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悲剧启示录:误将短板作长处,结局只能是一声叹息

王熙凤的悲剧启示录:误将短板作长处,结局只能是一声叹息
2022年06月16日 21:58 利辛县耿师傅菜谱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莲花出水有高低。人生在世,总难得十全十美。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短板,这是个客观存在,毋庸讳言。

于是考验人智慧的事情出现了。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扬长避短,这是具有人生指标性意义的存在。

能够正确认识、准确抓住自己既有的长处来苦心经营,这是一种明智乃至智慧,可以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如果认识偏差混乱,抓住一些虚幻的——看起来好像是实际上不是长处而是短板,甚至有可能引发危机和爆雷的地段,当成自己的长处来竭力开发,与此相伴,又由于认识偏差混乱去摧毁自己真正的长处、优势,那就悲剧了。

既然《红楼梦》读者中有这么一句话,“不见凤姐想凤姐”,那么我们就还是用凤姐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不幸的是,她只能拿来做反面典型了。不过这样也好,反面典型往往更容易让人认识到行为和思维的偏差。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所进行的分析都是基于曹公描写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进行的,与后来社会的进步及其成果和现代社会观念并无关联。)

王熙凤一直引以为豪的长处是:一、四大家族之一的家庭背景;二、管理家政的权力和能力;三、承欢贾母的伶牙俐齿。

我们从曹公笔下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到,凤姐一直是全身心在这几个领域深耕细作、强势经营,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扑在了上面,以至很悲催地损坏了身体。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她心目中的这些长处和优势领域,是真实的吗?

我们从家庭出身说起。什么“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第七十二回)的话,恐怕是凤姐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而实际上,“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出嫁的女人在那个社会往往从娘家只能得到一些象征性的倚仗(除非是公主下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撑和依托。

王熙凤也是一样,王家的背景给她带来的没有什么实质性助力(王子腾王子胜的势力影响几乎没有体现),有的只是包袱。什么包袱呢?王仁就不必说了,就是王夫人也不是什么正面资源。

姑侄同嫁贾府后,姑母完成了从“爽快,不拿大”(第六回)的王家二小姐到贾府二夫人的转变,凤姐却很傻很天真地把娘家的姑侄关系带进了婆家。她没有想到,在王夫人那里,她这个侄女的身份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王夫人来说她只是侄子媳妇。

但是她这种对娘家血缘的重视,却被姑母兼婶母发现并加以放大利用,于是她就成了在宝二奶奶没有正式进门之前“打补子”的理想人选。吃斋念佛的王夫人不愿意做的一些往死得罪人的脏活、吃力不讨好的累活,自有这个“终究咱们是回那边屋里去的”(第六十一回)的痴心侄女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去干,王夫人可以垂拱而治,乐得逍遥。

其实,凤姐管理家政的权力,也不是什么优势和长处,而是四面漏风、八方走气的高危职业。仔细来看一看:

经常有读者感到,凤姐管理家政的手段并不高超,无非是靠着狠、毒、辣,什么“管包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第五十五回),什么“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第六十一回)等等,既没有尤氏那无为而治的风范,也没有探春那“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第五十六回)的智慧,更没有宝钗那“小惠全大体”(第五十六回)的手段。究其原因,往往大多数人认为是凤姐没有文化所致。

这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是很多论者没有看到凤姐的苦衷,她的这个管家地位是缺乏实际架构支撑的。作为荣国府长房儿媳,却在二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拧巴的事情、一个步步踩雷的历程。

从贾赦和邢夫人那里肯定得不到任何支持,而王夫人所给予她的,只有无休止的任务交代,而没有实际的权力下放——我们可以看到,凤姐做的很多都是具体执行层面的差事,自由裁量的范围也局限在这个领域,而对于更大的事体从来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

原因也很简单,在王夫人那里,凤姐只是一个过渡管理人员,是在宝玉成亲之前的一个顶缸做事、替人挨骂的角色,自然不会给她以实质性的支持。

凤姐不像尤氏有着贾珍的信任和授权,也不像探春和宝钗那个班子,有来自王夫人从长远观点考虑的加持。凤姐的支持者只有平儿一人,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八方无着、四边不靠的尴尬境地。

平素还好,一旦有个什么急难险重,凤姐就可能会立即面临着上面无依靠、下被使绊子,上屋抽梯、底下挖坑的局面——有的是“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全挂子的本事”(第十六回)的人来整治她,而上面又没有支撑。

所以凤姐不太高明的管理手段,一方面是性格使然,一方面是文化所限,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没有足够的权力支撑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她没有“胡萝卜”只有“大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略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第五十五回)。

而凤姐拼命地投入这么一件磨损生命、摧残身体的事情,“耗尽精神,筹划得十分整肃”,一方面是“素性好胜”(第十四回),一方面是念及其中种种好处油水,但最根本的还是对姑侄关系的执念。

至于凤姐另外一个所谓特长——在老祖宗面前承欢开心,对她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老祖宗早就到了安富尊荣、不管家事的境界,所关心的只有孙子和外孙女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她老人家是轻易不会出手的。仅从凤姐出面处理下面人怠慢尤氏,邢夫人当众给其没脸、尤氏又不领情之后,贾母虽然慨叹但没有任何实质表现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公事上是这样,私人生活上也是一样。老祖宗能为凤姐做的,无非是凑份子给她过个生日,而在这生日过程中发生了那样严重的事件之后,老祖宗也只是轻描淡写说了几句,甚至对于受害者凤姐非但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抚慰,反而是多多少少的告诫了几句。由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凤姐的伶牙俐齿,在老祖宗那里并没有产生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效应。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凤姐心心念念、苦心经营、费尽心血的这几件事情,其实对她来说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情。

那么,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对她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呢?凑份子过生日那一段里,赖嬷嬷一句插科打诨的话,其实无意中(曹公应该是有意的吧)道出了这个问题的真谛——“儿子媳妇成了陌路人,内侄女儿竟成了个外侄女儿”(第四十三回)。

后半句显然放在王夫人身上更合适,对亲情看得无比珍贵的亲侄女,在她那里其实成为一个纯粹的姻亲关系上的外人。前半句说的是邢夫人,其实说的是王熙凤——把自己的婆婆弄成了陌路人。

赖嬷嬷的这番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枢纽,我们可以说说哪些事情对凤姐是有真实意义的了。

答案只有一个,凤姐结婚之后值得她重视的、能够给她在当时的环境下带来可靠保证的身份只有一个,荣国府长房儿媳妇。

道理很简单,这是当时礼法下她最名正言顺、最堂堂正正的身份。已然日薄西山的老太太的几句赞扬、在二房拧巴状态的工作,以及已经离开的娘家的背景,对她都没有实质上的助力。

但是,重视在娘家形成的姑侄关系的凤姐,恰恰忽视了这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存在,她的心思完全放在为姑母工作,同时也是威风凛凛、油水多多的家政管理上。直到后来宝钗进府,“兴利除宿弊”以后,形势越来越明朗化,“骑上老虎背”(第五十五回)的她才有所醒悟,继而开始站台“木石前盟”,企图通过林黛玉的孱弱身体来延续自己的地位,然而为时已晚。

那么我们来做一做事后诸葛亮——如果凤姐重视这个对她有实质意义的事情,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呢?一个是跟公婆保持一个基本的和谐的关系,一个是要维护贾琏的形象和地位——这个在当时的文化条件下其实是最根本的,第三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开枝散叶”。

但恰恰在这三个方面,凤姐都做反了,自毁根基。

与公婆的关系就不用说了。不要说邢夫人“有些左性”(第五十七回),即使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婆婆,面对自己的儿媳在其他的领域工作如此卖力,“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恐怕心里也不会很愉悦。只不过因为二房当家的现实,邢夫人没有办法大发作,但是还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给凤姐使绊子的机会,那次当众给她没脸,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而贾赦实际上曾经有一个时期是比较心疼凤姐的——这话并不夸张,赦老爷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的,从马道婆魇镇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只是后来由于受邢夫人的影响也好,看凤姐的所作所为也罢,慢慢的这份心也就淡了。

值得重点说说的是后面两个问题。诚然,贾琏是一个浪荡公子,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但是还是那句话,我们的讨论是基于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与后来社会进步产生的种种现代婚姻家庭观念没有关系。

而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贾琏是这个家庭的代言人、“名片”,他的形象涉及到整个小家庭。在没有双方离婚制度、只有男子休妻权力的情况下,把内在的矛盾外在化,只会对包括凤姐本人在内的这个小家庭造成种种的不利影响。

遗憾的是,凤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对这场婚姻缺乏一个全面的认知——她和贾琏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这不仅仅是纯粹的个性化的夫妻关系问题,还涉及到整个小家庭的外在形象。

在管家权力领域,从给赵嬷嬷的儿子介绍工作,到给贾芸、贾芹安排差事,以及冒用贾琏名义给节度使写信,处处都显示了她才是真正的决策者,而贾琏只能处处让步,对她随声附和而已。而这个“威重令行”(第十四回)放到了夫妻之间,实际上是对贾琏在礼法上作为一家之主权威的打击和弱化,归根结底是不利于包括凤姐本人在内的整个小家庭的。

生日那天发生的事情,肯定是贾琏不对,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那样大吵大嚷、沸反盈天的处置方式,同样对于整个小家庭是不利的——实话实说,凤姐是深爱贾琏的,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这样处置会带来的问题,这也是贾母后来多多少少责怪她的原因之一。

难怪远在外乡的冷子兴都知道“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第二回)。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风评,对贾琏以至对整个小家庭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再来看看“开枝散叶”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贾琏能否有个儿子,这对于整个贾氏家族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凤姐自己由于身体的原因(不管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损耗)没有能够生子,这不仅对贾琏,而且对凤姐自己的地位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纳妾。虽然这与现代婚姻制度不合,但在当时来说就是合法合理的解决办法。而对凤姐来说,即便是纳的妾生了儿子,从礼法上讲仍然是凤姐的儿子,也就解决了她无子的问题,实际上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由于深爱贾琏和对自己婚姻的珍惜(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一点),她并没有在这个方面动脑子,相反千方百计阻止贾琏解决无子的问题——尤二姐那个事情就不说了,连自己介绍进来的平儿,她也千方百计阻止与贾琏接触,最终贾琏无子(也就是凤姐无子)的问题就一直延续了下来,这姑且不说对家庭,就是对于凤姐自己也是极端不利的。

凤姐的悲剧启示我们: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能否从主客观环境中及时、正确认识到自己真实的长处和短板,并做出适当措置,对于人生关系重大。

当然,《红楼梦》的事情发生在封建社会,当时的社会观念好多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当时可行的一些做法在今天已经不可复制。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努力做到客观、清醒地认识长处与短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仍然是一种意义重大的人生真本领。

作者:风雨秋窗,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