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妍妍旅行记
司马懿平辽东,仗打得非常漂亮,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场经典战例。
不过,司马懿平辽东后的做法,却被许多朋友“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这是怎么回事呢?司马懿该不该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呢?
战国秦汉以来的东北亚格局
司马懿灭燕的历史影响,要从另一个燕国的历史说起,也就是要从周朝的那个燕国说起。
当年,武王伐纣后,让自己的庶兄召公领了燕国。
燕国所在的地方,是“北境”,以北多为东胡等游牧民族区域。
燕国屡屡被游牧民族侵扰,春秋时,还一度被今河北北部的山戎所破,幸有齐桓公相助才幸存下来。
不过,随着燕国历代的苦心经营,燕国也不断向北扩张。
燕昭王时,燕国国力鼎盛,以乐毅、秦开为将。其中,秦开主持,先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却千余里,其后,又攻入箕氏朝鲜,直至今朝鲜境内清川江。
随后,燕国在北方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辽东遂入燕国版图。
其后,大量的燕人迁徙到辽东地区。
尤其是在燕国灭亡前,末代燕王僖和太子丹曾率公室卫军退到辽东,做最后的顽抗,其间,又有许多不愿归秦的燕人迁徙至此!
其后,秦灭燕,将东北大部分地区统治下,势力进一步发展。秦长城的最东端,就在今朝鲜境内大同江入海处。
秦灭亡后,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皆将辽东为诸侯统治之下。
汉武帝时,一心加强中央集权的武帝取消燕国,设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由中央直接统治!
其间,中原王朝或中原王朝册封的诸侯国,始终在东北地区保持着强有力的统治。
由于人口、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皆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中原王朝或其册封的诸侯,在此掌握着主导权。
如此,战国、秦汉时期,东北方向没有出现如西北匈奴一般强大的地方势力,帝国的东北方向是安全的。
不仅如此,中原王朝在此建立了贸易体系、朝贡体系,主导着东北亚的秩序。
辽东公孙
而到了汉末,维系着这个秩序的,是辽东公孙氏。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于大河南北。
董卓时,受到同乡徐荣的推荐,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到辽东后,励精图治,使当地政行令通。一时间,许多中原人士为避战乱而来,辽东的人口大增,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即,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破乌桓,“威行海外”。
为了加强统治,公孙度又分辽东郡为辽东、辽中、辽西三郡,加上玄菟、乐浪,达五郡之地。
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统治时期,先是东击掠夺人口的高句丽,破其都城,收降三万余人,其后,又破韩濊,在朝鲜半岛屯有县(今朝鲜黄州)以南设带方郡!
鼎盛时期的公孙氏,西越辽河,北与夫余和鲜卑相接,东南至朝鲜半岛东南部,南至大海,并跨海领有山东半岛部分地区!
当时,夫余、鲜卑、高句丽,皆接受辽东的威服,辽东成为事实上的秩序主导者。
辽土之不坏,实度是赖。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向不遭度,则郡早为丘墟,而民系于虏廷矣。遗风余爱,永存不朽。——《三国志.公孙度传》
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以近乎肉麻的评价赞许着辽东公孙氏的贡献。
陈寿赞许公孙度,如果没有他,“而郡早为丘墟,民系于虏廷矣”。
然而,当时的陈寿或许还不知道:“郡为丘墟,民系于虏廷”的局面,在辽东公孙氏覆灭后不久,就成为了现实!
而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司马懿!
司马懿平辽东
司马懿平辽东,仅从军事角度讲,打得非常漂亮。
从当时的政治上来讲,曹魏消灭了北方最后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不仅真正实现了北方的统一,而且,能够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吴、蜀,对全国的统一也有着积极意义。
但是,司马懿的短视,到底带来了长远的灾难。
1、杀戮近万。
司马懿破襄平后,将城内15岁以上的男子7000余人全部杀戮!
同时,司马懿又杀害了公孙渊所委任的公卿及将军毕盛以下2000余人!
这些尸体,被筑成京观,炫耀胜利!
这些人,是公孙渊势力的拥护者,虽然帮助公孙氏对抗大魏,但同时,也是帮助公孙氏维系周边秩序的精华所在。
“一朝屠戮,宁非自残猛士乎”?
2、迁徙人口到内地。
同时,司马懿又开始将这一地区的人口大批内迁。
一方面,司马懿表示:从中原迁过来的,可以回到故乡!
另一方面,司马懿又开始大量迁徙诸县人口到内地。这些迁徙人口中,既包括了由中原迁徙而来的,也包括辽东土著。
从中原过来的人,可以回到故乡。听起来,好像还很人性。
但是,由于司马懿以行政手段大量迁徙各县人口内徙,其他迁徙过来的豪族哪里还敢在当地继续待下去呢?自然也就都回老家了。
在豪族社会,这些豪族迁走后,剩下的百姓又如何在危险形势中自保呢?于是,剩下的一些百姓有故乡的回故乡,故乡不在中原的就去投靠了周边少数民族。
如此,仅仅一两年的工夫,曾经人口密集、经济不错的辽东等地,人口大量迁徙,经济、兵源皆受到严重破坏。
或许,司马懿的这些做法,立足于避免偏远的边疆地区再出现一个公孙氏;或许,司马懿的这些做法,是为了充实内地人口。
然而,自古以来,维持边境安宁,都是“徙民实边”,保持在边境地区的人口、经济基础,以从容应对边疆复杂的形势。
司马懿这一做法,反其道而行之,从长远看,是破坏了对边防的致命破坏!
大变
由此,东北地区的形势大变。
1、编户人口大量减少。
太康元年,也就是280年,晋灭吴,一统天下的这一年。
辽东诸郡国人口统计如下。
辽东国5400户;玄菟郡3300户;乐浪郡3700户,带方郡4900户;合计17100户。
以一户五口算,不过85500人!
而在东汉时,只乐浪一郡,就有257050人!
这也意味着,中原王朝这些边境郡国,在周边环境复杂、胡汉杂居的情况下,处于绝对劣势,没有自保的能力!
2、地方少数民族势力发展。
当时的东北地区,是多民族聚集区,不同文化、不同生产方式的民族生活在一起。
其中,,既有融合,也有竞争。
竞争,就是此消彼长。
自战国燕以来,以中原王朝或诸侯确立秩序,占据主导地位。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代表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抵御、压制少数民族地方势力的,就是公孙氏。
因此,司马懿攻公孙氏期间,高句丽、鲜卑纷纷配合魏军。
公孙氏败亡后,随着东北地区大量人口内迁,这些势力纷纷开始积极行动,扩大自己的实力。
首先是鲜卑。
慕容鲜卑在帮助司马懿平辽东有功后,被拜为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在辽西地区的实力巩固、发展起来。
接下来,是高句丽。
公孙氏灭亡后,高句丽马上就有点飘,企图立刻向西扩张,侵入辽东东部。
结果,毋丘俭两次出征讨伐,给其沉重打击。
此后,高句丽老实了,在魏国后期及西晋大部分时间不敢造次。
但是,由于司马懿破坏了原有格局,中原王朝在东北势微的格局是没有变化的。
因此,西晋末年开始,高句丽开始扩张,吞并了辽东、乐浪、玄菟、带方,“全盛之时,强兵百万,南侵吴越,北挠幽燕、齐鲁,为中国巨蠹。”
此后数百年,东北地区,只有鲜卑与高句丽争雄。
可以说,在司马懿灭公孙之后短短几十年,中原王朝丧失了对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控制。
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懿灭公孙,风驰电掣,很快就彻底破坏了自战国燕以来,辛辛苦苦建立的东北亚秩序。
而中原王朝为了恢复对东北的控制,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是惨痛的代价!
代价有多惨重呢?
可以问一问隋炀帝、唐太宗。
为了复辽东,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耗尽国力,甚至因此亡国!
其后,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又用了25年的时间,屡屡征伐,才收复辽东,灭高句丽,重建秩序!
此时,已是公元668年!中原王朝退出辽东已经整300多年了!
个人看法
司马懿灭公孙氏,客观上确实打破了东北亚秩序,为中原王朝此后长时间丢失东北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但是,归责于司马懿,甚至将之与石敬瑭相比,却是不客观的。
石敬瑭为一己之私,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主观上就是典型的卖国行为。
司马懿则完全不同。
司马懿的初衷,主要是杜绝辽东割据的可能性。
毕竟,与秦汉时期不同,自东汉各少数民族内迁以来,辽东事实上已经是“孤悬”于外。
如果重新任命地方官统治辽东,重新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此外,司马懿迁辽东人口回归中原,本意也是为了充实内地州郡的人口,增强国力。
自东汉末年的战乱后,中原地区人口大为减少,此时人口虽比低谷期有所增长,但仍然严重不足。
曹魏只有增加人口、增强国力,才可能加速对吴蜀的统一进程。
事实上,正是平辽东后,司马懿发出“并吞八荒”的豪言的。
至于最后丢失广大地区,其实与其责怪司马懿,不如责怪他的后人。
而从实际效果看,在司马懿此后几十年间,无论是曹魏还是西晋,都保持了对东北的直接统治。
至于西晋末年以后,“神州沉陆”,连中原地区都丢失了,又何只是丢失了一个辽东呢?
司马懿不毁辽东,到八王之乱以后,中原王朝失辽东恐怕也是不可能避免的了!
所以,过度归责司马懿,确实不客观!
可以说司马懿有些短视,有历史局限性,但若将其归为卖国的历史罪人,就失当咯!
三国皆亡于司马之手,所以,很多很多朋友在情感上就不喜欢这个司马家。
加之司马家行事过于阴谋,勾心斗角的,确实令人厌恶。
而八王之乱,内讧导致“神州沉陆”,更是可恨。
所以,情感上,大家不喜欢司马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一码归一码,读史,咱还是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历史人物做出有失客观的评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