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卢志文邀请我来这里演讲时,我是谢绝了的,因为我不是家庭教育的专家,实在不好意思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发表演讲。后来志文要我来谈谈教育,说“家庭教育也是教育”,我勉强答应了。但今天既然要讲就不能跑题,还得讲家庭教育。
和刚才演讲的几位家庭教育专家不同,我对家庭教育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入的研究,之所以我能够对家庭教育说上几句,是基于两点:第一,我本身是家长,是一个女儿的父亲,有一些体会;第二,我担任了几十年的班主任,和众多的学生家长交往,也有一些体会。我今天就谈谈这些体会。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成为孩子最好的“起跑线”》。题目看上去没有主语,其实主语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教育者,包括教师,也包括家长。
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现在是不是把家庭教育说得越来越复杂了?这个规律,那个原则,还有各种“性”。首先我承认,作为专业的研究人员,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应该尽可能深入,应该提炼出原则、规律、模式之类,但对一般的家长,他们可能听不懂好多专家的理论。比如,“让生命回到教育的主场”“生命的长宽高”等等,估计好多家长听不懂;还有让家长去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研究脑科学等等,恐怕不是每一个家长能够做到的。
我想起有一次在于漪老师家里看望她。聊天时,我说:“于老师,您父母的家庭教育很成功啊,把您培养得好呀!”
于老师说:“嗨,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家庭教育’。我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在我十四岁时就去世了。母亲没文化,是她把我们五个孩子抚养成人的,我是老大。”
我问:“您的弟弟妹妹后来做什么呢?”
于漪老师说:“我大弟是浙大教授,博导;二弟也是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小弟弟在中科院,是两院院士;妹妹也是浙大教授,曾任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
我说:“你母亲太了不起了!”
于老师说:“其实我母亲,没什么文化,并不懂得什么家庭教育的理论,就是做好人,我们跟着学。她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就告诉我们:第一,要善良;第二,要忍让,多想着别人。就这么简单。现在的家庭教育越弄越复杂,这个理论那个原则的。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做好自己,给孩子示范。就这么简单!”
大家听听,“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做好自己,给孩子示范。就这么简单!”如果于漪老师的父母文化水平很高,当年说不定也能写一本《上海女孩于漪》的畅销书,就像《哈佛女孩刘亦婷》。但估计他们也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因为于漪老师说,“就这么简单!”
孩子照着爸爸妈妈学,就成长起来了。父母怎样,孩子就怎样。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认为,孩子的“起跑线”不是他学习的第一个台阶,而是他最初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主体则是其父母。所以我说,父母人格和言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两个字:示范。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当然是家庭教育有人说,还是学校教育更重要。我说,学校教育的确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
但现在家庭教育严重地扭曲了。具体表现在:重智力,轻品格;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习惯;重言传,轻身教。这涉及到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首先,所有的父母必须明确——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
我想到了“家教”一词含义的演变。现在我们说“家教”是什么意思呢?是“家庭教师”的简称,比如常常会有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请数学家教、英语家教等,就是请家庭教师给孩子补数学、补英语。在这里,“家教”是指向知识的。而在我的小时候,“没家教”是一句骂人的话,而且骂得很狠。如果谁骂谁“你少家教!”对方一定会跳起来更加凶狠地回一句:“你才没家教!”因为那时候,“家教”是“家庭教养”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向德行的。说谁“没家教”,意思是“你爹妈没把你教好,没有教会你做人”,这就不只是骂对方了,而且连对方的爹妈都一起骂了。几十年来“家教”一词的含义从人格教育到知识传授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发生了怎样畸形的变化!
要明白“家庭教育”的完整含义,得先知道“教育”是什么。
关于“教育”的内涵,我引用三个人的言论来解说。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是这样阐述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之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雅思贝尔斯在这里明确指出,教育关系着灵魂,而不是“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2007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法国全国85万名教师同时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写信者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他对教育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他称自己满怀信念和激情,要与教师谈谈儿童及其教育。在这封信中,他谈到了教育目的。他提出一个问题: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写信者看来,儿童应当成为“自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
你们看,这么多因素,没有一项是关于知识的,不是说知识不在教育范围之内,而是说从根本上讲,教育是超越知识而指向人格的。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让我感慨:“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将来应该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作为一个西方人,都强调劳动者的光荣,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已经很少给孩子们讲“要热爱劳动人民”了,相反,当年被陶行知批得体无完肤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却成了现在许多家长口中的“励志”名言。
写这封信的法国人是谁?能够给全法教师写信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他是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作为一个西方的政治家,他和我们当然有许多不同,但在对教育的理解上,应该说是有共通之处的。萨科齐这封信的主题是“重建学校”。所谓“重建学校”不是把学校建筑推倒了重修,而是重申教育的使命。他这样写道:“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
我们现在的孩子是不是欣赏“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是不是厌恶“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包括孩子的父母思考。
最后一段话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这段话比较长,我就不读了。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教育是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而不是简单地崇拜别人;要让孩子相信,我有着别人没有的自豪与尊严。这就是教育。教育,不是让孩子看不起自己,而是让孩子为自己骄傲;不是让孩子自卑,而是让孩子自豪。
这话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无论您的工作或生产岗位多么重要、复杂或需要创造性,请您记住,家里还有一项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去做,这就是育人。您的工作可以找人替代,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从畜牧场的看门人到部长。而真正的父亲是无可替代的!”你是部长、厅长都不如父亲重要,因为部长、厅长你不做会有人做,而你放弃了父亲的责任,孩子就失去了父亲。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上面几段话揭示了教育的完整含义,也说清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性”的重要任务,那就是“育人”。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变成了“育分”,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于是,“人”被蜕变成了“物”——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名利的工具……
我想起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现在想问大家,“钱学森之问”有问题吗?
已经有人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质疑,我是同意这个质疑的,即:教育是应该培养“人才”,还是“人”?
人才是工具,教育当然应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教育更应该培养完整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当然离不开社会,有工具的属性,但每一个人更属于自己,有着完整的独立人格、自由灵魂。
所以,这话应该改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
“杰出的人”就是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自然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如果教育者眼中只有“才”而没有“人”,那么一批又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便会源源不断。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杰出的人”并不一定是在学历上出类拔萃的人,或名人、伟人,而是每一个“最好的自己”。
刚才主持人在点评边玉芳教授演讲时说,边教授的家庭教育很好,因为她的女儿考上了北大中文系。我就想,边教授的女儿是非常优秀,但如果以“北大”作为标签,说明我们评价家庭教育的指标还是考名校。其实,边教授都不愿意突出女儿的“北大中文系”。我知道刚才演讲的杨咏梅老师的女儿也很优秀,但她女儿并不是北大学生。
所以,家庭教育的成功不是体现在孩子是否考上清华北大或哈佛耶鲁,而是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允许孩子不出类拔萃,一定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里的,“出类拔萃”和“完美”是世俗意义上的“人上人”;而我认为,不“出类拔萃”不“完美”,并不等于不优秀。因为孩子的个性和天赋,是独一无二的。
大家看这个孩子,当年在许多老师眼中,是典型的“差生”。我教他时,他几乎每天都犯错误,上课违纪,下课大闹,成绩也很差。后来他实在学不动了,被母亲带回家了。那时对辍学也管得不严。孩子不读书干什么呢?母亲把他送到了沈阳高丰文足球学校学足球。后来,张凌从足球学校毕业,因为球踢得好,被日本教练选拔去了日本踢球,在日本他还担任过几所足球俱乐部教练。现在,他是四川省足球教练!再看这个女孩,当年成绩也不好,但现在在美国,是一名摇滚歌星!
后来我写了一本书,叫《教育的100种可能》,写了这两个孩子,还写了我教过的几十个学生几十年的成长历程。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所有的教育者,无论孩子现在表现是好是糟,成绩是优是劣,他的未来都有100种可能!
如何成为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我有四条建议——
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
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想想,我们给孩子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要孩子做的,我们做吗?如果我们给孩子说一些我们都不信的话,怎么指望孩子真诚;如果我们给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却不愿去做,怎么指望孩子也言行一致?网上有一句话很刻薄,说一些家长明明自己一摊污泥,有什么资格“恨铁不成钢”?这话难听,有些刺耳,但不无道理。
我曾给一些老师和家长讲:“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吗?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吗?你要孩子阳光,你阳光吗?你要孩子坚强,你坚强吗?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吗?等等。我们好好想想我们给孩子们提过哪些做人的要求,然后我们认真把这些要求做到,我们简直可以称为‘圣人’!”所以我说,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拥有。
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我主张父母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所谓“一席话”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谓“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谓“一盏灯”就是亲子灯下共读。这些都是和孩子的交往与沟通,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给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孩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大家看这张来自网络的图片,一个小孩子搂着一条大鱼在亲吻。我不知道这是谁拍的,也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大家可能觉得这张图片很有趣,但我却读出了教育。你们看,这孩子多爱这条鱼啊!又是搂抱又是亲吻的,可他了解这条鱼吗?显然不了解,如果他了解这条鱼,就应该知道鱼需要的不是吻,而是水!在不了解鱼的情况这么深情地爱着鱼,鱼会很快死去的,因为没有水呀!这个孩子不正像我们有些家长吗?每一个家长都是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为什么却常常和孩子发生冲突?极端的甚至闹出人命。明明爱着孩子,却适得其反,为什么?因为虽然你爱孩子,却不懂孩子。你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了解孩子的个性,孩子自然也不会接受你的所谓的“爱”。
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
阅读是最好的示范。你读书的姿态,是对孩子最大的励志。你是会计,你经常拿着财会方面的书读;你是医生,你经常拿着医学方面的书读;你是律师,你经常拿着法律方面的书读……想想,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都四十多岁了,还捧着自己专业的书在学习,那是怎样一种影响?这对孩子是多大的激励啊!
当然,对父母来说,我所提倡的阅读还不只是与你职业相关的书,还包括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读文史方面的书,读孩子喜欢读的书。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展开阐述了。
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毫无疑问,父母的习惯决定了孩子的习惯。这些习惯有许多,我这里只强调三点,这三点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题目是《三个好习惯,幸福一辈子》。这三个好习惯就是健身、礼貌、阅读。
健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们要让孩子掌握并爱上一门体育活动,并坚持不懈,形成习惯。这样,孩子就不但会具有健壮的体魄,还会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礼貌在这里是一种借代,借代一个人的文明修养,指与他人的交往,这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表达出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说话文明,举止优雅,穿着整洁,遵守规则,讲究礼仪,随时为别人着想,不麻烦别人,懂得感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必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阅读我刚才已经说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但我还想强调的是,阅读的实质是学习,因此终生阅读就是终生学习,就是终生都不断吸取新知,永远对周围的一切保持好奇与探求的兴趣。如果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依然保持着阅读纸质书的习惯,而且不少阅读都是超越其职业需要的,那他内在的精神世界肯定更加丰富多彩,他外在的言谈举止也更加儒雅得体,他的幸福指数比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肯定要高得多。
所谓“成为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就是四个关键词:榜样,朋友,阅读,习惯。
好的家庭教育所有的“秘诀”,就两个字:示范。
谢谢大家!
2024年12月26日于成都至北京的航班上,根据演讲PPT追记
(校对:李爱华、朱伶俐、陈梅、卢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