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能试试吗?”“我们以后会来这里上课吗?”在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人工智能学习空间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8月底,学校六年级新生走进江湾校区,在为期5天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安排的“走进AI”普及体验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复旦二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校园,通过建设泛在学习空间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教育覆盖至每一位学生,逐渐摸索出一套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途径,并于2024年2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发布五年建设行动计划
复旦二附校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在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已有扎实基础。学校系统性地构建信息化建设框架,积极探索数字化教育转型。2021年,学校成为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
复旦二附校信息中心主任谢燕慧告诉第一教育,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人本、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学习新空间,“我们构建了三层金字塔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常态化开展面向人人的AI校本课程,师生的数字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学校也逐步成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探索者。”
在成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后,学校在今年4月发布“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五年建设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三个子项目,一是以信息科技课程为基础的校本化实施及配套资源建设,二是基于复旦二附校特色拓展课程为载体的金字塔形九年一贯制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及配套资源研发,三是建设基于智能技术的新型学习空间。
谢燕慧表示,学校此前5年在信息技术上的探索以及总结出的经验,让学校在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更具有前瞻性,学校也期待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有序推进基地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基地也着重培养教师队伍,建立区域化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更多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共研共进。
两个年级开设常态化AI课程
秋季学期一开学,复旦二附校四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就发现,自己的课程表上,每周新增了一节人工智能基础课程。
接到任务后,学校3位专职任课老师就开始了讨论,到底要教给孩子们哪些内容,并在暑期就进行了备课。在新学期的课程中,四年级以兴趣、体验为主,让孩子们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到底能干什么、如何与人工智能进行互动;七年级的学习内容则从专业知识角度出发,教授人工智能原理、如何训练人工智能等。
学校已经为两个年级配备了专用创新实验室和设备,教师将通过课堂实践,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案例集,并编制校本AI学习手册和配套资源包。
目前,复旦二附中已经构建了从小学到初中层次分明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包括普及类、兴趣类和志趣类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兴趣层次学生的需求。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专长的学生,都能在这些课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AI素养。
开放的AI学习空间,随时来“玩”
一到下课,复旦二附校江湾校区的开放式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就热闹起来。在“知识闯关墙”区域,学生可以选择个人答题,也可以与同学对战,学生拍击投影在墙壁上的提示,就可以选择难度进行答题。题目包括历史、人文、音乐、科普等多个类别,错题还能生成数据库提供给老师进行分析,对教学进行优化。
在“AI算法探索”区,学生可以跟着屏幕上的虚拟形象学习体操、武术、舞蹈动作,利用人工智能强身健体;也可以通过人脸融合系统采集自己的面部信息,将自己化作电影中的角色。
在复旦二附中,这样的AI学习空间还有很多,“未来城市沙盘”“地理对战平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发展史走廊”……据了解,这些学习空间都是开放式的,学生下课就可以来体验,老师也会利用这些空间上课,“比如博学厅一楼的‘笑脸墙’能记录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心理老师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找到需要帮助的学生;‘人工智能发展史走廊’的数据是可调整的,可以随时更新;每个区域都设有开放式接口,学生在上课时编辑的程序也能连线进入系统,直接看到自己的程序运行的‘成果’。”
这些空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体现了学校“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把AI用起来
除了课程设置和学习空间搭建,学校也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人工智能用起来。今年暑假,学校“融·创”艺术和“隽语”语文正高工作室联合举办了首届复旦与云南永平学生的AI夏令营,为乡村学生带来全新AI课程学习体验。
今年4月,“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揭牌。学校也将深化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信息科技与工程学院等机构的合作,依托“复旦大学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共育基地”,挖掘更多资源。新学期,学校将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复旦大学等地的AI实验室,丰富实践体验。同时,继续举办名师讲坛和家长大讲堂,邀请专家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AI的兴趣。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基地联动,三方将共同推进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结合中小学生特点,学校将在新学期推出多类AI主题体验活动,“大手牵小手·AI+医疗”科普日、新年AI游园会等,为师生提供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平台。
校长李鸿娟表示,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先行者,学校将持续引领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带动更多学校参与,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变革,书写未来教育新篇章。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谢然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