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开馆,着力打造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交流平台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开馆,着力打造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交流平台
2024年05月23日 14:45 高科技网官方

2024年5月22日,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盛大开馆,陈列馆首个主题展览“上座”留余斋藏中国古代坐具展也拉开序幕,《区氏家具》新书首发。当天,文博与艺术界专家学者、传统家具文化爱好者及全国媒体朋友共同参与了庆典仪式。

庆典活动由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指导,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主办,区氏家具承办,中山假日广场、北京山外文化协办。同时,得到了澄观佛教艺术博物馆、山右吉金艺术馆、中贸圣佳国际拍卖、上海明轩国际拍卖、北京中立策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法国罗汉堂、香港恒艺馆、广东烨耀钢铁的友情支持。

区氏家具

开馆揭幕仪式由开创明式家具学的王世襄先生的著作《明式家具珍赏》的展示拉开,正是这本书,开启了这座陈列馆建设的序章。作为民营公益性陈列馆,该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传统木作及家具工艺、艺术、文化和发展历史为主旨,致力打造一个让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木作的文化平台。

众嘉宾一起为陈列馆揭幕

“镇馆之宝”,王世襄先生著作《明式家具珍赏》

陈列馆总策划人,区胜春董事长在开馆仪式上向与他一起缔造了这场盛宴的朋友们表达了最深挚的感谢。与此同时,他也将潜心于木作文化的最新成果《区氏家具》一书,赠送给本地文化和教育单位代表。

区氏家具董事长区胜春在开幕式上致辞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向文化和教育单位赠书

陈列馆馆长区锦泽也在会上发言,希望陈列馆的开幕可以让大众有更多更透明的平台,近距离接触了解传统木作和千年传承的木作文化。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馆长区锦泽在开幕式上致辞

香港敏求精舍前会长、台湾清翫雅集资深会员陈永杰先生向陈列馆捐赠了墨宝。北京山外文化创作总监李捷先生作为代表,和在场嘉宾分享了这幅墨宝的寄语。

香港敏求精舍前会长、台湾清翫雅集资深会员陈永杰先生(左2)、陈列馆总策划区胜春先生(右1)、陈列馆馆长区锦泽先生(左1)在赠墨宝仪式上。

开馆仪式后,部分嘉宾参与了《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的建设与文化传播》主题论坛,论坛发言嘉宾包括南京博物院家具研究学者张丹博士,中央美院工艺系教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学院特聘教授李文峰先生,十二造物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谢京,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研究学者邓彬,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馆长、区氏家具总经理区锦泽。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的建设与文化传播》主题论坛现场

开馆当天,作为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的首个主题展,“上座——留余斋藏中国古代坐具展”亦拉开帷幕。展览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研究学者邓彬担当策展人,展品来源于中国古代家具收藏家黄定中的私人收藏,以“桃花源”为设计理念,将50件珍贵独特的古代坐具呈现给大众。

上座展览现场1、2

展览从黄定中先生的留余斋珍藏中,挑选了各种风格、各种材质的到代成熟椅具,以及奇趣别款的民间椅具。邓彬认为,椅子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生活,藉由展览,希望观众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丰富多元,了解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非凡技艺。

黄定中先生(右1)和嘉宾在展览现场

以特展为切入点,5月22日开馆下午,还举行了《上座——古代中国坐具之美》主题论坛以飨众友,让来宾学会从椅子的地域特性、立体维度、原始状态、手工价值等方面鉴赏中国古代坐具。论坛发言嘉宾包括中国建筑师、企业家、收藏家黄定中,《维扬明式家具》作者张金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杭春晓,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闵俊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研究学者邓彬。

《上座——古代中国坐具之美》主题论坛现场-1

《上座——古代中国坐具之美》主题论坛现场-2

借开馆契机,还特别举行了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主题活动。从一本《明式家具珍赏》、到一个书房、再到一座陈列馆,区氏家具三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锚点,都与王世襄先生密不可分。一场主题为《一本书、一个书房、一座陈列馆》的论坛将关于传统木作的故事分享出来。论坛发言嘉宾包括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总策划人、区氏家具董事长区胜春,中日关系研究专家、书法家、文史家,⾹港三联书店高级编辑黄天,中国建筑师、企业家、收藏家黄定中,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研究学者邓彬,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维扬明式家具》作者张金华。

《一本书、一个书房、一座陈列馆》主题论坛现场

主编了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两本经典著作的黄天先生,还特别带来了一场主题讲座,《畅安先生书房和明代家具学》。在走近王世襄和他的家具研究过程中,嘉宾们深刻体会到一代大家做学问的专注与执著。

黄天先生在《畅安先生书房和明代家具学》讲座上

下午论坛结束后,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闵俊嵘,南京博物院家具研究学者张丹博士,分别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质生产力转化”、“故宫博物院漆器家具的保护修复”、“南京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和对苏作家具文化传播的一些新认识”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

当天,众多嘉宾还一起参观了陈列馆及“上座”主题展。木作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22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370多件(套)文物以专题形式讲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面貌。

“木头的故事”讲述中国人与木头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简史”铺陈中国古代先秦至元时期家具的悠久历史;“明式家具二百年和清代家具”呈现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高峰时刻;“工具和材料”重点提取并呈现传统木作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一把椅子的诞生”让人直观了解一把四出头椅子从原木到椅子的繁复过程;“经典与演绎”上演明式家具精彩纷呈的变化;在“永恒的设计”中,观众则会被中国古典家具中蕴藏的珍贵智慧深深打动。

“一把椅子的诞生”

中国古代家具文献与研究陈列于木作馆二楼,二楼的展厅面积为700平方米,展出文物达5000余件(套),其中着力呈现了王世襄书房藏书,以及梁思成和林徽因等研究学者的书稿和绘稿等内容。

精心复原的“王世襄书房”堪称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的镇馆之宝。2019年,区氏从嘉德拍得王世襄十柜藏书,并按其生前书房样式还原于此。2024年恰逢王世襄诞辰110周年,此举对其研学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更显意义非凡。

王世襄书房

此外,国内高校和学者的家具、建筑手绘稿与黄定中旧藏古代家具构件系列等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展品。前者源于学者的研究与梳理,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木作工艺和文化至关重要;后者展出的是中国古代家具收藏家黄定中收藏的家具构件——古代木匠虽然几乎没有留下文字著述,他们的智慧和技艺却印刻在作品之上,成为当代人了解历史的无字文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