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太和殿门口的石狮子,为何满头卷发?原来它与佛祖还有渊源

故宫太和殿门口的石狮子,为何满头卷发?原来它与佛祖还有渊源
2020年11月08日 22:51 娱乐渣渣哥

外地的亲朋好友来北京,自然要尽到地主之谊,前两天就陪着外地来的客户去逛了一趟故宫。逛到太和殿门口的时候,就听见旁边一个小朋友问自己老爸:为什么故宫的石狮子,脑袋瓜子上面全都是疙疙瘩瘩的?那孩子的爹,当时就被问得愣住了。我暗自一琢磨,发现自己也答不上来,于是话不多说,回到家赶紧查阅了一下资料。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元年,月氏国和安息国遣使献师子。”这里的“师子”就是狮子。也就是说在东汉汉章帝执政的时候,月氏国和安息国都曾经派使团向汉朝进献过狮子。

狮子是外来物种,之前并未曾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所以这样新奇的动物自然引起了汉章帝的兴趣,汉章帝被狮子威猛霸气的形象折服,认为狮子就是力量和威权的象征,就这样“外来户”狮子成了皇帝的新宠。

上行下效,既然皇帝如此喜爱狮子,自然会让手下的大臣们效仿,可是狮子是被外国使团进奉给皇帝的,被饲养在皇家御苑中,一般的臣属怎么可能得到。所以,有些脑子好使的大臣,就开始雕刻石头狮子。

据说距今最早的石狮子,发现于山东省嘉祥县,在一名大臣的墓石中发现的。那时候的狮子,头上并没有卷发,而且从造型上也借鉴了猛虎的形象,这恐怕与当时的官员们虽然喜爱狮子,但是却难得一见有关系,既然很难见到,所以在雕刻造型上就难免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被逐渐认为是有法力的神兽。特别是到了唐代,因为大唐国力强盛,受到西域各国的朝拜。听说大唐皇帝喜欢狮子,为了与大唐搞好关系,各国纷纷向大唐进献狮子,随着对狮子这种动物的熟识程度的加深,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度也越来越高,石狮子的造型也越来越逼真,越来越丰富了。

据说唐太宗就酷爱狮子,他还特意让虞世南做了《狮子赋》 ,让阎立本专门画了《狮子图》,以便可以随时玩赏。从唐初的雕塑来看,那时候就已经有卷毛的石狮子诞生了,但造型绝对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夸张。通常情况,工匠们会将雄狮雕刻成卷发,而把雌狮雕刻成直发,以此来区分所雕刻狮子的性别。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卷毛狮子的造型,也是从唐代开始兴起的。佛祖成佛之后,头上生出了肉髻,而狮子是佛教中的瑞兽和神兽,所以聪明的工匠们,就发明了这种头顶上生有肉髻的石狮造型。

到了明清时期,这种雕刻造型被发展到了极致,不仅仅在皇室和官府,即便是在民间也是随处可见,到后来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守在大门口的石狮子,就连门环上的神兽狴犴都长出了肉髻,可见这“卷发”造型有多么受到欢迎,多么深入人心了。

虽然头顶肉髻的石狮子得到了普及,但狮子头上的肉髻个数,却不是可以随便雕刻的,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用于皇室的,比如说太和殿门口的那对狮子,头上肉髻最多,一共是45个,代表着九五之尊。石狮子头上的肉髻会随着官位的不同,数量逐级减少,七品以下的官员,就不能再使用石狮子了。

这就是故宫里卷发石狮子的来历,我现在写出来,希望在太和殿门口,提问题的那个小朋友也能看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