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种面条,丝细如发,入汤不糊,福州人每年生日都要吃它!

福州有种面条,丝细如发,入汤不糊,福州人每年生日都要吃它!
2020年11月07日 08:18 娱乐的微能力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立周,使得一批忠于李唐的老臣非常不满,他们纷纷辞官隐退。武则天便颁布了一道“不得携带私盐出城”的圣旨。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能携带盐出城怎么生活?

这时一位老臣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既然不能光明正大地把盐带出城市,那就把盐加面粉里,做成面条,不就可以带出城了吗?

解决了途中食盐的难题后,这位老臣带着家人一路南下。到了南方后,他把面条放在竹竿上晾干,发现面条在不停地下坠,越拉越长,越拉越细,后来他探索出这种面和盐的适当比例适当混合,就成了现在的线面。

这是线面起源的历史传说。

福州线面丝细如发,洁白如银,柔软而韧,入汤不糊,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尤其是“布司埕(今鼓屏路)线面”与“后屿线面”尤为出名。直到前一两年,从后屿车站路过,还能看到马路边排满了一排排的线面架在晾晒线面。现在后屿村已拆迁,相信他们无论搬到何处都会继续制作线面。

线面制作:

线面是一种制作工艺要求很高的食品,需要用上等的面粉,佐以薯粉、食盐、生油等,经过合面、搓条、串面、挂面、拉面等十多倒工序才能完成。

其中串面和拉面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

串面是将一条条的面绕在两根约33厘米长面筷上,每筷上绕五六十条,形成五六十条的面圈,然后平挂着使之垂长。

拉面就是将串好的面拿出来(注意不要让面筷相碰,否则面会粘在一起),面筷一端固定在特制的面架上,双手把面筷另一端隔开往下拉,逐渐拉长,拉力要均匀。隔一段时间再拉一次,反复拉长,边拉边晾。

从开始制作到线面成品,要十几个小时。

线面晒干以后,小心收起来,将面条折成一个手指长短,用细细的红线绕两圈扎好,这就是福州的线面。

福州“太平面”寓意:

福州线面的特点是又长又细,拉开长度可达180厘米,直径细到0.6至0.7毫米,它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叫“长面”。

福州话里“面”与“命”谐音,线面又是长长的,象征着“长命”,所以福州人过生日的那天都要煮一碗线面,加一到两个鸭蛋,叫“太平面”。

“太平面”成了福州最为吉利的食品,福州人除了过生日,饯行、接风、接待客人、新春佳节以及红白喜事,都要吃上一碗“太平面”保平安。

线面优点:

一、线面易消化,养胃,很适合给老人和孩子吃,也是病人最佳的食物。

二、线面保存方便,晒干的线面不容易坏,无需放冰箱保存。

三、线面煮起来非常便捷,在烧开的水里捞一下就熟了。

线面煮食方法:

准备一碗高汤,排骨汤、鸡汤、鸭汤都可以,将线面投入沸水中,一会线面上浮后捞起,放入准备好的高汤中。需要注意的是,线面本身是咸的,不需要再加盐进去了。线面会充分将高汤中的营养吸收进来,福州人管这叫“泡线面”。线面柔韧滑润,入口即化,营养美味。

如今,福州线面手工制作技艺已入选非遗项目。福州线面作为福州地道的一种美食,在福州人心中不仅仅是一碗面条,它更是一种情怀的寄托,象征着平安与吉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