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承办的“用好教学成果,赋能扩优提质”专题分论坛精彩内容——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12月1日,分论坛六聚焦“用好教学成果,赋能扩优提质”主题,通过主旨报告、经验分享、对话交流和专家点评等形式,深入探讨课程教学变革,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该分论坛由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兼一级巡视员、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李迅主持。
从专家报告中
明晰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践智慧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进行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政策要义与推广价值》的主题分享。他指出要有效推广优秀教学成果,首先需深刻认识其价值;其次,成果持有方与应用方应建立互信机制;同时,通过持续总结、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更多教师和学校感受到成果的魅力及其对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推广工作还需紧密结合本地需求,并通过强化评估反馈机制不断优化调整,确保成果推广应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围绕《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实践经验与新一轮的行动思考》这一主题,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正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罗滨作了详细报告。罗滨总结了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三年经验、成效与未来规划。强调了推广教学成果不仅是责任,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过去三年,通过提升区域协同力、教师素养力、课堂变革力等措施,探索出了个性化与多样化有效贯通的推广模式及路径,实现了教育发展的高质量,推动了优质均衡快发展,重构学科育人新生态,展示了中国教育新范式。同时指出:未来将锚定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强化专业指导,优化资源平台,健全评估反馈机制,以确保教学成果的有效应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在成果推广应用经验分享环节,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成果持有方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
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顾春明以《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扎实推进:高质量推广应用教学成果》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强调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线上线下共享平台促进云教研和同步课堂、建立学校与教师间的结对共建机制以强带弱,并完善保障机制,给政策给专项给专家给经费,确保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常态化和有效性。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宋辉以《教研赋能推广,应用迭代变革》为题,从选项精准、机制创新、文化赋能、过程扎实以及成效显著等五个关键方面分享,强调了全域统筹与整体推进的重要性。表示将持续吸收更新更优理念,推动石家庄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郭志滨以《为课程赋予成长的力量——史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成果推广》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她从“博悟”成果灵活的适应力、创新的发展力、自我反思的持续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还现场演示了AI大数据智能对话系统,展示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校长杨文芝通过鲜活的浸润式生涯教育案例,就《输出学习,赋能提质——生涯教育成果推广》主题进行生动发言。她强调,成果推广不仅是宣传和经验分享,更是一种输出性学习的过程,无论是输出还是输入,都旨在不断精进、共谋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保教专委会委员、“安吉游戏”创始人、正高级教师程学琴以《安吉游戏 教育变革 可持续未来——以教育模式创新带动学前教育优质公平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安吉游戏”模式,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践路径:包括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改变儿童观;看懂游戏,理解儿童,改变教育观;回应游戏,追随儿童,改变课程观三个阶段实施,逐步助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在专家评述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瑾瑜对各位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教学成果推广的有效路径,也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李瑾瑜强调,做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要准确把握成果推广的政策意义,明确价值立场,重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推动成果内涵有效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从对话交流中
解锁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践路径
在对话交流环节,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就“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实施路径和落实举措”组织专家围绕成果推广导向,成果应用瓶颈,地方交流机制,成果实践举措等方面开展热烈研讨,并达成了共识:成果推广应用肩负着回顾历史与面向未来的使命,应建立起多方互动的运行机制,加速推进形成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赋能。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正高级教师马宏介绍了巴蜀“321”成果推广应用经验。即创新成果深化、生发、协同 “三个机制”,深化推广和常态实施“两个特色”,守正创新“一个本质”以及对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期许。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用“素养”和“项目化学习”两个关键词凝练了她们团队的探索,以及未来推广的设想。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陶子福作为应用方的代表,结合已有的经验,阐述了行政到业务的困惑与突破,并给下一轮的应用方提出了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聚焦乡村学校生存问题、乡村教育公平问题、乡村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问题,介绍了陶行之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当代实践解决学校育人的实际方案。
最后,李迅院长作了会议总结。他指出:在“用好教学成果,赋能扩优提质”的主题引领下,本次分论坛不仅是一次智慧与实践的碰撞,更是一次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深刻思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都将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共同塑造更加公平、优质、充满活力的成果推广应用新生态,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回放观看方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