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伯通,山西洪洞县人,明成祖朱棣时期曾任原武县令(今河南省原阳县人)。明永乐二年奉诏迁于今河北省邢台市,现邢台市桥西区东由留村有其墓地和路氏祠堂一座,当地路氏奉其为初代先祖。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路伯通巧断瓜苗被人恶意破坏案。案件虽小,但路伯通断案的智慧令人叹服。
某天一个叫娄以济的人前往县衙击鼓鸣冤,他家世代种瓜为生,全家的衣食住行全靠种瓜所得。就在昨晚,他家的瓜苗在即将开花结果前被人全部锄断。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全部付诸东流,娄以济前往县衙请路伯通主持公道。
![](http://k.sinaimg.cn/n/sinakd10122/56/w1080h576/20200719/bb4b-iwpcxks3851420.jpg/w700d1q75cms.jpg)
路伯通接到报案后感觉无从下手,这类案件既没有当场抓获作恶之人,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利用。要想破案可以说难上加难。路伯通看着瓜农孤苦无助哭诉的样子,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查明此案,还瓜农一个公道。
路伯通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到破解此案的关键。他即刻召来最精干的四个衙役,让他们到瓜农所在村庄中去。以县官要修理道路迎接上司检查的名义,找村民借锄头。为了便于日后归还锄头,他让各家把姓名写在了锄头上。衙役们虽然不知道为何路伯通要这么做,但还是按照命令前去收缴锄头。
![](http://k.sinaimg.cn/n/sinakd10122/438/w640h598/20200719/b9dd-iwpcxks3851579.jpg/w700d1q75cms.jpg)
不到半日的工夫,村中的锄头全部被借到了县衙。看到锄头全摆在了面前,路伯通对娄以济说道:“要想锄断瓜苗,必须要用锄头。瓜苗味道是苦的,如果用锄头锄断大片的瓜苗,锄头必然也有苦味。现在你可以挨个舔锄头,有苦味的那个就是锄断你瓜苗的锄头”。
娄以济按照路伯通的要求将锄头全部舔了一遍,其中有一把有瓜苗的苦味。这把锄头上写着刁启寅的名字。看到刁启寅的姓名,娄以济说起了他俩之间的恩怨。刁启寅是他的邻居,曾经刁启寅家的猪跑到自家的瓜田里面糟践瓜果,被娄以济打死。自此以后刁启寅对他怀恨在心,两家断了往来。
有了证物还有了作案动机,这个案子基本就已经告破了。路伯通传唤了刁启寅,不出所料刁启寅矢口否认自己和锄断瓜苗有任何关系。路伯通对他说道:“你不想想,我一个县令,要想开道还需要向你借锄头?我是找个借口收缴你们的锄头罢了。瓜藤味道是苦的,现在只有你的锄头有苦味,你若不信可以自己舔舔看,再看看其他人的锄头有没有苦味”。刁启寅听到这些后再也无法掩饰,俯首认罪。
![](http://k.sinaimg.cn/n/sinakd10122/592/w673h719/20200719/50ca-iwpcxks3851730.jpg/w700d1q75cms.jpg)
路伯通最终判决如下:刁启寅心肠狭小,害人而不利己,于情于理都不能容。判定刁启寅赔偿瓜农娄以济一年瓜果所得,仗击一百以儆效尤。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名官能吏数不胜数。能记入史书的甚至可以说千里挑一或者万里挑一。正史中只记录了对历朝历代或者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的“大人物”。可历史却是由这些不会被记入史书的“小人物”们所书写。
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维持人间的正义,惩戒世间的邪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案,却是和老百姓的利益切身相关。正是这群几乎被淹没在历史中的“小人物”,维护着一个个太平盛世。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