲窗完全是为了起到加固的作用。盲窗与真窗在整个红台上除了不同的作用外,还有一个相同的用途,就是为红色的大台加上了点缀,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远处的五塔门上建有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教派,也对应了五行金木水火土。

大红台中央矗立着气势恢宏的万法归一殿,建筑规整,攒顶重檐,上面覆盖着鎏金鱼鳞铜瓦,人称“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万法归一”寓意“天下万法,终归于此”,因位于群楼中心,有四面朝圣之意,也隐含了皇权的中心地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