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思维碰撞的时机,促进学生智慧思考

抓住思维碰撞的时机,促进学生智慧思考
2024年11月13日 16:16 双语速递站

数学思考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核心。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是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措施;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如何能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智慧的思考呢?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

问题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教授24时记时法时,教师可以借助每日作息时间表这种学生每天都能看得见的、真实的情境,帮助他们理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化。例如,学生都知道下午1时15分到1时30分是每天的练字时间,根据作息表显示,对应的24时记时法也就是13:15到13:30。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依据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知识,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学会更加智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笔者曾创设过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西游记中的数学知识”、培养计算准确的“我是计算小能手”、提升解决问题灵活性的“我是聪明的解题小能手”等教学情境。学生通过一个个情境的创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

关注学生差异设计教学活动

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自我满足

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兴趣爱好、认知基础、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为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低年级段侧重于体验,重在积累数学思考经验;高年段重在思考的深度,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读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就要有意识地在教学时努力创造差异性学习资源,而不是机械地执行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前没有预设的生成性资源,这种生成性资源是自然生成的可贵学习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找到合理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知识的建构碰撞出火花

新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旧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间是有联系的,同时有时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学习新知时,复习旧知识必不可少,学生要学会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这样过渡更加自然,更有益于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比如,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学习时,我在课上先让学生计算一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题“10.32÷2”以掌握情况,同时利用口算的形式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唤起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记忆,然后把板演题一变成为例题“10.32÷2.4”,自然地引出新知识。这样,教学完成了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过比较,学生既复习了新知,又一下子就看出新旧知识的不同,除法知识的模型思想就在学生的脑中形成了知识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

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的任务是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问题,这种问题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确保学生在回答之前必须经过一个思考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长度和广度,不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学习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启发式教学的模式。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探索图形中的规律时就彰显出来。

例如,三年级上册总复习中就有这样的一道题:

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发现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采用画图法,照着前面的例子画出图,然后数出火柴棍的根数,就得到了结果;有的学生将图形与数一一对应,发现数列规律,拼1个正方形用4根火柴棍,拼2个正方形用7根火柴棍,拼3个正方形用10根火柴棍,在图形下面写出4、7、10,发现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因此拼4个正方形用火柴棍10+3=13(根),拼5个正方形用的火柴棍13+3=16(根)。其次,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呈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同样一道问题,会有不同的思维路径,在思考其他方案的过程中,也是在开拓不同的思路,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最后,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教师可以继续追问: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就会想到如果拼10个、20个、100个,甚至更多的正方形,也要这样画图或者把每一个数都写出来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样的启发就使得学生提出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更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观察已有的图形和数,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4+3+3….;可以是1+n×3;可以是n×4-(n-1);还可以是n×3+1。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同一个规律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反观这道题的出现,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能够见到图形想到数,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深入思考,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得到普遍性的规律。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问题。这种问题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确保学生在回答之前必须经历思考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也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甚至在课堂的结尾处也可以设计一个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的提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长度和宽度,不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学习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启发式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

[2]《通用技术教学特征浅议》[J].成功:教育,2008(5).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数数学》[S].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_ 王丹(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五侯中心校)

编辑 _ 

制作 _ 岳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