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成都这一高校“杀疯了”!

上天入地!成都这一高校“杀疯了”!
2024年05月16日 10:03 爱看新闻News

在成都也许大家都知道川大

(全名四川大学,成都人习惯口头亲切地称它为川大)

这所高校厉害

常年位居川内高校排名第一

优秀人才辈出

是成都高校中的“老大哥”

到底咋个厉害的

这回咱就来看看

川大近年来的“上天入地”之姿

直面感受一波

“上天”,他们逐梦星空

去年四川大学学生研制的卫星顺利上天

该卫星于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成功发射

四川大学天格计划团队研发的“天宁星”(GRID-06B、GRID-08B)

两颗伽马暴探测卫星载荷同时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中国太原发射中心发射双星成功进入各自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GRID-06B所载长光MF02A04卫星总装实物图(上),GRID-08B所载天仪研究院TY-25卫星总装实物图(下)

这是四川大学首颗学生自研卫星载荷“天”寓意“天府”,“宁”寓意“江宁”项目由四川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天格计划团队合作完成

“天宁星”伽马暴探测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四川大学天格计划团队是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川大学天格计划团队(SCUGRID)是天格联盟的成员之一,继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提出并实施立方星探测伽马射线暴方案后,四川大学与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一起建立天格联盟,发起四川大学天格计划

据了解团队还将继续开展卫星载荷一系列在轨测试工作逐步开启一系列前沿空间物理科学的在轨科学观测为天体物理学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工作

“天宁星”卫星载荷的成功离不开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他们自豪说道:“追寻那束光的不是卫星而是我们”

“入地”,他们积淀成金

不仅能“上天”川大人还特别能“入地”

前段时间话题#00后已经开始研究三星堆了#冲上热搜

当仁不让这批00后正是咱们成都四川大学的三星堆遗址考古队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部分队员合影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是一群大部分由“90后”“00后”组成的团队

这群考古青年们扎根三星堆用青春和热血探寻着古蜀文明的秘密

考古队部分成员
考古队所记录的发掘细节

他们在祭祀区的5、6、7号坑已经埋头苦干了近30个月、7000多小时

团队进行文物清理工作

出土了数千件珍贵文物其中不乏有金面具、龟背形网格状器等重大发现

5号坑出土的半副黄金面具
团队成员清理龟背形网格状器

四川大学博物馆

就馆藏着团队在三星堆

许多珍贵的考古成果

这一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

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

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馆内

化石、标本、古董、大师真迹......

均有陈列

自然历史人文生物动物

都能在里头找到

能看的东西太多太多

要想了解三星堆的考古渊源

更是不能错过

三星堆考古90余年的发掘史与四川大学渊源颇深,在它每一个阶段的发掘过程都少不了川大师生的关注和参与

自1960年川大考古教研室成立开始

川大考古人坚持

实践出真知的理念

参与了三星堆、金沙、李家坝

一批巴蜀文化的重要发现

以及“考古中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等重大课题

金沙遗址祭祀区

在国外川大考古队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还踏上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他们在斯里兰卡西北省的帕巴鲁伽拉(Pabalugala)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遗址出土玻璃珠

而今

年轻的“三星堆挖土人”

还从田野、土坑和实验室

走向镜头和网络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考古知识

传递青年力量

让更多人听见文物的声音

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以四川三星堆为原点,全面呈现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

从校内到研究所,再到公众讲坛;从CCTV的新闻到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从微博热搜到B站纪录片,团队关于三星堆的科普讲座已经在线上线下开设了数十场,类似的报道、节目、短片更是不胜枚举。

川大考古队的年轻队员们

不断接过接力棒

他们的传承

不仅是技艺,更是精神

正如他们所说:

“考古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最初的好奇心更是一种需要承担的家国民族责任”

期待他们带着熠熠生辉的三星堆文化

走向更远的未来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海纳百川,青春起航

无论高低,他们不畏遥远眺望星空,冲出大地表面无论寒暑,他们不惧风雨扎根土地,揭开历史面纱

一批又一批川大人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学子不断进步

散发着独特的青春光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