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马超聊日常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开始逐步完成军队编制,并启用盛行于国际上的现代军衔制。
一般来说,对于将军级别的划分,都是用肩章上的“星星”来代替。
比如一颗星代表少将,两颗星代表中将,三颗星代表大将...
而自视甚高的美国人,则认为肩章上的星星是“多多益善”,所以就将最高军衔为了五颗星星。
这便有了“五星上将”的说法。
然而,在我国却有一位比“五星上将”还要多出一颗星星的“六星上将”。
而且此人还曾经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正面将美军击败。
这个人,就是开国上将洪学智。
年少的红军战士
1913年2月2日,洪学智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河口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当时虽然已经是民国时期,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成功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可是封建主义残余以及地主阶级的势力却仍旧存在着。
这让穷苦百姓们的生活没有得到什么改变。
洪学智的童年生活过得十分艰苦。
为了帮家里维持生计,他从6岁开始,就要给地主家放牛。
每天吃完午饭,牵着大黄牛走7、8公里的路,才能到达村子外面的山坡上。
等到返回的时候,早已经是太阳落山的昏暗时刻。
即便如此辛苦,有时候牛身体出现了问题,地主还要将其怪罪到洪学智的身上,将其恶狠狠地打一顿。
即便是他的父母前来求情都不管用。
这番遭遇,让洪学智对这些压迫人的吸血鬼充满了憎恶。
1928年,革命的风潮刮到了鄂豫皖地区,也刮到了洪学智的家乡。
当年冬天,在我党的领导下,金寨县组建了农民武装协会。
年仅15岁的洪学智,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刻与几位同村的乡民们,马不停蹄地前往县城里加入到了协会当中。
从此以后,他便踏上了革命道路。
别看洪学智当时年纪小,可是他的胆子却很大。
在与地主武装战斗的时候,洪学智总是能够利用自己消瘦的身躯,钻到树上和山壁上来一边观察敌情一边与敌人作战。
这让他在很多关键的时候,为部队和战友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1929年12月,洪学智所在的赤城游击队被编入到了红一军当中。
16岁的洪学智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之后的6年时间里,洪学智跟随着部队,先后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战役,期间亲自参与的战斗多达50多起。
他的职位,也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逐渐升为了班长、排长、机枪连连长等。
1932年,被调任红四方面军出任第二十九团第一营政治委员的洪学智,率领部队参加了挺进川陕根据地的战斗。
在王曲、子午镇的战斗当中,洪学智率领第一营的战士们,从侧路进行穿插作战。
对敌人进行了迂回打击。
一举帮助主力部队粉碎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为成功挺进川陕根据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从“放牛娃”到“司令员”
1936年10月,在红军成功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之后,洪学智被组织上安排到了红军大学学习。
在此期间他又先后出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一支队支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四团团长的职位。
一年之后,全面抗战正式爆发。
1939年7月,洪学智收到组织命令,率领抗大当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三支队,跟随总校的同志们,前往太行山脉进行抗日作战。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洪学智与抗大的同志们,穿梭在太行山脉的山林之间,不断向日军发动游击战。
从1940年夏天的反“扫荡”作战,到秋天的百团大战。
在十几次的战斗中,第三支队的战士们,一共歼灭日伪军一千余人,端掉日军13个根据点,缴获了2000多发枪支弹药。
1940年11月,在百团大战的初期阶段取得成功之后,中央根据现有态势更换战略部署。
组建部队冲破日军的包围圈,挺进到苏北、苏中一带,发展革命根据地,以此来对华中、华北地区的日军运输线路实行三面夹击。
洪学智则在这个时候作为抗大总校华中派遣大队队长,率领部队先后跨越六省,奔赴苏北抗日前线,担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帮助校长陈毅培养新四军指挥人才。
1941年夏天,日军向苏中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
其目标直指新四军总部机关。
在这万分危急之下,洪学智立马组织两个团的兵力,由他亲自带领,利用自己擅长的袭扰战术,吸引日军注意力,成功掩护新四军军直机关和抗大五分校安全转移了出去。
为了表彰洪学智所做出的贡献,中央将其任命为了新四军盐阜军区司令员。
从此以后,新四军又多出了一位前线战斗部队的高级指战员。
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一跃成为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司令员,由此可见,洪学智的个人能力和所立下的功绩有多么的出色。在成为司令员之后,洪学智领导着盐阜当地的军民,大力开展反伪化、反蚕食斗争,发展壮大了地方武装。
短短半年时间,盐阜军区的人数就整整扩大了一倍,端掉的日军根据地数量和消灭的敌人兵力也在新四军当中名列前茅。
这也让洪学智受到了华中局特令表彰。
1942年12月,洪学智被调任为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
在第二年的夏季作战中,他协助师长黄克诚辗转在苏北各个地区,瓦解了敌人的战略进攻,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计划”,进一步巩固了苏北革命根据地。
这为抗战胜利之后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洪学智又被派往东北,跟随着“东野”战士们,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为解放全国的事业再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十六字箴言”打跑美国空军
如果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洪学智的战术布置称得上精准,那么在抗美援朝时期,他的战术足以称之为“精妙”了。
1950年10月,在被任命为志愿军总司令之后,彭老总开始在全军挑选合适的高级指战员,一同跟随他前往朝鲜作战。
在将负责前线战斗的将领们分配完毕之后,对于负责后勤保障的人选,彭老总有些泛起了难。
毕竟在以往的时候,我军作战部署都是在国内,出境作战这还是头一次。
这让整条运输线都将拉得极为漫长。
而且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工业建设还没有完成,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所以能够提供的物资都十分宝贵。
所以,谁能够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攻击之下,保障好后勤物资?
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
这个时候,作为相识多年的老战友,陈毅向彭老总推荐了当时在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出任副司令员的洪学智。
之所以陈老总会推荐洪学智,就是因为两人在新四军搭档的时候,洪学智所体现出来的大局观和对战术处理上的敏锐感让身经百战的陈老总十分欣赏。
而处理后勤工作,有时候要比指挥前线作战更加细腻。
尤其是面临着火力凶猛的美军,更加是不能出现分毫的差错。
于是,在陈老总的推荐下,洪学智被调任到志愿军担任副司令员,主管司令部、特种兵作战和后勤工作。
果然不出所料,洪学智在第一阶段的五次战役当中,屡屡为彭老总设计出极为精妙的战术,帮助志愿军在战场上发挥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而在后勤保障工作方面,洪学智又根据美军擅长使用自身强大火力进行集中打击的战略,设计出了“十六字作战箴言”——严密防护,积极打击,以防为主,防打结合。
这十六字将游击作战的精髓,整合到了后勤运输当中。
当美军派遣战机前来对我军后勤部队进行打击的时候,我军可以立刻化整为零,分散开来,分化敌人的火力,灵巧避开敌人的袭击,并迅速组织起来有效的反攻。
结果在这套战术的部署下,即使美军用飞机大炮轰炸,却也无法断绝我国的补给路线。
甚至还有好几次,美军派来袭击的战机,都被我军的反击给击落。
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
也正是在朝鲜战场上吃了如此大亏,让美国空军牢牢记住了洪学智的名字。
机智回答反击美军总司令
1986年,在抗美援朝结束30多年之后,洪学智率领代表团来到美国军营进行访问。
时间流逝如同白马过膝,当年在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的两个国家,如今也已经正式建交了整整七年。
所以,这次前来访问,洪学智也早就抛去了以往的恩怨,怀着我国的诚心和善意前来探访。
可谁知道,美军却对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吃了瘪的事仍然念念不忘。
在公开的欢迎宴会上,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莱昂斯挑衅一般地冲着洪学智大声问道:“洪将军的战术水平如此优秀,不知道是哪个军事学院毕业的?”
这个问题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
旁边许多美军将领都戏谑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处于对“对手”的了解,他们很清楚洪学智艰苦的出身,所以故意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想以学历的事情让洪学智当众难堪。
然而,面对着美方的挑衅,只见洪学智微微一笑说道:“我是从你们美国的大学毕业的。”
听到这句话,莱昂斯挑衅的表情变得疑惑了起来。
他当即反问到:“哦?美国大学?美国的哪所大学?”
在场众人也是困惑不解。
随后洪学智别有深意地说道:“你们的‘空军大学’。”
这个时候,莱昂斯等人才反应了过来。
原来自己的挑衅被洪学智反怼了回来,随即尴尬地笑了笑。
而在场的美国将领也随即明白了洪学智的意思,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愧地站在那里。
纵观洪学智的一生,从15岁踏上革命道路之后,几十年都奉献在创建革命事业、建设新中国的旅途中。
他的光辉事迹,也将永远刻在历史的丰碑当中被后人所铭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