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的普及,无论是作为公司的员工福利,还是自己本身具有一定的体检意识,每1-2年做一次全身体检,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体检计划的高峰阶段,一般是在每年年末或者年初开春后。
鉴于投保商业健康险,都需要做如实的健康告知,所以和每一位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记录都息息相关,很多人可能没有什么就医记录或者疾病史、住院史,但“体检过”,大多数都是有的,也是购买保险不能忽视的记录,所以今天就来聊一下体检和买保险需要注意的问题。
先说说体检
虽然大家都在做体检,但如何有效体检,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生活地区,除了常规体检项目外,还有什么细分项目需要增加,其实都有所不同。除了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外(身高体重、血检、尿检、腹部彩超等),我们会建议根据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家族病史等不同,进行差异化项目选择。
根据今年发布的《美年健康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爱康6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健康报告》的统计,可以看到整体人群、男性群体、女性群体、60岁以上老年群体分别统计的高发身体异常检出率,其中最高发常见的异常项目,如下四图:
1、整体研究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检出率排序
整体研究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标化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肺结节(53.6%)、超重或肥胖(50.7%)、甲状腺结节(47.7%)、脂肪肝(39.1%)和女性乳腺结节(33.9%);
标化检出率次高的第6至10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血脂异常(29.6%)、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9.3%)、高血压(24.0%)、颈动脉斑块(21.3%)和高尿酸血症(19.5%)。
2、男性研究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检出率排序
男性研究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标化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超重或肥胖(62.3%)、肺结节(54.5%)、脂肪肝(51.4%)、甲状腺结节(41.2%)和血脂异常(38.6%);
标化检出率次高的第6至10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高尿酸血症(34.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9.9%)、高血压(28.7%)、颈动脉斑块(25.0%)和肥胖(20.8%)。
3、女性研究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检出率排序
女性研究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标化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甲状腺结节(54.4%)、肺结节(52.7%)、超重或肥胖(38.7%)、女性乳腺结节(33.9%)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8.6%);
标化检出率次高的第6至10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脂肪肝(26.4%)、血脂异常(20.2%)、高血压(19.1%)、颈动脉斑块(17.5%)、女性HPV感染(11.2%)和冠状动脉钙化(11.2%)。
4、6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检出率排序
60岁及以上人群中,体检发现疾病或异常的标化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颈动脉异常(83.37%)、前列腺异常(75.76%)、甲状腺结节(74.98%)、骨量减少/骨质疏松(69.54%)、超重(57.98%);
标化检出率次高的第6至10位疾病或异常依次是:
脂肪肝(51.64%)、高血压(39.8%)、血脂相关(30.04%-38.86%)、血糖相关(32.77%-37.74%)。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是最常见最高发的三大结节类,特别是肺结节最近几年大幅增加;和长期生活饮食作息相关的,比如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颈动脉斑块,这几大项都不是短期一蹴而就形成的,都是长期的变化,最终发展出的慢性症状或慢性疾病。
5、地区差异
从不同的饮食环境、生活环境也有些地域差异的体况异常,数据图片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做了一个大致的统计,比如:
高血压主要高发地区:黑吉辽、内蒙、北京、天津、山东等北方省份
血脂异常主要高发地区:黑吉辽、河南、湖北、湖南、云贵川渝、西藏等
颈动脉斑块主要高发地区:新疆、青海、陕甘宁、黑吉辽、内蒙等
冠状动脉钙化主要高发地区:黑吉辽、内蒙、河南、湖北、湖南等
肥胖/超重、糖尿病主要高发地区:黑吉辽、内蒙、北京、天津、山西、河北、西北地区等
高尿酸主要高发地区:两广、港澳、海南、云贵川渝、西藏、黑吉辽等
脂肪肝/肝硬化主要高发地区:黑吉辽、内蒙、北京、天津、山西、河北、江浙等
综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朋友,除了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外,我们都会建议增加对应的项目。
比如女性除了基本的妇科检查,还建议增加hpv+tct,上了年纪还可以考虑乳腺钼靶;
比如套餐里如果是肺部x光,建议升级到肺部ct,会更清楚,更便于发现早期微小结节;
比如40岁+的朋友,建议每5-10年增加肠胃镜检查,如果有相关不适症状可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
比如老年朋友建议增加颈动脉彩超、骨量检查、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心脑系统专项检查等,要知道最重要的心脏和大脑这两大器官,在基础体检套餐都是不包含的;
比如长期伏案工作者,以及老年朋友,脊柱核磁也是很有必要的项目。
更多详情,可以回顾过往文章:每年1次的体检,你做对了么?
Tips:
除了基础检查需要定期监控外,很多附加检查并不是每年都要做的,有的做一次可以管5-10年,有的每2-5年做一次也是OK的,部分异常情况根据医嘱每半年到一年定期随访。因此考虑到体检增项对荷包的影响,可以考虑做组合检查,比如计划有5项额外检查项目,今年可以做2项,明年再做剩余3项,这样交叉检查即可。但不建议只做最基础的那个部分,体检的范围着实有限,无法做到有效体检。
再说说买保险
由于购买保险需要做如实的健康告知,因此如果你有投保需求,我们会建议先找一下过往的就医就诊、体检报告等医疗健康资料,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方案,这里有一些实用建议给到大家。
1、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为了购买保险专门去体检
买保险前专门去体检,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大家可能听说了买保险前要做健康告知,担心要是有的病没告知,是不是就赔不了?“如实告知”的要求是有问必答,不问不答。即问什么回答什么,不作隐瞒,而对于没有问到的内容,不需要回答。
所以,我们只需要根据已经知道的身体情况和既往的检查报告如实回答就可以了。避免因体检查出一些过不了健康告知的疾病,直接导致买不了保险。对于部分体检异常,保险公司要求提供近期复查报告的话,我们可以专项专查,进行补充告知,不需要再做全面的体检。
只有特定情况投保部分保险产品,才需要进行体检。
比如上了年纪的朋友,投保医疗险,保险公司会有一些要求,比如60岁以上需要提供包含一定项目的半年内体检报告,如果有可以直接提供,如果没有又确认要投保,就需要专门去体检后再提供;
又或者投保重疾险,超过了免体检保额,就需要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对应体检报告,但遇到这两类情况,我们不建议直接去体检,假如查出了问题,就非常不划算,增加投保难度,如果对保额有比较高的要求,要么选择免体检保额高的产品,要么选择2-3家产品做组合;
保险公司会在投保过程中或者刚承保时,对所有客户进行“抽签式的检查”,或者通过一些大数据风控等方式进行筛查,如果发现有隐瞒投保,或者刚好抽到了,就可能会有进一步体检要求,或者重新核保,解除合同等不同的情况发生。
但是,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真的身体特别不舒服了,又或者是紧急突发状况,也千万别为了先买个保险,而忍着不去医院,很多疾病是不能耽误治疗的,别因小失大。
2、做好病案管理、身体记录管理,也是重要的家庭管理项目之一
我们做完体检拿到报告的当下都会认真阅读内容,但除非是重大的异常,什么结节、囊肿、炎症、尿常规,但凡不需要当下立刻就医或者干预的,时间久了基本都不会记得了,买保险时“自我感觉良好”。还有不少朋友不喜欢保管这些,做完检查,报告就直接扔掉,但后面想买保险就会出现“我记得当时好像有什么,但报告我扔了,这样有影响吗?”的情况。
无论是投保还是理赔,都讲求证据,医院的检查报告、门诊病历、体检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资料,口述的内容是无法作为证据的。就算后续会忘记,但统一整理在一起,也会方便后期查阅。还有一些习惯非常棒的朋友,不光整理好纸质资料,就连电子资料+时间节点记录+文字整理都会做好,带着这样的资料找到我们挑选合适的产品,可以更加一目了然的确认身体记录,做好如实的健康告知,也会更安心。
3、如果本来就有投保计划,投保前+等待期非必要,不体检,更不要过度体检
我们经常会遇到,刚投保还在等待期,甚至是在投保的过程中,突然就说“才去体检了,新查出来什么问题,有没有影响”,每次都会哭笑不得。问为什么非要赶在这个时间段去体检,回答“主要是因为体检的时间是公司安排好的,也不能延期,觉得就此放弃不划算”、“对自己的身体情况非常自信,毕竟去年也没有任何问题”等类似的答案。
还有些朋友,担心自己哪里有什么问题,觉得公司给的体检套餐不够,还专门自费新增体检,结果“很不幸”的发现真的出现了问题,再想买保险,无疑是增加投保难度,甚至影响核保结论。特别是像肠胃镜这种需要麻醉,也复查不易的检查项目,十分建议购买保险之后再去做(本身肠胃极度不适除外,检查优先)。
虽然我们也会建议有效完整的体检,但也是建立在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健康保险配置的前提下,再去放心体检。
如果想两全,考虑到一般医疗险都有30-90天等待期、重疾险有90-180天等待期,本身就清楚公司的体检时间周期,那不妨将保险计划提前几个月,这样都不耽误。如果确实冲突了,那让保险平稳渡过等待期的重要性一定远远大于放弃一次体检。不少app的积分、或者vip也都有基础体检套餐的兑换或者赠送,没必要非卡在投保和等待期的时候。
4、前后两次的体检数据差异过分大,可能需要自证原因,或者再观察两年数据的稳定性
遇到过一些案例,之前因为肥胖,身体各项数据都很不好,结果新的一年体检指标全部恢复,体重也恢复,想投保却被保司延期。主要是因为担心数据作假,或者担心短期快速的减肥是采用了非常规手段,或者会反弹的问题,因此前后数据差异过大的情况下,虽然最新的体检非常棒,但也还是会需要再观察观察。
5、以为查不到的体检记录,保险公司都能查到
不少朋友有侥幸心理,外加有的体检机构说不会将体检记录披露,所以会有想隐瞒投保的心理。但其实在投保时,都会跟随投保单签署一份大意是:保险公司有权调查被保险人的健康记录,被保险人也需要做到完整如实的健康告知的申明;
另外合同里也会写明:如有重大或者恶意的隐瞒,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公司,并且不予赔付等条款;
另外在发生理赔时,如果保险公司的调查人员认为案子有疑问,完全可以自行去调阅医保记录、体检记录,也会要求在面访被保险人时,在手机上查询各大体检机构、医疗机构的就医体检记录。不少匿名体检都能查出来,更何况是实名检查呢。
所以做好如实的健康告知,是安心投保,放心理赔的第一步。
当体检成为常态,通过保险转嫁健康风险也无需再过多科普的时候,其实这两件事情已经非常自然的绑定联系在了一起:
体检发现异常,就会想起是否要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了;
投保时,体检记录又是绕不开的需要回顾确认的投保信息。
所以祝大家都尽早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保障,体检数据也都在正常范围内,安安心心,健健康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