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东方VS西方,米格战斗机的第一滴血

朝鲜战争:东方VS西方,米格战斗机的第一滴血
2024年11月13日 23:23 小黄蜂

尽管盟军和德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在二战时没有机会在天空中较量,但是随后到来的冷战为东西方战斗机的较量提供了无数机会,其中美苏战斗机的第一次较量,就是在我们所熟悉的朝鲜战争中。

朝鲜战争(1950~1953年)是二战结束后一次大规模高强度的局部战争,未来世界的三大强国:中国、美国和苏联(俄罗斯)都卷入其中,朝鲜战争可以看作是当时所谓的红色阵营和西方阵营的第一次大规模较量,而以往以自家空军力量为骄傲的美国军队,第一次尝到了苏联米格战斗机的苦头。

朝鲜和我国隔着一条鸭绿江,在1945年时依照美苏约定,由美军和苏军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受降南北两侧的日军,而后双方各自扶植了朝鲜地方政权,1950年时朝鲜内战爆发,而美国则随手宣布介入朝鲜战争,并组织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作战。

在战争初期美军凭借着强大的空中优势,将朝鲜人民军的部队炸得七零八落,并且以空中轰炸方式,切断了人民军的补给线,并且掩护麦克阿瑟组织了著名的仁川登陆战。由此将围攻釜山的朝军主力包围并歼灭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平原地区。随后美军以"联合国军"的名义迅速向北推进,企图占领整个朝鲜。由于我国和朝鲜仅隔着一条鸭绿江,一旦朝鲜在美军的操控下获得统一,将意味着美军将会直接饮马鸭绿江,到那个时候我国整个东北工业基地都将暴露在美军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不仅仅是东北,包括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整个东部沿海地带都将暴露在美军重型轰炸机的威胁之下,特别是当时的美国掌握了原子弹技术,一旦对我国发动毁灭性打击,我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要说还手之力,就是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为此,我国迅速将解放军部分部队进行重新改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入朝,和朝鲜人民军联合与美军作战。与此同时,苏联也应中国的要求,派遣了战斗机和轰炸机部队进驻我国东北基地,并且陆续向我国提供了上百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斗机,并开始帮助新中国组建空军部队。这里要提示的是,指挥苏联空军承担我国东北防空重任的,正是二战时期苏军的头号王牌飞行员——伊凡·阔日杜布上校。阔日杜布不仅仅二战中苏军的头号空军王牌飞行员,而且还是整个盟军部队中的头号王牌飞行员,他还是苏军在二战中唯一一个击落过德国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正因为他战功显赫,所以在为我国东北提供防空掩护的人选上,斯大林直接点了阔日杜布,但是为了确保这位精英的安全,斯大林还亲自下令,禁止阔日杜布升空作战,不知道和人类第一次喷气式战斗机空战失之交臂的阔日杜布会不会感到遗憾。

在苏军和志愿军的米格-15相继部署到辽宁丹东后,朝鲜上空的局面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改观。尽管米格-15战斗机的航程超过17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在500公里以上,但是由于苏联的电子技术落后,米格-15自身的机载设备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一旦脱离了地面雷达的指挥控制,立即就会变成"睁眼瞎"。而当时美军的战斗机虽然大多从日本起飞,跨海飞越朝鲜半岛前来作战,但是由于美国强大的海军在朝鲜东西两岸都部署有航空母舰,所以无论是美国空军还是海军的飞机都随时可以得到TBM-3W型舰载预警机飞机的空情支持,同时美军还在部分B-17重型轰炸机上装备大型搜索雷达,这种在飞机下颌部位安装雷达的早期预警型B-17飞机被美军戏称为"大下巴"。所以尽管美军飞机远道而来,但是反而却拥有更完善的空情指挥和预警体系,所以美军的战斗机得以在朝鲜的上空和我军以及苏军进行对抗。

米格-15的作战样式可以看作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战斗机作战样式的标准操作规范:首先由地面远程雷达发现来袭目标,然后向机场报警,机场根据远程警戒雷达的搜索结果判断来袭目标的性质和数量,也就是分析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如果是战斗机,还要确认是何种型号的战斗机,同时确认飞机的数量,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派遣米格-15起飞对美军飞机进行拦截。而由于米格-15自身机载设备简陋,加之得不到美军那种全天候的空情支持,所以必须严格依照地面导引站的指挥进行作战。由于朝鲜战争中美军被严令禁止轰炸中国领土(没有足够精确的导航系统,所以有美机越境轰炸过我国领土,但是在战争期间,美军确实是严令禁止轰炸我国的),所以米格-15配套的远程警戒雷达和地面导引站都设在中国境内,这让雷达和导引站的作用距离非常有限,所以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米格-15一直在清川江到鸭绿江之间的区域活动,这里也被美国人称为"米格走廊",中苏两国空军凭借着米格-15优越的作战性能,确保了"米格走廊"的基本防空需要,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提供了重要空中支援。

米格-15战斗机的特点是爬升快,垂直机动性好,但是其水平盘旋能力想多较差,对抗美国空军早期的F-80、F-84以及美国海军的F-9F等喷气式战斗机时近乎于一边倒的屠杀,因为这些飞机的飞行性能其实和早期苏军的米格-9飞机相似,和米格-15相比已经有较大差距。但是美军很快就紧急派遣最新的F-86"佩刀"入朝作战,米格-15由此迎来了自己真正的对手。

F-86是依照美军空中优势作战思想设计的,这种飞机相对米格-15而言,优势很多,首先该机航程远、机载设备完善,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而米格-15在当时仅能执行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的升空作战。在战争后期,美军摸清这一情况后,大多选择黎明、黄昏或者恶劣气象条件出击,由此给志愿军造成较大的被动。其次,F-86作为空优战斗机,其盘旋性能非常出色,这一点米格-15完全无法与之抗衡,所以米格-15对阵F-86时通常采用一击即撤的战术。也就是充分利用米格-15垂直机动性强的优势,在接近F-86之前迅速爬升,抢占高空有利阵位,F-86的爬升性能不及米格-15,因此在爬升比拼中完全处于下风。在爬升到足够高度后,米格-15随即对着F-86机群进行俯冲,在进入航炮射程并瞄准F-86后,随即三炮齐开,在开炮的同时继续俯冲,如果F-86躲开了炮击,也绝不追击,而是继续俯冲至低空,然后迅速转向脱离,绝不和F-86纠缠。因为米格-15的盘旋性能不如F-86,如果陷入格斗,最终通常吃亏。这是朝鲜战场我军王牌飞行员,后来的北空司令员刘玉堤上将在后来所回忆的。

米格-15战斗机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款截击机,其设计思路更接近德国二战时期ME-262的设计,其装备37毫米大口径航炮的目的,主要是对抗轰炸机而不是敌方的战斗机,但是装备37毫米航炮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航炮口径太大,导致载弹量少,米格-15三门火炮总共只有200发备弹,在空战中如果三炮齐射的话,4秒钟炮弹就打光了。而和米格-15对抗的F-86战斗机使用的6挺12.7毫米的航空机枪,备弹总数达到1200发,即使6挺机枪齐射也足够打上10秒钟,因此F-86的持续作战能力明显优于米格-15,而持续作战能力正好也是空优战斗机的标志。作为以截击为主的米格-15战斗机,只要能够成功拦截轰炸机,就算完成任务,所以留空时间和持续作战没有要求。但是这样的特点在朝鲜战争中就显得非常尴尬,同样是根据刘玉堤老将军的回忆说,米格-15最令人诟病的,就是炮弹太少了,经常出现我军的战斗机炮弹打光了,然后被F-86追着打,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第二、由于米格-15同时装备2种口径的航炮,而这两种航炮的口径差距又比较大,因此两种炮弹的弹道性能完全不一样,37毫米炮弹虽然威力大,但是炮弹重量也大,打出去弹道弯曲,精度不高,23毫米炮弹的弹道相对比较平直,精度也更好,因此志愿军空军更多喜欢使用23毫米炮。而且由于米格-15战斗机只有一套光学瞄准装置,同时使用两种炮弹进行射击难免会顾此失彼,这也是很多志愿军飞行员在初期很难打下敌机的主要原因。而F-86战斗机是清一色的12.7毫米机枪,弹道性能一致,因此反而命中精度更高。

不过,米格-15战斗机在朝鲜战场上也并非一无所获。首先米格-15自身得到了检验,由于苏联经历二战血的洗礼,因此在设计战斗机时,飞机的要害部位都装备有防弹装甲。这和以往媒体说苏俄飞机不重视生存性能是完全相反的,苏联的战斗机实际上很重视飞机和飞行员的生存性,毕竟配演一个飞行员、造一架飞机都不容易。所以米格-15战斗机在发动机、飞行员座舱等部位都设计有防弹装甲,经常有米格-15战斗机被打得弹痕累累,但是依然挣扎着飞回了基地。根据战史记载,我军当时参战的米格-15战斗机中最多的一架曾经被打了200多个弹洞,但是依然返航。

其次,米格-15安装大口径火炮可以看作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设计。因为37毫米炮弹的威力实在过于巨大,对于F-86这种战斗机而言,只要被命中1~2发,基本就交代了。因此在朝鲜战争中,很少看到美军战斗机在中弹后还能逃回基地的记录,大部分只要被命中,基本都是就地坠毁,而F-86装备的12.7毫米机枪尽管火力猛烈,但是弹丸威力太小,再加上米格-15本身就带有装甲防护,因此想要击落米格-15,对于F-86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鲜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大规模对决,不但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一个"世界主要空军强国"(范登堡将军语),同时也让米格设计局在全球第一次崭露头角,让一贯瞧不起俄式战斗机的西方强国不得不对米格战斗机另眼相看。而由于米格-15带来的压力,让美国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一直想弄一架米格-15战斗机来研究。但是恰恰受导航和飞控的限制,米格-15从不到清川江以南活动,而朝鲜战线则更在遥远的三八线附近,即使有F-86击落了米格-15,也是落在中朝军队的控制区内,美军连残骸都得不到,相反,自家F-86一旦被击落,其残骸则悉数被中苏两国分享。为此美国曾经印制并广泛散发了超过100万份传单,传单上写,只要驾驶米格-15战斗机"投诚",就可以立即获得100万美元的奖励,要知道1950年的100万美元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是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都没有一架米格-15战斗机飞往韩国"投诚"。

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2个多月后,有一架朝鲜人民军的米格-15战斗机因为迷航误入韩国领空,最终被俘获,这才让美国人如获至宝,急急忙忙运回国内研究。不过这时已经意义不大,因为苏军在当时已经开始换装更新的米格-17战斗机,而我国也紧随苏联,很快换装了米格-17,并且以米格-17为蓝本,逆向仿制出我国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

朝鲜战争是米格战斗机第一次和世界顶尖对手过招,而经过多年的考证整理,最终双方的战损比定在1.3:1的水平,也就是米格-15损失1.3架可以击落1架F-86战斗机,尽管米格-15的战损比总体上还是高于F-86,但是对于首次亮相的米格-15战斗机,这个水平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不过这仅仅是米格设计局辉煌历程的开始,随后更先进的米格-17战斗机已经悄然登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