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多一个港!

成都!又多一个港!
2024年06月26日 09:47 爱看新闻News

前段时间

位于彭州的天府中医药创新港

占地98亩的一期项目

已完成全面封顶

进入了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项目位于天府中药城核心区

随着天府中医药创新港的逐步建成

天府中药城这一

全省最大的中医药产业集聚区

正加速完善中

天府中药城将形成创新平台、展示中心、中医药体验、多功能厅、企业办公等多种应用场景,集展览展示、科创空间、企业办公、生态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综合中心

据了解

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是

彭州市人民政府与

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

校地深入推进产学研有机融合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及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项目效果图

正按照“高校+科创+配套”的功能布局

建设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

师生餐厅、师生公寓等

力争将其打造为

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

中医药科教和科技创新高地

成为“校区+功能区”

融合发展的创新样板

项目效果图

天府中医药创新港

也是金牛彭州区域联动后

的第一个项目

推进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发展,是成都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创新实践,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务实之举。

为进一步擦亮中医药这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

彭州市结对联动金牛区

聚焦中医药健康产业

坚定推动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

01

/金牛彭州

推动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 /

彭州市和金牛区位于成都西北部

直线距离只有19公里

通过成彭高速

可以轻松实现15分钟直达成都

不仅有地理空间的加持

金彭两地更有共同的战略布局目标

金牛区集生物制药、医疗服务

中医中药、健康养生、医贸流通于一体

拥有金牛区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以及实力强劲的康宏制药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内的各类中药材

彭州

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有1120亩的天府中药城综合体

聚集医药健康企业300余家

彭州市天府中药城

金彭结对

金牛区可以将生产制造延伸到彭州市

彭州市可以把总部研发放到金牛区

双方携手打通

中药种植、生产、加工

贸易、研发的全链条

带动成都中医药产业提档升级

高位启动结对联动合作

明确工作机制和利益耦合机制

加快效率

细化硬化工作体系

金彭两地相继签订

《金彭结对联动合作协议》

印发实施

《金彭结对联动工作方案》

形成了

结对联动可持续发展共同体

并成立了

“领导组织机构+工作专班+专项小组”

为基本架构的

“1+1+13”的组织体系

共同梳理形成了

工作清单、项目清单、改革清单

“三张清单”

明确了结对联动66项重点任务的

“路线图”与“时间轴”

聚焦两地优势产业

推进延伸互补建圈强链

02

/多产业联动

积极探索“人城产”模式 /

除了强强联合的

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链

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中

金彭双方着眼区域整体性的发展

也将无人机、服饰创意、“农业+”

各类可联动的产业联动起来

以形成良性发展的经济循环

金牛区是成都无人机产业主要承载地

拥有工业无人机腾盾科技等

实力强劲的链主企业

腾盾科创无人机 高效作业

彭州则拥有西南地区

首个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

——成都彭州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

两地合作延展无人机产业

形成

“研发设计在金牛+测试制造在彭州”

全链融合发展模式

打造中国西部无人机智慧区

和国家战略大后方产业备份基地

在服装产业上

金牛为设计源头

彭州为生产基地

两地协同搭建两地服饰

“原料研发+设计生产+内外贸易+展示展销”

专业平台

构建独具特色的潮流时尚区

金牛-彭州产业联动《著衣载道秀今时风尚》

在食品产业上

两地携手打造

蓉北绿色食品加工贸易中心

做优做强西部“菜篮子”保供基地

对于未来长久发展

两地更紧扣“人城产”逻辑

围绕双湖合作片区

开展多维度、多领域合作

实现

以产聚人、以人定城、产城融合

发展格局

金彭湖-汇通湖双湖片区规划的“一核两园一区”示意图

不断提高交通医疗教育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提级城市品质

推动城市生活基本功能扩容提质

推进金牛区金琴路小学与彭州市北城小学结成联盟;金牛区沙河源小学对彭州市葛仙山小学实施委托管理;成都八中对彭州市敖平中学进行托管帮扶

就在金牛区、彭州市

加紧合作的同时

成都更多的区(市)县

间的对接也正在展开

03

/双向“造血”

成都创新式结对联动 /

放眼全国

不少区域开展的结对发展探索

已形成了诸多有益经验

而成都

“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发展”部署

不仅推动力度大

具体模式创新上

也与国内其他区域存在不同

成都扭转了帮扶性思维

将单向“输血”

变为双向“造血”

以有效利益耦合机制为核心

突出优势互补与双向赋能

共谋区域发展

探索出一条

中心带郊区、先发联后发、圈层变一体

的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当前,成都市正以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成都的8个三圈层县(市)与对应的一圈层城区已构建了结对联动关系。

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

融合力促城乡消费新场景渐现

通过双向赋能,以产业合作、协同开发运营为抓手,以“龙头+配套”“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的形式共同谋划智能科技制造、高科技精细化农业、农旅文旅等产业,充分发挥联动合作区的生态资源、要素成本等优势,形成“产业共兴、品牌共塑”联动格局。图为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鸟瞰效果图

成华区与蒲江县

瞄准“全市智能制造的新高地”新目标

成华区在招引人才、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为蒲江企业提供人才、技术、研发等优势服务,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发挥蒲江绿色生态本底优势,壮大成华都市工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合作互利共赢。图为成都(蒲江)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内的碳交易服务中心效果图

锦江区与都江堰市

携手打造国际级文旅品牌

双方明确以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片区青城山子片区作为结对联动主承载区,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南区、灌县古城作为结对联动协同承载区,坚持产业共建、利益共享、招商共联、要素共保、考核共担原则,协同推动文化旅游、时尚消费、数字经济、医美康养、先进制造业5大核心产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品质提能升级

......

聚焦“融合”

突出“联动”

实现“赋能”

“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发展”

一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

和融合新发展格局的创新实践

正在成都大地铺展

(青聚锦官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