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冷罐头编辑|朴芳
热度平平,口碑下行。
上线十一天,《镜·双城》的播放量尚未达到五千万,豆瓣评分人数只有两千余人,并未激起太大水花。口碑方面也在持续下行,豆瓣评分已从开画8.5分,跌落至8.2分,通过口碑发酵扩散出圈这条路,显然未能行得通。
作为经典IP动漫化的作品,《镜·双城》在开播前曾被寄予过“国漫之光”的厚望。经典原作在前,真人化剧集在后,作为全IP产业链中的一环,《镜·双城》动画番剧能交出怎样的成绩单,的确足够令人期待。但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镜·双城》最终只能算差强人意。
但从《镜·双城》的制作上来看,这并不是一部没有诚意的作品。据出品方表示,《镜·双城》是国内首部采用全身动作捕捉的番剧,融入了微夸张表情和动态表演。在镜头语言上运用了大量的电影构图及蒙太奇的推进手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不去思考,这样一部大IP改编、不乏诚意的国漫作品,美中不足的地方在哪里呢?
世界观仍在
“游戏风”毁观感
在还原度上,《镜·双城》过了原著粉这一关。
作为“镜系列”小说的起点,《镜·双城》有着宏大的云荒世界观,在原著粉的认知中,其恢宏程度不亚于权力的游戏。而动画番剧《镜·双城》风起篇虽然仅有四集,但在世界观的架构上,与原著如出一辙,力求贴切地对其进行了还原。
但这并不等同于,《镜·双城》得到了原著粉的认可。即便运用了多项世界级处理技术,但并没能避免《镜·双城》流露出“心有余而经费不足”之感,在建模、配音、角色的流畅性等方面,饱受诟病。
简而言之,就是美感不足,《镜·双城》中呈现出的角色形象,被“丑化”了。在原著中,鲛人族以美貌著称,而苏摩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苏摩在《镜·双城》中的样貌,完全没有惊艳感可言;守护天阙之门的仙子,在原著中是骑着老虎的翼族,与人类相比,背后多出一双翅膀,但在《镜·双城》中,却是以人面兽身的形象示人;那笙、白樱等所有角色,都与主流审美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搭配在一起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有着浓厚的网游风格。
配音方面也是如此,在动漫领域,听觉美感与视觉美感,在重要性上甚至可以达到平起平坐的程度。但《镜·双城》的声优在总体上偏青涩化,并没有“开口跪”的声优坐镇,抓紧受众。不成熟的3D建模及配音效果,带给观众的是缺失美感后的僵硬感。
《镜·双城》的美感不足,与其说是资金匮乏后的无奈之举,反倒更像是对于观众审美预判的失灵。而《镜·双城》所遭受的情况也说明了,在精品国漫稀缺但不匮乏的今天,观众审视的目光已经定格在更高处,经典IP、高还原度,已不再是精品化的“保险箱”。
框架脉络优胜
细节填补是败笔
在总体框架的搭建及节奏感的把控上,《镜·双城》是值得肯定的。
四集的小体量,将双城、天阙之门、云荒之境三个重要的时空都清晰地架构了起来。作为序章而言,确实尽到了交代故事背景,铺开叙事节奏的使命。站在客观的视角上来说,《镜·双城》的叙事能力,是远高于及格线之上的。
但珠玉在前,在衡量与对比中,《镜·双城》开始变得黯淡。
一方面,原著中的许多“名场面”,在《镜·双城》的动画番剧中,被蜻蜓点水式的掠过了。
谈到苏摩与白樱对阵的片段时,原著粉“时之回廊”直白而言:很多细节直接切了,台词还原得也不好,遗漏了很多。在原著中,听到白樱说“记得要忘记”时,苏摩忽然放声大笑起来,那样剧烈的感情变化,让他平日一直淡漠的声音起了奇异的变化。但这种戏剧张力在《镜·双城》中,却被完全抹平了,四集看下来,人物依然是扁平的,通过角色情绪渲染气氛的惊艳感,完全消失了。
另一方面,原著中递进式架构世界观的层次感,在《镜·双城》中并没有体现。或许是由于时长的限制,《镜·双城》中用冗长的旁白,为观众打开了上帝视角,开篇就以旁白将“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交代出来,让原著中读者层层剥开真相的神秘感与惊喜感,都被吞噬了。在故事的衔接上,同样存在着仓促、生硬之感,原著粉在扼腕叹息,围观的路人也不免生出一头雾水。
小说与动漫,原本就是两个叙事宇宙,在动漫宇宙中摸索出最贴合原著的叙事技巧,应该被放在IP动漫化的第一步。
试水之作
四两难拨千斤
真人化的《镜·双城》,正在紧锣密鼓的拍摄中。
在经典IP动漫化与影视化,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产业链的情况下,动漫作品与影视作品谁做“嫁衣”,是各方权衡博弈的问题。但当全IP产业链的开发运营模式逐渐成型后,IP开发的上、中、下游开始模糊,形成利益共享的池塘效应。
率先问世的国漫《镜·双城》,便是这样的产物。
在国漫业已崛起的整体语境中,仅释出四集序章的《镜·双城》,更像是为真人化作品试水的作品。一方面,是对于这部已产出十二年之久的经典IP续航能力的一次考证,先抛出小体量的动漫番剧,探测市场风向;另一方面,不乏诚意的动漫番剧,也是对真人化影视剧的一次预热。
在这样的情况下,动画番剧《镜·双城》试图四两拨千斤,实现发酵出圈。
四集作品,每集正片十七分钟左右,剧集时长叠加在一起,还尚未达到一部电影的体量。过于短小且分散化的表达形式,对于故事内容的铺叙,以及在深入中提升受众黏性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动漫作品中鲜少有一集出圈的神作,更常见的,是通过世界观在作品中的展开,而实现口碑发酵。
在《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雾山五行》等精品国漫矩阵已慢慢壮大的情况下,以小博大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以试水之效,匹配试水之作,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着,市场生态的良性运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