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美国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美东时间2023年11月1日,美联储召开了FOMC会议,如市场预期继9月份之后第二次暂停加息,维持当前5.25%-5.5%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不变。

受此消息及鲍威尔记者会刺激,当天美股美债均上涨。道指涨0.67%,纳指涨1.64%,标普500指数涨1.05%;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4.2个基点报4.954%,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9.4个基点报4.739%。

美联储连续停止加息,是否意味着本轮紧缩周期即将结束?降息何时到来?美国资产价格是否将迎来新一轮大牛市?现在是不是抄底美股美债的好机会?

本文从美联储决议的角度分析资产价格走势及美国家庭资产配置。

本文逻辑

一、美债风暴袭击平庸交易

二、家庭部门抄底美国国债

三、全球配置对冲宏观风险

【正文6500字,阅读时间15',感谢分享】

01

 美债风暴袭击平庸交易

美联储在2022年3月份开启的这轮激进紧缩政策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美债风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迅速飙升至5%。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指数反而重回107%,美股美债在8月、9月、10月三连跌。

进入10月份,美债收益率继续飙升,2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突破5.2%,创下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债收益率飙升搅动全球金融市场,美国、欧洲和亚洲股票全面下跌,其中道指下跌1.36%,纳指下跌2.78%,标普500指数下跌2.20%。可以说,美债掀起了一轮“完美风暴”。

美债收益率为何飙升?

这轮美债收益率飙升根本原因是美联储激进加息,但10月份美债收益率飙升的主要原因并非货币政策,不是美联储加息所致,而是美债供需失衡,具体来说是财政方面的问题。

下半年,疫情期间发行的债券集中到期,同时实施个人所得税减税政策,联邦政府不得不大规模发债融资,尤其是中长期国债。加上,9月底美国两党就预算案的问题博弈,拖延了发债时间,联邦政府在10月份开始集中发债,触发了市场对美债的担忧。下半年国债发行规模接近1.9万亿美元,其中中长债净增6000亿美元,短债净增2000亿美元,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流动性紧张的当下,联邦政府大规模发债融资,债券供应扩大,价格自然大跌。

10月12日,30年美国国债拍卖结果惨淡,一级交易商不得不接盘18.2%未被其他竞标者买去的国债,远高于今年的平均值10.72%,这是去年2月以来比例最高的一次。这次30年美债拍卖的收益率也是2007年8月以来最高,比上一次高出了接近50个基点。另外,460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和350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也不如意。

10月20日,美国财政部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政府财政预算赤字扩大至1.7万亿美元,较2022年还要增加3200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23%。这相当于联邦赤字率进一步升至6.4%。美联储持续加息推高了付息成本,全年利息支出将达到8790亿美元,是2021年3520亿美元的两倍多,一举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哈以冲突之后,拜登宣布106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申请计划,为以色列、乌克兰提供援助。地缘政治风险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这也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一方面是美债供应增加,另一方面是流动性紧张、需求低迷,几大主要买方均减持美债,或对增持美债表现消极。

美联储是美债的最大持有者。当前,美联储还处于紧缩周期,继续按计划出售美债,回收流动性。美联储在这轮紧缩周期中成为了美债最大的空方,持续给市场释放压力。

其它国家的央行和主权基金也是美债的空方之一。一些新兴国家考虑地缘政治风险,减持美国国债。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美债规模降至8000亿美元,较高峰时期降幅较大。

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是大型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因大规模亏损而被迫加入做空行列。长期以来,美国国债是非常可靠的投资品,是大型金融机构长期持有的最重要的底层资产。金融机构往往持有国债,并将其抵押获得融资,再投资其它金融产品。作为底层资产,金融机构一般不会轻易抛售美国国债。但是,去年和今年,美国国债价格大跌,超出了金融机构的预期。美债底层资产大幅度缩水,冲击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负债率上升,债务风险增加,引发了硅谷银行、瑞士银行和英国养老金风险事件。

魔鬼的细节还在于很多金融机构启用杠杆交易。国际清算银行(BIS)在9月的季度报告就曾指出,5年期美债期货杠杆为70倍,10年为50倍。对大规模启用杠杆交易的金融机构来说,美债价格大跌,风险成倍上升,当价格跌倒一定程度,金融机构不得不追加保证金来解杠杆。如果没有足够的保证金,金融机构不得不抛售美债赎回流动性,因此加剧美债价格的下跌。

金融机构,尤其是持有大量美债的大型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是当前美国金融市场最大的“黑天鹅”。这轮美债价格大跌掀起一轮又一轮“美债风暴”,暴击国际金融机构的“平庸交易”。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美债美股掀起了一轮长期大牛市。这轮大牛市养活了一大批“平庸”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做“平庸交易”,用客户的资金投资固收类产品,主要是美债,从中赚取管理。由于美债价格非常稳定,是非常理想的底层资产,一些金融机构将美债抵押获取融资,进而投资美股等其它金融产品。但是,“这次不一样”,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债大跌,2022年的20年期国债票面已经跌了30%,创历史最大跌幅。这轮美债风暴袭击了这些平庸的金融机构以及长期惰性的平庸交易。这也给全球机构投资者警醒,没有什么资产是绝对安全的。

即便美联储停止加息,依然会将高利率维持一定的时间,市场流动性依然紧张,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芦苇丛中的“黑天鹅”——可能被美债价格下跌击穿的大型投资银行。大型投资银行是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的为数不多的“黑天鹅”。

不过,当前美债收益率大幅度飙升,如此之高的收益率吸引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很多投资者正在考虑,是否可以抄底美债?到底谁在购买美债?

2

家庭部门抄底美国国债

美联储和公募基金减持美债,养老金和家庭部门增持,尤其是家庭部门成为美债的最大买方。尽管家庭部门直接持有的国债只有9%,但自去年美联储加息以来,在新增的国债中,家庭部门购买比例达到73%。

查阅交易记录发现,家庭部门和美联储在美债交易上似乎是对手盘。当美联储量化紧缩、大规模出售美债时,家庭部门则大规模买入;当美联储量化宽松、大规模购债时,家庭部门则减持美债。

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宽松期间,美联储净买入的国债比重达到56%,家庭部门净卖出的比例为16%;2022年-2023年紧缩期间,美联储净卖出的比例为18%,家庭部门净买入的比例达到73%。

家庭部门这两轮操作几乎是完美的。他们在2021年国债上涨时将持有额降低到6110亿美元,较2019年减持了9000多亿;然后在2023年6月份在国债持续下跌时将持有额增加到1.74万亿美元。

就这轮紧缩周期来看,家庭部门在美债上投资表现可能比金融机构更优秀。原因是,金融机构被平庸交易所困,长期持有美债的策略被暴击,美债资产缩水约束了其投资能力,还可能诱发债务风险。家庭部门投资美债要灵活得多,进可攻退可守,价格下跌时吃票面利息,价格上涨时卖出套现,受本轮美债风暴冲击较小。

同时,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表状况比较健康,美国家庭在这轮疫情期间获得较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同时不少房贷车贷消费贷的利率锁定在较低区间,今年联邦政府还实施个税减税政策,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受到加息的冲击比预期小。

今年通胀率持续下降,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涨,美债的真实收益率也上升,这激励了家庭部门增持美债。市场预期未来两年通胀将持续下降,假设平均通胀率在2.5%左右,当下买入2年期国债,其实际收益率可以达到2.7%左右。如果未来两年内国债价格上涨,也可以出售套现。对家庭部门来说,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固收类资产。

当下是不是抄底美债的好机会?

判断抄底美债时机的关键是判断美联储是否已停止加息、何时降息。

美联储激进加息是这轮美债大跌的主要原因,而10月份美债大跌又成为了11月美联储暂停加息的主要原因;同时降低了未来再度加息的预期,也增加了明年下半年降息的预期。美联储11月再度加息暂停键说明货币决策的考量从通胀转向衰退,尤其是金融风险。

下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有所反弹,但美联储最关注的核心通胀率如期下降,9月份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回落至3.7%,创2021年5月以来新低。

与通胀风险相比,美联储可能更加关注衰退风险。尽管今年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初值4.9%,同比2.9%,均超市场预期,但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衰退将加速。

受疫情冲击和美联储政策的影响,这轮美国经济衰退是一种结构性衰退,就业、服务业表现强劲,而对利率敏感的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受到的冲击更大。11月1日公布的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结束三连升并骤降至46.7,且就业分项由前值51.2跌落至46.8。这表明汽车等行业罢工已经对就业及制造业产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尽管这轮汽车罢工正接近尾声,但正如我之前预测的那样,汽车大罢工刺破了货币幻觉,提醒雇主用工成本上升、减少雇佣人数,为经济衰退的临门一脚。

基于对美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和美债风险的考量,预计在这轮紧缩周期中,美联储不再加息,即今年9月份停止加息。那么,何时降息?

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示降息还为时过早,不在联储当前的决策范围内。预计,从今年9月到明年6月,美联储将维持当前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明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降息。

通常,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美债美股均上涨,确立新一轮的牛市。若以上判断正确,由于预期走在前面,那么现在是抄底美债美股的不错的时间。美债价格经历这轮大跌之后处于底部水平,国债的收益率均处于历史性的高水平。

所谓风险与收益并存,美债收益率上升本身也预示着美债风险和经济风险上升。如何识别美债风险和经济风险,是判断能否抄底美债的关键。

就短期来说,美国国债不会出现偿付性风险,即不会违约,但有流动性风险,美联储加息可能触发“黑天鹅”事件,引发流动性风险。

所以,计划购买短期美债的投资者要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