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考,首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都能考到自己心仪的大学。
高考是古代科举制度演变而来,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之后,为以后的历朝历代沿用,到明清之后科举考试层次和条规开始形成庞大的体系,从层次可以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这五个等级如果放到现在的话,对应的就是:小升初,中考,高考。
殿试是明清科举的最后一门考试,也是最高等级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考生从童试到院试,再到乡试,会试,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参加殿试。就像现在学生,先要参加小升初考试,进入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参加中考,进入高中,高中毕业参加高考,高考就是读书人参加的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也是最公平的一次考试。
如果高考能够金榜题名,就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学习和深造。
提到金榜题名,就不得不提“三甲”,我们熟悉的“三甲”就是古代的“殿试三甲”。
“殿试三甲”什么意思呢?很多人理解的“殿试三甲”是:状元、榜眼、探花。
其实这是对“殿试三甲”的一种误解,“殿试三甲”绝不是我们理解的“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三甲”简称“三甲”,要弄清楚“三甲”是什么意思,要从古代的科举制度说起。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甲科”和“乙科”。
“乙科”是将全省的秀才集中在一起举行“乡试”,“乡试”通过的秀才称为举人、举子。
“甲科”是将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参加“会试”,由当科的主考官进行考核,“会试”通过的人进入复试,复试就是进入皇宫大殿,由皇帝作为主考官,也就是“殿试”,殿试通过的人,便可上金榜,也就是所谓是“金榜题名”,金榜题名的人称为进士,因为是皇帝主考,所以也称为“天子门生”。
当科的进士会有很多,根据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是成绩最高的,二甲次之,三甲是成绩最低的。
“一甲”只录取三人,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一甲”的第一名是状元,“一甲”的第二名是榜眼,“一甲”的第三名是探花。
“二甲”和“三甲”录取若干,人数不定,而“三甲”实际上是殿试的第三等级,和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现在看一些体育赛事的时候,主持人会说:“某三人进入三甲”、或者“某某某有进入三甲的决心,但是也有不小的难度”。其实都是用错的,很明显是把“三甲”误以为是“冠军”、“亚军”、“季军”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