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停掉了大额存单?

银行为什么停掉了大额存单?
2024年05月12日 16:04 大鱼测评

最近理财新闻,最多的就是: 各种银行的大额存单,都在持续被下架。

之前是3年、5年期的没了,最近是一些银行连2年期,甚至1年期的都没有了。

我查了下几个银行APP,确实选择太少了。

银行APP的路径指引,都是把你往理财引,可见有多不想卖存款。

资管新股之后,银行理财破刚兑,进行净值化管理。从此银行理财和存款可以理解成完全不一样的金融产品。

理财卖再多都没压力,因为银行扮演的是销售角色,以及理财子公司的管理人角色,银行理财亏钱了,银行最多背上骂名,实际并不会亏钱。

但存款不一样,你存的钱,对银行相当于是负债,银行得给你刚兑,利息你得一分钱不少照给。

经济好时,利差大,存款多多益善。

但经济差,贷款利率一降再降不说,贷款的人也少了。

优质企业躺平不想贷太多,境况差的企业,银行又不愿意贷。长期优质的房贷,又遭遇大规模的提前还房贷,银行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些地方首付房贷只需要3.5%不到,经营贷款甚至可以做到3%。

息差少了,自然的,存款利率也得被迫持续降。找了张招商最新的数据,大家可以体会:

总之,大额存单的停售,是银行应对息差下行、对负债成本进行管控。

银行下架部分大额存单的逻辑,和保险公司是相似的。

你缴的保费,对保险公司不是马上计成收入,而是负债。

而让保险公司负债压力很大的是“预定利率”,是刚兑保底这部分。

所以哪怕接近3%保底的刚性保底产品,对保险公司来说就是3%的负债成本支出。

有人会问,为啥香港保险不担心利差损?

因为保底低。

0.1%保底,预期7%的香港分红险,对保险公司没啥压力。

但2.5%保底,预期3.5%的分红险,对保险公司是有压力的。

因为7%不保证,保险公司投资做得差,假如只有2%,也是赚钱的,因为保证只有0.1%,我给你1.5%也行。

但对2.5%保底的产品,保险公司就会亏钱了。

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内地分红险也将会是大势所趋。

也有人问今年预定利率会不会继续下调?

从目前这种利率走势,只能说概率真不小。

昨晚的社融数据一出,10年国债率收益快速下行。

4月新增社融-1987亿元,单月社融为负,上一次还是在2005年。

M2增长7.2%,M1下降1.4%,M1-M2剪刀差再拉大。

大伙消费,投资,买房,创业都继续谨慎,金融机构资金空转,今年大概率还会继续降息降准。

预定利率变化通常频率低,更滞后,但当下这种环境,保险业很难独善其身,固定近3%的产品,可能也刚不久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