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莽原说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共有多少个兵团?可能有的朋友并不是很清楚,答案是19个。四大野战军成立之初,共有13个兵团,其中一野仅有两个兵团。加上华北野战军的三个兵团,兵团总数达到了16个。剩下的三个兵团都是国军起义部队改编的,分别是陈明仁的第21兵团、陶峙岳的第22兵团和董其武的第23兵团。那么在这19个兵团司令员中,最年轻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时任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的陈锡联,当时只有34岁。
14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半夜瞒着母亲跑出家门参加红军
陈锡联是湖北红安人,出生于1915年,一家6口人只有2亩薄田,每年的收成还不到200斤粮食,根本无法维持生计。他的父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石匠,不仅手艺好,为人还十分厚道,乡亲们都愿意找他做活,一家人就靠父亲的这门手艺艰难谋生。陈锡联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家中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
当时陈锡联的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4个孩子的穿衣吃饭,全靠母亲夜以继日给人纺线织布来维持,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转眼间到了该读书的年纪,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了,陈锡联却只能去给地主家放牛。每天早出晚归,吃得却是剩饭剩菜,住的是四面透风的牛棚,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夏天被蚊虫叮咬的无法入睡。
干了几年之后,陈锡联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就从地主家跑了出来,但却不敢回家,害怕受到母亲的责备,只好在家门口小山上的树林里转悠。上山砍柴的邻居看见了陈锡联,就告诉了他的母亲。陈锡联的母亲急忙上山来找,一边找一边喊,陈锡联却躲在树林里不敢出来。后来听见母亲喊急了,才哭着出来。
母子见面后抱头大哭,母亲说:“跟妈回去吧,就是在家吃树叶,也不去放牛了。”回到家里后,陈锡联开始帮着母亲种地、干家务。这一年因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被迫外出讨饭,陈锡联也跟着母亲加入了灾民队伍。陈锡联有一个族叔是村里的地主,见他们母子外出讨饭,认为丢了自己的脸面,上前就是一顿训斥。
陈锡联的母亲刚要分辨,几个恶奴不由分说,上前就把她打了一顿。陈锡联气急了,就要上去和这些人拼命,但被母亲给拦住了。陈锡联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旧社会,穷苦老百姓是没有出路的。不久后,红军游击队来到了红安,陈锡联便想去参军,但母亲死活不同意。她对陈锡联说:“你大姐二姐是女孩子,只能帮我干些家里的活儿。你弟弟又太小,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走了,家里怎么办?”
陈锡联说:“不走,又有啥办法?放牛是再也不去了,种地不够吃,讨饭受人欺负。与其全家饿死,还不如去参加游击队,兴许能有条出路。”母亲还是不同意,为了防备儿子悄悄溜走,每天晚上总是等陈锡联睡着了她才睡觉。后来又在陈锡联的手腕上拴了一根线,另一头拴在自己的手上,这样陈锡联一动弹她就能醒。
但陈锡联下定了决心要去参加红军,1929年4月的一个夜晚,陈锡联等母亲睡着后悄悄起身,解下手腕上的线,轻轻推开屋门,朝游击队的驻地跑去。这一年,他刚满14岁。
打仗勇敢被称“小钢炮”,和老班长一起吃了几根油条差点被张国焘枪毙
参加红军后,陈锡联被分到了红1军第1师第3团1营2连,班长孙玉清手把手教他打枪。不久后在徐向前的指挥下,红一师三出平汉路,两打郭汝栋,一打钱大钧,陈锡联在战斗中表现十分勇敢。营长高汉楚战后讲评时说:“小胖人小志气大,打仗很勇敢,就像一个小钢炮!”小钢炮是当时红军最厉害的武器,营长这么一说,大伙都不叫陈锡联“小胖”而喊他“小钢炮”了。
1930年10月,红军打下了光山县城,陈锡联在大街上遇到了自己的老班长孙玉清。此时孙玉清已经当上连长了,他对陈锡联说:“我还有几个铜板,明天早上请你们吃点东西。”第二天一早,陈锡联叫了几个战友,孙玉清出钱,在街上买了几根油条和一碗鸭血汤,每个人都尝了尝。不料这件事被人反映了上去,张国焘给陈锡联扣了一顶“吃喝委员会”的帽子,派人把他抓了起来要枪毙。
这件事刚好被徐向前发现了,他当场就发了火:“几个小孩子,家里穷,跑出来参加革命。肚子饿了,在一起吃点东西嘛,什么‘吃喝委员会’!抓了的,放掉!没有抓的,不许抓!”对于徐向前的救命之恩,陈锡联终生铭记:“张国焘搞的‘肃反’,师、团的干部被杀的不少。如果不是徐老总保护,我一个小班长,说杀也就杀了。”
1990年9月,徐向前病危。陈锡联急匆匆赶到医院,望着病床上已经昏迷的老首长,不禁热泪盈眶:“徐老总啊,战争年代你救了我一命,现在我真想救你一命啊!”
得伤寒一病不起,陈再道送来15只鸭子救了命
1935年,红军强渡嘉陵江,此时陈锡联已经是红11师的政委了,师长是陈再道。这年6月,陈锡联率部攻占千佛山,之后又率部坚守,掩护大部队通过。期间他突然发起了高烧,被送往临时医院。当时天气已经非常热了,别人都穿着单衣,陈锡联却穿着棉衣,盖了好几床被子还觉得冷。警卫员贴身照料他,为他端水送饭,但陈锡联什么东西也吃不下。警卫员看陈锡联一病不起,以为他不行了,一个劲地抹眼泪。
后来从当地请来了一个70多岁的老中医,把完脉后确定陈锡联得了伤寒病,开了好几副中药,但陈锡联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此时陈再道派人送来了15只鸭子,老中医就让警卫员把鸭子杀了煮熟,不让陈锡联吃肉,只喝汤。喝了十几天鸭汤,陈锡联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又吃了半个多月的中药,身体终于完全康复了。
夜袭阳明堡,炸毁敌机24架,22岁名满天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老蒋为了限制八路军的发展,只给了三个正规师的编制。这样一来,许多干部不得不降级使用,陈锡联也由师政委降为129师358旅769团团长。不久后769团作为129师的先遣团从陕西三原出发北上抗日,当时八路军的通讯装备十分缺乏,如果事事请示,一来一回需要很长时间,势必耽误战机。
因此临行前刘帅特意叮嘱陈锡联说:“你带769团单独行动,侧击雁门关向忻口进犯的日军。部队独立行动,要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独立自主,果断行事。可以先报告以后再打,也可以打了以后再报告。我们师抗日的第一仗就看你的了。第一仗可以打小一点,但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
1937年10月中旬,陈锡联率部进至滹沱河南岸苏龙口和刘家庄一带。当时国军正在忻口和日军作战,日军的飞机不断从滹沱河上空飞过,赶往忻口助战。陈锡联断定附近必定有日军的飞机场,随后派出的侦查人员证实了他的判断,距此不远的阳明堡镇南面果然有日军的一个机场。经过一番精心的部署后,1937年10月19日,陈锡联率部夜袭阳明堡,一举炸毁敌机24架,并打死打伤日军100多人。
夜袭阳明堡,削弱了日军的空中突击力量,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忻口抗战的国军。忻口战役总指挥卫立煌亲自给八路军发来了一封感谢电:“阳明堡烧了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不久后老蒋也发来了嘉奖令,还给参加阳明堡战斗的部队发放了2万元奖金。凭借此战,陈锡联名满天下,当时他只有22岁。
34岁成解放军最年轻的兵团司令,61岁代叶帅掌管三军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锡联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率部挺进大别山北麓,半个月解放宛西9座县城及大片地区,打得敌人闻风丧胆。豫北战役中,他诱敌深入,全歼国军第2快速纵队,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歼灭敌人一个机械化旅的范例。淮海战役中,陈锡联率3纵一举攻占宿县,截断了国军第12兵团的退路,并在双堆集战役中活捉了黄维。
1949年2月,陈锡联出任二野第3兵团司令员,此时他只有34岁,由此成为解放军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多次担任重要职务,1976年的时候还代叶帅执掌过三军,当时他61岁。1999年6月,陈锡联病逝,享年85岁。军委对他的评价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他以共产党人特有的大智大勇,敢打善打硬仗、恶仗,常能出奇制胜,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