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蜀汉政权,到底有多少军队?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蜀汉政权,到底有多少军队?
2024年06月15日 15:18 繁华万里775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三国时期的一系列故事,例如三国时期的地缘格局、三国时期的人口等等。今天,我们聊聊三国时期的兵力问题。尤其是,蜀汉政权作为三国时期国力最弱的政权,蜀汉政权反而能够屡屡大规模北伐。那么,蜀汉政权到底拥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蜀汉政权的兵力变化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三国时期各个政权的兵力变化。在三国时期,北方的曹魏政权,在疆域、人口等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曹魏政权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在两汉时期,北方属于我国的人口、经济重心,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属于绝对的人口稠密区。拥有人力和耕地,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兵员、后勤物资。按照统计,曹魏政权的总兵力,长期维持在40余万人。

当然,曹魏政权面积辽阔,也需要同时面对各个方向的挑战。第一,南方的蜀汉、东吴政权与曹魏之间,属于长期对抗关系。由于蜀汉、东吴的国力有限,两国经常联合对抗曹魏。同时,曹魏控制了北方地区,需要同时面对西北、东北、蒙古草原等各个方面的游牧部落威胁。尤其是东北、西北两个方向,曹魏需要驻扎相当数量的兵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曹魏虽然拥有40万以上的军队,但是,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有限。在局部战场上,曹魏政权甚至没有兵力优势。例如在两淮一线,反而是东吴政权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屡屡主动进攻。蜀汉政权的兵力变化非常大,219年,在汉中之战中,刘备集团正面击败了曹操集团,夺取了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汉中地区。

这一时期,刘备集团进入了鼎盛阶段,控制了整个益州、半个荆州,再加上刚刚攻取了汉中。按照后世学者的推算,这一时期,刘备集团的总兵力最少在15万以上。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219年,刘备集团的总兵力可能达到了17/18万左右。但是,在汉中之战以后,刘备集团开始迅速进入下滑阶段,而且是连续性下滑。

三国的人口分布,曹魏的优势巨大

第一,关羽镇守的半个荆州,被东吴政权陆续攻占,刘备集团的整个荆襄集群,损失殆尽,部队要么被收编,要么阵亡。请注意,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一直是控制荆州、益州,从两个方向夹击曹操集团。随着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刘备集团的战略布局,已经崩盘,丧失了两个方向北伐的可能性。

其次,为了重新夺回荆州,刘备称帝以后,蜀汉政权集结国内大部分精锐力量,开始了东征。结果,一场夷陵大战,刘备惨败。关于夷陵之战的惨败,晋代学者傅玄在《傅子》记载“东吴杀其(指蜀汉)兵八万,(刘)备仅以身免。”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国之精锐,尽于夷陵。”由此可见,夷陵之战葬送了蜀汉政权大部分家底。

等刘备驾崩、诸葛亮实际掌握朝局的时候,其实,诸葛亮面对一个几乎无法收拾的烂摊子。荆州丢失、夷陵大败,先后两次战略级的巨大损失,对于蜀汉政权,堪称是灭顶之灾。因此,诸葛亮主政蜀汉政权的前期,一直是以休养生息为主,因为国家实在经不起折腾。直到227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上奏: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说明历经几年时间的休养生息以后,蜀汉政权的国力,已经明显恢复。在此之后,诸葛亮开始了北伐中原的奋斗历程。不得不说,蜀汉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在与曹魏军队的作战中,经常能够正面击败曹魏军队。例如在诸葛亮第4次北伐的卤城之战中,取得了“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的巨大胜利。由此可见,蜀汉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强悍。

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蜀汉,那就是后勤保障。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都需要面对后勤物资保障困难的问题。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上,各种后勤物资翻越秦岭,进行后勤转运,非常困难。因此,从诸葛亮北伐到后期的姜维北伐,一直面临后勤物资保障困难的问题。一旦后勤保障不及时,或者被曹魏军队切断,那么,即便是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也必须撤军。

那么,在蜀汉政权的中后期,到底拥有多少军队呢?《蜀记》中记载: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这个数字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

作者认为,蜀汉军队的总兵力,大体上确实10万人左右。需要一部分在东线防御东吴军队,还需要一部分驻扎在南中各地。此外,还需要另一部分镇守成都,以及其他几个主要城市或者要塞。姜维能够调动的机动兵力,最多4、5万人,这已经是蜀汉政权的极限。在蜀汉后期,历经蒋琬、费祎的休养生息之后,才拥有10万左右的军队。

在诸葛亮主政时期,作者认为,蜀汉政权的总兵力,应该在10万以下,具体来说,应该9万左右。因此,诸葛亮每次北伐的兵力,5万属于上限。其实,不仅仅是当代人,早在唐宋时期,当时的文人们,已经开始讨论诸葛亮北伐的兵力问题。大体上也认为,蜀汉政权的总兵力在九万、十万左右。“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最后,我们聊聊历代古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得不说,唐太宗李世民堪称“牛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比比皆是“又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 ‘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

关于三国时期博弈和百姓生活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