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98,中国资管简史

始于1998,中国资管简史
2023年06月01日 16:11 金融人事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一)1998年,公募基金始成立,资产管理开纪元

经过严格地考证,我们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元年定在1998年。

有人可能会讲,1979年信托行业就有了。确实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就成立了,但是1979年的信托,跟今天的信托其实是两回事。那时的信托更多是一个投融资平台,是一个高度混业的经营平台,跟今天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是有区别的。

此外,就在我准备这个演讲的过程中,基金行业的元老肖锋先生,他当时(1998年)是博时基金的创建者。肖老先生特意给我发了一张PPT,说一定要讲清楚——在1998年之前是有(老)基金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把1998年定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元年,因为基金是中国最标准的资产管理业务。今天的大资管新规不断吸收基金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独立托管、组合投资、信息披露等各种原则,所以我们认为1998年应该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真正的元年。

1998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第一件事情是抗洪救灾。当时的长江、松花江,几乎整个中国都在闹洪灾。也是中国第一次出动军队来参与救灾。当人民子弟兵把老百姓从家里接出来、救出来的时候,这些画面通过电视直播,电视新闻报道展现在国人面前的时候,大家心里都非常的感动。

同时在这一年的3月,朱镕基正式出任国务院总理,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大国的总理,以这样决绝的态度来昭示自己改革的决心,可见改革有多艰难。而在那一年,确实我们的金融行业,经济领域发生了一些非常大的事件,这些事件一直影响到今天。

比如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政策组合,叫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从1998年开始启动的,即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超前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在这一年金融监管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设立了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这个中央金委管什么呢?管党组织关系,党组织关系在我们国家就意味人事关系——实际上加强了金融系统垂直的人事管理和机构管理。

这一年央行也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开始设立九大跨区行,跨省市自治区为一个大区,这个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证券监管体制集中统一,原来证券交易所是地方政府,即上交所跟深交所地方政府创建的。在1998年(地方)证券交易所,以及各地政府的证券监管办公室全部划归中国证监会统一管理。同时期货业也划归证监会管理,最开始期货业并不归证监会管辖。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立法通过,用法治护航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

保险行业迎来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就是人保一分为三。原本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后来分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继承了原来的财产险业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继承其寿险业务;中国再保险公司,继承了原来的再保险业务;而海外的业务则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所继承。此后中国的保险行业就这样一分为三,这三家又拆分为多个牌照,一步步发展起来。同年保监会成立,不过那时的保监会只是一个副部级单位。

1998年可称为不破不立的一年,先后关闭了一批金融机构。首先关闭了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第一起银行破产的案例。同时又关闭了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对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县支行的网点进行大量的拆并。并且开始对信托业进行过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正式是从1999年),大量信托投资公司关闭。

1998年还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对房地产、对教育、对医疗,对国企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那一年有很多国企的工人打破了铁饭碗,下岗再就业成为社会的流行热词。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1998年公募基金成立,首批成立两家,后续其他家逐步得以成立,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

这一年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房地产的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房地产正式成为一个市场化的产业。因为有房地产的市场化,才会有后面几十年地产行业的繁荣,才会有资管行业的地产金融业务。同年陈思威老先生提出了一号提案,即民建中央的一号提案——提出要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创业板的设想。但是此后经过10年磨一剑,创业板才得以推出。这就是1998年,那时诸多的改革一直影响到今天,让人感慨!

(二)1999年:四大资管收不良,助力大行来改制

进入1999年,迎来50周年的国庆和澳门的回归。我们收回香港之后再次收回了澳门,民族自信心和社会凝聚力大大增强。这一年金融行业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成立四大AMC,也就是今天的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做什么的?当时它们主要的职能是收购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助力国有银行的改革。后来四大AMC不断发展扩张,到今天已然成为4个金控集团。同年,一类新的银行开始批量地登上历史舞台,这类银行叫做城市商业银行。在这之前我们的金融体系农村有农村信用社,城市有城市信用社,进入1999年大量的城市信用社开始合并,组建为城市商业银行,此后他们将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一批中小银行。

这一年的资管行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519”,即中国股票市场的519行情。当时在网络概念股的驱动下,A股迎来一波大涨的牛市,经历过的老人们念念不忘地将其称作“519行情”。

此外,先前混乱的期货市场,由于中国证监会收编监管而得到一次彻底的制度重建,开始中国期货市场主要的交易规则,叫期货交易量力规矩。期货交易所也在这一年得到建立。

(三)2000年:基金公司暴黑幕,庄家操盘吃散户

2000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曾经最热的互联网企业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纷纷崭露头角。特别是2000年新浪网在美国上市对后续资本运作的影响很大,开启了名为VIE的架构模式,该模式在此后被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广泛运用,作为一个控制架构在海外资本市场登陆(上市)。

这一年中国移动成立,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用的是大哥大和棒棒机(BP机),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此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会经历这么高速的发展

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我国广袤的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金融行业在干嘛?那一年都在“忙上网”——积极推出网上银行和网上证券。其实中国的金融机构是最早上网的一批企业和产业,可以说金融行业是天然的互联网企业。

这一年资管行业最大事情就是基金黑幕。新生的中国基金行业本来被寄予厚望,但是随着财经杂志刊发一篇叫做基金黑幕的报道,把整个基金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基金行业被发现在大量倒仓。当时的主角中有一个人叫洪磊(其对基金业的影响很深)。后来洪磊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为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和制度建设做出极大的贡献。此后洪磊又出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为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除此之外,1999也是那些臭名昭著的庄家横行的一年,当时最大的庄家叫吕梁,这位黑先生暴露了中国股票市场混乱无序的一面。同年,另一个对国人影响较大的事情是社保基金的建立,这是前瞻人口老龄化的一个进程,设置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了社保基金。社保基金跟整个资管行业会密切相关,大家都希望管理社保的钱。2000年结束之后,我们就要进入崭新的21世纪了。

(四)2001年:信托立法新启航,推倒重来第二春

2001的热词是三个代表。这一年互联网企业迎来了寒冬,随着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集体陷入困境。其中,有一个人叫马化腾,差点就把一款名叫QQ的产品卖掉了。但后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又活过来了。怎么活过来的呢?靠彩信业务活下来了,靠跟运营商的分成活下来了。所以多么感慨啊!当年这些互联网企业差点都要没了,到了今天却发展成这么大的一个产业,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深刻。

2001年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热词是什么?是不是赌场呢?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了一段话:中国的股市连赌场都不如。赌场起码还有规矩,中国的股市连规矩都没有。此言一出引发轩然大波,有7位经济学家跟吴敬琏论战,说不能否认否定中国的股票市场。其实我觉得吴敬琏老先生并不是在否定中国的股票市场,而是为当时的股票市场的混乱焦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镕基总理专门从香港请过来一位名叫石美仁的女将。她在任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包括推动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这一年让所有的股民揪心的一件事情是国有股的减持,当时规定所有的国有股上市时要减持10%,卖了之后把钱缴给社保基金。由于这个操作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大跌,此后被迫叫停。由此想到今天(2021)证监会易会满主席反复讲要敬畏市场,任何一个对股票市场的政策必须深思熟虑。

到了2001的年底群情激奋,经过持久的、艰难的谈判,中国终于加入了WTO。所有人都很高兴,但有一个行业高兴不起来,那这就是中国的银行业。当时的银行业认为外资银行很先进,非常惧怕外资的竞争。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南京有家叫爱特信的公司,把国有银行的钱还了,转而向花旗银行去申请贷款,原因是花旗银行有保理业务。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所有人都在担心中国的银行业能否经得起入世的冲击?但谁也没有想到,后来我们的银行发展得可好呢,今天中农工建交是全世界最大的几家银行之一,并没有被外资冲垮。

资管行业最大的事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颁布。信托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信托不仅仅与信托公司有关,而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信托法在颁布时原本既要规定信托的行为,又要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但鉴于大量信托投资公司当时还在清理整顿当中,所以就把信托投资公司的章节全部删掉了。相对公司主体的规定,当时的核心是要从法律层面确认信托法律关系。

信托法颁布让信托行业迎来新的起点,叫做推倒重来的第二春。中国的信托行业是一个传奇,这个行业广泛遭遇社会的误解,因为这是一个几乎被完全推倒的历史,重新被加以制度设计的行业。今天(2021)的信托跟历史上的信托存在本质差别。信托法颁布之前的几十年,信托行业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除了信托没干,其他的都干了。比方说当时的股票承销、信托存款、信托贷款等等,这些都是类银行的业务。

其实中国的信托业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发展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乱象。每次都要大动干戈地清整,而且是来来回回地清理整顿。1999年开启的这一轮清整是最彻底的一次,今天信托行业68家信托公司的格局,就在那个时候奠定的。

除了信托,2001年券商的委托理财,即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也迎来了一次严格的整改。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其实很早,或者说一直都有,比如代客户操作他的股票账户,股票账户给你(证券公司的员工),你替我来操作(炒股),这可算是最早的全权委托。显然这不是监管所希望发展的资产管理业务。所以在2001年的时候,证监会开始对委托理财进行了严格地整顿,并且同年正式给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发牌照。相当于在监管层面明确可以干这类(资产管理)业务,但必须要经过审批审核。2001年可以说是中国的证券资管行业的起点。

(五)2002年:社保基金摆擂台,基金公司拿资格

2002年最大的事情是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中共领导人当选之后到西北坡考察,提出了两个务必:同志们务必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这一年召开了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每5年固定召开一次,决定此后5年监管的大致走向。1997年召开了一次金融工作会议,所以在1998年伴随大量的金融改革。2002年又再次召开,之后在2003年包括后面就迎来了股权分置改革,国有银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2002年金融工作会议上定调要加强金融监管并深化金融改革。同时在这一年中国银联成立,银行卡被换成银联的卡,银行之间的转账更加方便,个人汇兑结算业务的体验和速度大大提升。

2002年社保基金开始摆起了擂台,有6家基金公司获得了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资格。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是所有的资管机构都非常在意,非常重视的牌照,能拿到社保的钱是对其管理能力的高度肯定。

(六)2003年:一行三会格局定,保险资管始诞生

2003年是一个伤感的年份,年初就爆发了非典。两会之后进行了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比如国家经贸委被撤销,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

对金融行业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银监会的设立,将从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拿出来,和中央金融工委的一部分职能相整合,成立了中国银监会。至此,一行三会的格局正式奠定。一行三会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中国保监会也在这一年从副部级单位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这一年金融的人事完成一轮大换班:周小川接替戴相龙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刘明康出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吴定富出任中国保监会主席,这班人马此后推动了中国的金融一系列的重大改革。

首先是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任上推动了国有银行的改革上市。刘明康在银监会主席任上推动了整个中国银行业监管机制的建立,成功实施诸如贷款5级分类,巴塞尔协议等重要基本的规则。中国保监会推动了保险行业的监管。中国证监会的尚福林主席干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完成,另一件是券商的综合治理完成,为中国的证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先是在江苏试点,使得江苏的农商行在后续发展得都比较好,出现很多上市农商行,因为改革得最早。这一轮金融改革的主要思想是把管理权限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成立一个正厅级的单位,叫做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来管农信社。管理农信社最重要的是党组织人事关系,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比如农信社原来是乡镇的法人,现在以每个县为单位去统一法人。2003年省联社逐步的建立,并且中国人民银行也为农信社的改革助力,专门发行了一种叫做中央银行票据的东西去置换改革成本

这一年的资管行业有什么大事呢?诞生了一个新的资管细分行业,叫做保险资管。保险开始集团化改革,比如中国人保升级为中国人保集团,下面有产险、寿险,然后是资管公司;中国人寿有中国人寿集团,然后有寿险、有财险、有资管;所有的保险都拔高了一层来成立保险集团。2003年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货币市场一个叫做央行票据的新品种横空出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贸顺差越来越多,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央行要回笼货币,便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今天(2021)央行票据已经停止发行,但其对中国金融市场和资管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中国资管行业的第一次爆发恰恰就在这个时候(2003到2004年)。当时还没有短融、中票和公司债,只有一些企业债、国债,再加上央行票据。而央行票据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要高几十个bp,于是产生了套利的机会,被新生银行理财业务所利用。

但是银行理财在2004年才有,2003年是怎么做的呢?先出来的是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货基跟央票的发行几乎是同步的。同时在这一年,央行开始重申房地产行业的432规定。432规定是房地产项目必须四证齐全,30%的项目资本金和二级以上开发资质,满足432银行才能发放开发贷。这个规定导致此后数十余年里,中国的地产非标融资业务盛行。原因是一个房地产项目,尤其是一个住宅开发项目,如果满足432,四证齐全、土地款已交完,意味着很快能够进入预售环节回笼资金,已经不那么需要用钱了,需要资金的恰恰是在432条件达成之前。这个悖论带动信托公司的地产金融业务在后续很长的时间里蓬勃发展。本质上就是做432之前的地产前融。地产前融不仅成就了信托业,也成就了银行私行的代销业务,大资管新规前银行私行大量代销的其实就是地产前融的非标产品。

2003年券商资管办法颁布,证监会终于对券商资管出台了一套系统性的监管文件,并且把券商资管分成了三类:定向、集合和专项。对比到信托行业,定向就是单一信托;集合就是集合信托;专项就是做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中国的资管行业历来会搞出各种各样的名词,但本质是一样的。

(七)2004年:银行理财创世纪,开启银行表外潮

进入2004年,中国的农民不用再交农业税——我们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被取消。有一个人倒下了,他叫唐万新,是德隆系的代表。德隆当时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唐说过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但凡拿我们生命去赌的,一定会是最精彩的。但是他最后没有赌赢,倒下了,德隆崩盘了。

这一年金融行业最大的事情是1月新华社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全世界的关注。2003年12月成立了汇金公司,代表国家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用外汇储备向这两家国有大行注资450亿美元,每家分到225亿美元,以推动国有银行的改革。

这件事情奠定了此后中国金融行业的基本盘,若没有中国国有大行改革的成功,便不可能有后面这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中国金融行业的主导力量是商业银行,到今天仍然如此。比如2021年基金行业大发展,基金行业规模是多少?25万亿。而工商银行有多大?33万亿。就是说整个行业的规模加总还比不上一家国有银行。所以中国真正的金融体系不是银证保信基,而是工、农、中、建再加上信托、基金、证券,这才是真实的状态。所以国有银行改革的成功是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国有银行的改革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国家就是用这么大的决心去改革的。同年出台了资本市场的国9条,即关于发展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的国9条,顶层设计得以确定。

2004年对中国的资管行业有一件无比巨大的事情,那就是银行理财的横空出世。光大银行发行了第一只银行理财产品,即阳光理财的A计划和B计划,其中A计划是对外汇的, B计划是人民币理财。当时主导推进这件事情的是谁呢?是今天的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光大银行在当时合并了中国投资银行,拥有足够的创新动力。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就此拉开序幕,并在日后会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行中最大的一级。当年还有许多同行的创新者,比如时任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的总裁严俊伟推出了非凡理财,除此之外还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等,所有的银行都开启了理财业务,就此拉开商业银行轰轰烈烈表外化的浪潮。以至于到今天,中国的银行实际上是三个银行:表内的银行,表外的银行和表表外的银行。

同年,信托开启了阳光私募。赵丹阳找到当时华润深国投信托,尝试着给私募能一个合法运作模式。于是便开启了后来被称为“阳光私募”的模式,即信托发行一个信托计划,由私募基金做投资顾问,银行进行独立的托管。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方模式,把原本久久徘徊在法律灰色地带的模式透明化、阳光化了并因而得名。

阳光私募这个模式便在此后发展起来。上海人俗语中有老娘舅(作为中立第三方专门调和矛盾的角色),信托来做这个老娘舅,把出钱的、投资的、管钱的组织起来。这样原本不能干的事情就能开干了。这便是信托早期的标品,像我们今天说信托向标品转型。其实在阳光私募之前还有一件事情,上海信托的刘响东创设了一款名为现金丰利产品并对外发行,这个产品到今天都还在。当时信托业内还有一家信托公司,云南信托的证券业务也做得好。在多股力量的推动下,2004年中国的阳光私募开始启航。

(八)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始,牛市启动基金热

2005年出台了非公36条,就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36条。随着房价开涨,便开始对房产调控,其实调控措施在之前就有,只不过2005年的房地产调控较为焦灼。

这一年金融行业发生了许多大事。第一件大事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启动。股权分置这件事情是怎么来的呢?是股票市场建立之初,有人这样问了总理一个问题:如果一家国有企业上市了,民营资本又在二级市场把它收购了,那么这个企业算国企还是民企?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定性?放到今天,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市场化行为,但在当时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意味着国有企业的性质被改变了。所以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建立之初便做出了规定,叫做国有股和法人股暂不流通,这一暂就暂了很多年。这个制度使得广大股民投资的只是在社会公众股流通的一小部分,大量的股权是不流通的,导致大股东毫不关心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如果这个制度不根除的话,中国的证券市场就无法再向前发展。所以在2005年搞了股权分置改革,并且这一次的股权分置改革非常稳妥地获得了成功。采用大股东,也就是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来换取流通资格,比如送出一部分股份,以及各种其他的方式对小股东、流通股东进行补偿。股权分值的成功催生出2005、2006一直延续到2007年的一轮大牛市,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的一个制度性顽疾得以根除。

同年,证券公司开启了综合整治。南方证券破产了之后开始推行股票的第三方存管制度。早期证券公司能够自由支配股民的保证金,以及交易结算的保证金。南方证券破产后随着第三方存管制度的建立,券商无法挪用这些资金。这件事情的背景还得从当年整个券商行业陷入困境说起,源于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委托理财,也就是给投资者签订一个保底协议,相当于刚性兑付。然后用这些钱坐庄炒股。另一件事情是挪用客户的交易保证金去做庄炒股。这两件事情使得中国的整个证券行业陷入黑暗,最后国家通过一轮券商综合整治来化解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证券行业中很多机构发生了改变,比如华夏证券,当时就被重组了,它的新名字叫做中信建投。除此之外还包括汇金对一些证券公司的注资。证券行业艰难地完成了综合治理的过程中,第三方存管制度得以建立。

中国债券市场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短期融资券得以重启,银行间市场得以扩容。由于历史上银行参与交易所市场发生了一些风险,人民银行当时就让所有的银行退出了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单独建立起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品种非常有限,无非是国债、企业债。到了2005年,央行嫌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太慢,决心另起炉灶,激活中国的债券市场,于是便恢复短期融资券,此后又出了一个品种叫做中期票据。别人听起来很奇怪,短期融资、中期票据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公司债,一个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的重启使得银行间市场迎来一轮大扩容。并且这一年中国政府顶住压力,实行了汇率改革。汇率改革的核心是什么?不再单纯地盯住美元,而是盯住一揽子货币,建立起有管理、有浮动的汇率管理体制。

资管行业方面,银行理财业务开始全面铺开。中国的银行理财业务是由股份制银行领跑,比如光大、民生、兴业、招商这等。进入2005年所有的大型银行,工农中建都开始在理财业务上全面铺开。这一年银行理财的监管体制基本确立,银行理财管理的暂行办法、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并且设立了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简称创新部,来负责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同时,证监会开始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于是银行系的基金公司登上二级市场的舞台,开启了所谓的拼爹时代。基金公司在业务初期主要专注于搞投资,不重视产品的发行。由于没有自己的渠道,必须高度依赖银行。而银行系基金公司,比如说工银瑞信,它背靠工商银行这样的大银行,便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就这样,银行系基金公司很快成为基金行业的一股新势力。2005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还有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启动,以国开行和建设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为始。虽然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此前没有搞出很大的规模,但是对整个金融产品的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托公司跟银行共同参与到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中,使得ABS深入灵魂,成为产品设计的一种理念和思维,而非单纯的产品。

这一年保险资金开始直接投资股市,泰康资产抢了第一单。长期以来对保险资金的监管非常严苛:最开始只能存款。后来可以买点债券,但也只能买中央企业的债券。再后来允许投基金,到2005年才允许直接投资于股票。而在这一年股票市场牛市的到来,保险资金正好赶上。加大了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收益得到了提高,使得保险资金的整体收益在2005~2007的这几年里有很快的提升。与此同时,光大证券发行了第一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标志着券商资管的规范化发展的时代到来。

货币市场基金得到第一次放量。证监会为了加强对货基的监管,推出了偏离度判定指标,如果过大就要做影子定价。如果偏离度不大,则要求动用风险准备金或者做估值调整,使两者尽量趋于一致。

2005年推出了沪深300指数,基金公司很快基于沪深300指数推出了指数基金。发改委开始推动中国私募的创投企业备案。最早创投企业不是证监会管,而是发改委管。之后本土的PE,VC迎来了第一次春风。今天大名鼎鼎的沈南鹏也就是在这一年创立的了红杉中国。

(九)2006年:股改上市三部曲,国有大行蝶变来

2006年的热词是什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农民工中部崛起。

这一年金融行业的改革也是如火如荼:首先是国有银行的改革,随着汇金的注资,开启了三部曲,即注资、股改、上市,迎来国有银行的蝶变与焕然一新。先是建行和中行上市,然后是工行,最后到2010年农行上市,标志着国有大行改革的全面完成。

保险业在这一年推出保险业的国10条,对保险做出三个定位,讲保险的价值提得很高。这一年开始实施交通强制险,也就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

另外发生了一件让中国金融市场很揪心的事情:随着上海社保案的爆发,有一家名为福禧的公司所发行的短期融资券险些违约,此后在各方协调下有惊无险地完成兑付,这也使得中国的债券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了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当然这件事情很难评价,如果当年福禧的短融就此违约,银行债券市场也许未必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大规模的,一个改革的新生事物有可能就此被扼杀。

2005年中国的衍生品市场也迎来了重大进展,中金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金融期货市场正式诞生。

对资管行业俩说是非常欢乐的一年。大牛市成就了基金的火爆,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第一次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最有名的男人叫做王亚伟,他的基金业绩很好。此外,银行理财和信托都增长得很快,因为银行理财发现了一个好兄弟,他的名字叫信托。当时的银行理财,投点债券,投点央票,不知道干啥。信托在经历几次清理整顿完之后也不知道干啥。于是两边成天一起合计能干些啥?银行理财有钱,可是啥都不能投。旁边这个信托兄弟没多少钱(相比银行),却啥都可以干,能放贷款、能投股权、能投股票,甚至投艺术品都可以。反正没有信托不能干的,兼职就是万能通道。于是,银行理财很快就跟信托就搭上线。银信合作就此一发不可收拾,银行理财的规模开启一轮大增长。同时也带动信托资产规模的高速增长。银信合作最开始干些啥?其实就是去打打新股,银行理财出钱,给到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开户然后打新股。当年这活儿干的最大的就是中信银行和中信信托,发行了一系列产品。

银信合作成就了信托业资产规模的第一轮暴涨,也极大地拓宽了银行理财的投资范围。而在这一年保险资管,即保险的资金运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拓宽:每次国家说要搞基础设施建设,保险既是长钱(时间期限相对银行、信托、券商要更长久),又便宜。于是,保险在2006年搞出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或者叫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其实就是保险版的非标,即保险资金以债权的方式去投基础设施。为什么是保险先干了这个呢?因为保险的资金对安全要求很高,所以一开始投的都是重大项目,比如京沪高铁、南水北调这样的项目。

(十)2007年:信托再立新两规,银信合作手来牵

时隔五年,2007年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中共十七大召开了,进一步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开始搞城镇的医保、农村的低保。

金融行业首先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议定了一件大事儿,就是中投公司的成立,并且把汇金公司就划给中投了。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这一年得以成立。同时在这一年股票市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暴涨。最高股指涨到6124点,至今(2021)都没有超越。中国股票市场估值的最高峰就在2007年,但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6124点之后便开启了漫漫的熊市。

看完股票市场再回过来看中国的债券市场。2005年银行交易所,也就是证监会管辖的债券市场开始推出公司债的试点,只不过那时候的公司债只能允许上市公司发行。那央行一看这样不行,便成立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协会两个字听着好像平淡无奇,但此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简称NAFMII,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年(2008),一个创世纪的产品被推出,叫做中期票据。

同年邮储银行开业。我国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就两类,一类是农村信用社,一类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在每一个乡镇它基本上都有网点。2007年国家让邮政储汇系统成立了一家新的银行,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今天它成为中国的六大国有银行之一,现在我们说的六大国有银行是工农中建交,再加上邮储。邮储银行在金融体系里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它的网点太多了,号称网点之王。其最大优势就是负债成本比较低,因为有大量个人的低成本储蓄存款。

2007年银监会开始推动村镇银行的设立。第一家村镇银行设在朱德的故乡四川省南充市的仪陇县。早期我跟着那个村镇银行的信贷员骑个摩托车下乡放贷,后来写了一篇手记,飞奔在乡间的小路上,身后的油菜花金黄金黄,写的特别有诗意,我说因为这个时候这样做金融才是幸福的,村镇银行你可以去看到一点点信贷资金如何去改变一家人的命运,特别的幸福。

同时在这一年(其实之前就推出了),人民银行在推小额贷款公司。为什么要推小额贷公司?其实是希望民营资本可以来参与到这块业务中作为补充。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后来演变成一个新的东西叫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再发展成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

2007年的资管行业,信托迎来了新两规,即指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说白了就是一个管公司,一个管产品。所以我们一直说信托一法两规,一法是信托法,两规是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结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在2007年完成了修订。这一轮修订确立了信托的定位是高端私募。怎么个高端法?投资的门槛100万起,上限50份,后来变成200份;再后来是300万元单个投资的人数不受限制。新两规是奠定此后信托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先前提到的现金丰利(5万块钱起投),在2007年这个投资门槛变革的时候得到了特批,还是可以5万块钱起卖。信托的新两规开启了信托行业逆袭的新征程,此后信托行业一飞冲天,最高的时候规模到达26万亿,成为中国的第二大的金融支柱,从默默无闻到天下皆知。

这一年的基金行业最大的一件事情是老鼠仓。上投摩根的基金助理唐建,被查出来了,但是却发现:所有人都知道老鼠仓这件事情不对,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法条可以判他。于是唐建事件推动了刑法的修改,此后刑法里面增加了一条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这个罪名可以式入刑。

(十一)2008年:次贷危机来势凶,急救经济四万亿

2008年是一个伤感的年份,或者说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年份。年初迎来了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大量的货车司机就困在了一个高速路上。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特别惨。还有奥运会在8月份召开。其实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中国,而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9月份的时候,中国政府就开始对这件事情(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密切地跟踪。结果确实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比如纺织业等好多个产业都深受其害;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找工作特别艰辛。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央政府果断出手。2008年的11月,推出影响至今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并不是中央政府投4万亿,而是财政投一部分,再引导民间投资和金融机构的钱总共10万亿,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在这个计划的带动下,催生出资管行业的一大类业务,叫做振兴业务。同时也使得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城投公司林立。城投公司之前很少,基本都是在2009年以后大量组建起来。

同时在这一年的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干了件大事——推出了中期票据。什么叫中期票据?其实就是一个公司债。此后一大堆央企很快就都去发行这个中票,彻底扭转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格局。短融和中票推出之后,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就从交易所主导变为银行间市场主导,银行间市场现在规模体量比交易所市场要大得多得多。

2008年的资管行业很伤感,因为在前一年发行的一个产品叫做QDII,一出国门就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和股市大跌。当时银行理财产品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发行的QDII产品很多都亏了,银行柜台的投诉导致后端压力很大。所以银行理财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再愿意去碰股票资产,就是因为在次贷这轮受伤颇深。受伤的根本原因是投资人并不能做到风险自担,亏了就找银行闹。于是逼得银行回到老路上,老老实实地搞贷款,搞固定收益,搞刚兑,搞资金池、搞预期收益的这些东西。

这一年公募基金的专户业务开始了。公募基金最早只能做公募,先前每一轮牛市都会有一批明星基金经理要出去干私募,所以基金公司说我搞一个专户你们不要出去东想西想了。专户跟公募有什么不同呢?公募只能收管理费,而专户是可以收业绩报酬的,这样基金经理的收入就跟业绩挂上了钩。只可惜生不逢时,公募基金专户业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很快股票市场就不行了,后来专户主要就用来做债券投资。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历史?因为所有今天的市场格局,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都是历史成就的、奠定的。知史,方可知兴替。

(十二)2009年:十年一剑创业板,PE&VC热起来

关键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农村

金融全景:信贷投放狂欢,融资平台漫灌

2009年是很嗨的一年,大干快上的一年,因为有4万亿,所以09年全球财经媒体关注的重点是中国每个季度的信贷数据屡创新高。今天(2021)说融资平台贷款违规增加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这叫不讲政治。但是在2009年地方政府不借钱,银行不贷款,那也叫不讲政治。因为当时大家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卫GDP,你居然无动于衷?所以这一年就是不断放款,地方政府拿几块地出来随便装点资产,搞一个融资平台,银行的贷款哗哗就给。中国开启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比如中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地下管道、交通污水处理系统,都在2009年开始密集上网,所有的城投在这一年被大量组建起来,并且获得了大量的信贷资源。

资管行业:十年磨一剑创业板,PE/VC热起来

在另外一端更为欢乐,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推出了。原来上市的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没有机会的。2009年推出创业板之后,民营企业、创新企业看到了希望。同时还让另一个群体信心大增——中国本土的PE/VC行业。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最早投一些互联网企业,主要是外资基金,真正本土企业PE、VC的大发展是在2009年之后,因为大家看到了创业板的创富效益。该年10月30号,首批28家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欢乐的人群中有一个大家熟悉的身影,华谊兄弟上市了,此后华谊兄弟演绎了资本市场一个非常大的神话。

(十三)2010年:银信合作绕规模,表外银行初长成

关键词:微博、iPhone4、世博会

这一年有个革命性的产品诞生——Iphone 4,开启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团在上市的时候,王兴感谢了很多人,其中特别感谢的一个就是乔布斯。此外还有一个新的社交产品诞生了,其影响继QQ之后也是非常大的,它的名字叫做微博。

金融全景

1)国有大行改革全面收官,农行上市完成:这一年金融行业国有大行改革全面收官,因为农行上市了,工农中建全部上市。国有大行改革完美收官,奠定了中国金融稳健发展的基本盘。

2)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平台贷款解包还原:有一个人始终对中国融资平台的贷款非常忧虑,这个人是银监会的主席刘明康。在这一年就推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并且推动了平台贷款的整改保全和解包还原。2009年大投放、2010年大整改,就是说有没有抵押、到底充不充足、贷款用途是不是符合实际等等,要开始逐包打开检查,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了一次严厉的监管。

3)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A股有了做空机制

4)第三方支付筹划发牌,支付宝进军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纯粹是一个计划外的行业。支付宝是怎么来的?是为了解决买家和卖家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互相不信任,所以买家先把钱打到支付宝,发货之后,支付宝再把钱给到卖家,本质是个担保工具(增信措施)。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给(支付宝)发牌照,是在2010年决定的。同时在这一年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另一件小小的事情在此后会带来一个行业的改变,那就是浙江省政府给马云批了一家公司叫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这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

此前小额贷款公司都在一个地方区域展业,阿里巴巴小额贷款的基因是互联网,所以没有区域限制,所以实际上相当于拿了一个全国性的放贷牌照。此后他又在重庆获批两家小额贷款公司,把小贷公司的贷款跟资产证券化相结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由小额贷款公司放贷款,然后把贷款产生的债权资产拿去证券化,并售卖出去,这样资金就被快速补充进来,阿里巴巴小贷公司像银行那样转起来,开启了此后互联网金融的大繁荣。

资管行业

1)银信合作绕规模,表外银行初长成:银行理财仍然很嗨,把银信合作做出了新高度。这一年的银信合作不再是打新股,主要开始放贷款。由于2009年银行表内信贷大投,放到2010年的时候,银监会开始压降、控制银行表内信贷的扩张。全年定了一个总的放贷规模(合意信贷规模控制),每月每季都不准超出。但聪明的银行和信托公司携手绕开了监管的规定,由银行去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把钱通过信托去购买银行的信贷资产,或者对银行指定的客户发放信托贷款,相当于银行在自己资产负债表外再造了一个银行,只不过这样的银行不受到资本金规定的约束,杠杆率也不受限制,干着银行的业务却又无法管辖,于是得到个名字叫做“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横行了好几年,一直到2018年大资管新规出台才控制住。

从这一年开始,所有商业银行基层的经营思路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再去纠结存款立行这件事情,银行的存款开始搬家,进到理财产品去了。总行对支行的考核也不再像过去偏重考核存款规模,而是考核AUM,就是发理财产品可以,搞存款也可以。银行在这一年开启表外银行的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银行的一轮放杠杆,绕开表内的监管再造一个小的银行。

2)券商资管公司诞生,规范发展再起征程:券商的第一家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在2010年诞生——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标志着券商资管的规范发展再次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可以成立独立的子公司来做资管业务。

3)险资运用再开闸,获准投资不动产和未上市股权: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再次开闸,从传统的债券、股票发展到可以投资不动产和投资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按照保监会当时规定,不动产的投资不允许投资普通商业住宅项目,只能投商业地产。

(十四)2011年:信贷规模已失真,央行提出社融控

关键词:微信、移动互联网、公租房

2011年,微信诞生了。微信当时并不算新鲜,同时期小米也做了一个叫做米聊的APP,但由于腾讯拥有巨大的社交链,QQ所积累的用户关系,以及腾讯对产品精益求精,加之张小龙天才的产品经理,成就了今天微信作为国民级的第一大应用手机APP,腾讯也由此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在这一年房地产开始建公租房,国家对房地产再一次调控,低收入人群通过公租房的方式去满足住房的需求。

金融全景

1)信贷规模已丧失,央行提出社融控:在2009年大投放、2010年银监会管,银信合作之后,贷款额度从表外跑掉了。所以在2011年,不仅仅要监管贷款额度单个指标。中国人民银行在这一年推出了一个新的统计概念,叫做社会融资总量,就是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信托贷款、委托所有的融资规模都汇总起来。

此后央行一再升级管控目标,最后推出了MPA考核,叫宏观审慎评估。随着这一年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货币信贷的管控权从中国银监会转移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整个金融宏观调控的地位显著提升,直至2018年金融委成立之后,央行成为金融委办公室的所在单位,人民银行在今天(2021)的地位是高于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

2)城商行跨区潮起潮落,终归区城银行定位:在这一年两会,领导对时任北京银行的董事长严斌(音)说了一句话:老严啊,怎么回事?北京这么大市场都不够你干吗?怎么打个盹你就跑出去了?实际上是批评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经营。此言一出,之前轰轰烈烈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运动戛然而止,迄今没有开闸。所以在今天(2021)会看到有些城市商业银行在其他城市设立分行,有些则没有,就是因为在2011之前允许跨区,但在2011年之后就全面禁止。

资管行业

1)第三方理财批量成立,基金销售酝酿发牌:资管行业迎来了一波创业潮——成立第三方理财公司。2010年诺亚财富在美国上市,市值一度达到10亿美金,在国内其他人看来诺亚财富当年就是卖些理财产品,怎么到美国去上市就是10亿美金,于是大受刺激。所以这一年,大批量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同时一个新的牌照酝酿面世,叫基金销售公司。一开始没人把基金销售公司当回事儿,后来这个牌照很值钱,因为拿到基金销售牌照就可以合法合规合理地为资管机构销售产品、结算销售费用。今天所谓的第三方财富,其主体本质上是一个基金销售的公司主体。当然第三方理财显然不满足于只是卖卖产品,后来开始走向集团化运作,通常会自己搞资产端。这样一手资金一手资产,便可以跟基金销售牌照结合起来。以诺亚为例,诺亚正行是基金销售公司,歌斐资产是项目端(资产端)。

2)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再谈中国式道路:资产证券化重启了,之前讲到中国很早就开始试点资产证券化,但在2008年倍金融危机吓住,于是ABS的业务就停了。一直到2011年又重新启动,进一步的探索资产证券化的中国式道路。

(十五)2012年:券商创新大松绑,资管混业迎元年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梦

这一年是中国的泛资管元年。2012年11月8号,中共十八大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金融全景

1)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创新与监管相结合

2)新三板扩容,股转系统设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标志是新三板的扩容和股转系统的建立。2012年的7月8号,国务院批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中关村园区的基础上,新增了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第三家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的建立。为什么就不叫证券交易所,而要加一个“场”呢?因为新三板一开始是股权的市场,而不是股票的市场。

资管行业

1)券商创新大松绑,资管混业迎元年:在这一年,证券行业创新序幕轰轰烈烈地拉开。2012年5月7日到8日,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组织大家来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个会开完大资管就来了。当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过得都很艰难,信托行业较好。所以很快就把信托能做的事情全部复制到证券、基金行业。首先是证券公司原来的资管业务管得很严,于是开始放松管制——原来只能投标品,现在允许投各种非标,投各种财产性的权益。当时还有委托贷款,比如银行理财给到券商资管,券商资管再找银行发放贷款(银证银或银证信合作委贷),或者再投到信托,信托去放贷。一边在管信托通道,另一边则是券商资管开始飞奔,于是SOT模式就诞生了。原来是银行理财到信托,现在是银行理财到券商,券商资管再到信托,把原来的监管拆开并跨越上级单位。由此券商资管一飞冲天,干到10万亿。

2)基金子公司横空出世,演绎中国式金融神话:基金公司允许成立子公司,叫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基子除了没有信托的贷款资质,几乎把信托全部的制度设计都照搬过来,所以基金子公司开始演绎了中国式金融神话。在2016年,基子的规模干到12万亿之多。但到现在(2021)又遇到很大的困难,目前基金子公司基本就只能干两个业务:一个是FOF,一个是ABS。

3)险资运用大放开,保险资管抢入场:在2012年之前,保险除了要求银行给他们卖保险之外,其他的资管机构(细分行业)跟保险并没有什么交集。但在2012年的6月之后,各个资管行业各类金融机构都要跟保险打交道,因在下半年保险资金的投资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允许投向各种资管产品,包括银行理财计划、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这就意味着大家都能去搞保险的钱了,保险行业也参与到大资管的竞争中来,即跟其他的资管机构链接起来。

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大规模拓展所谓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保险资管牌照在大资管八雄中是很特殊的一类,一开始主要管的是母公司的钱,所以主要靠拼爹。到2012年开始大力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便开始管其他保险公司的钱,或者说保险行业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钱。所以在2012年,我们有中国梦,同时也有大资管,这是一个众神喧嚣的年代。这一年,很多人加入中国的资管行业,中国资管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业者,都在这一年得到一个极大的发展。

(十六)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钱荒检验脆弱性

关键词:八项规定、反对四归

2013年的画风又起了变化,党中央推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提出来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一出,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以往山吃海喝就没有了。

金融全景

1)钱多钱少闹钱荒,央妈检验脆弱性:在这一年最热的词是——钱荒。流行的一部小说叫做《同业鸦片》,6月20号银行间市场发生了钱荒,老百姓不明就里问:难道是储户的钱取不出来了吗?中央电视台赶紧做了一个节目说,储户的钱还是安全的。钱荒是指银行之间借钱的流动性紧张。这一天,银行间的7天回购利率最高的时候达到30%,意味着银行与银行之间借钱,要年化利率高到30%才能借到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场景?

这是危机啊!钱荒怎么来的?在此之前银行间市场一直流动性紧张,但大家都认为央妈一定会救。“央妈”这个词就是从2013年流行起来的。什么叫央妈?就是央妈赏我们一口饭吃——央行给银行提供流动性,业务才有得做。但后来,央妈并没有马上出手(救援),很多银行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事后有人说,这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国的银行业做了一次全员体检。先前有个银行的行长在公开论坛上讲:我们银行现在赚钱赚的都不好意思了。其实他说的是一句良心话,那两年银行的利润快速增长,但那次钱荒的突如其来,让整个中国银行业体系的脆弱性展现无疑。

当时也有一些银行表现不错,比如素有同业之王称号的兴业银行,因为有大量的中小银行联盟,并且提前布局了银银合作平台,不仅成功应对了钱荒,甚至还去支援了其他银行。

2)同业存单首发,同业业务繁荣:由于那一次银行间市场的钱荒,监管认为同业业务有风险,于是对同业业务进行整顿。虽说是整治,但是又让银行发行出一个新的品种,叫做同业存单——银行终于获得一个主动负债工具,原来的负债要么就是存款,要么就是拆借。

债市扫黑风暴,强制DVP结算:银行间市场在这年再次扫黑——丙类户、代持。原来债券的交易可以先买入,后给券;或者先给券,后给钱;中间有一个时间差。债券市场里就有一些人在这里面动脑筋,搞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引发再次扫黑,强制推行DVP结算,即券款兑付结算,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同时结算。

资管行业

1)天时地利余额宝,开启互联网金融新时代:这年有一个产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开启了整个互联网金融时代,那就是余额宝。余额宝真的是靠天时地利造就的。余额宝在2013年的6月推出来,马上就遇到钱荒。那段时间里年化收益率能做到7%,并且相比原来的货币市场基金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创新,叫T+0垫资赎回。支付宝跟天弘基金合作,天弘基金当时是一家行业排名非常靠后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公司。而正是因为它小,才有足够的动力去创新,于是天弘基金就跟支付宝合作推出了余额宝。

阿里希望支付宝里面的钱能有一定的增值,于是互联网和传统金融行业走到一起,产生了最大的创新,T+0垫资赎回——本来赎回要第二天到账,但是我先把钱(垫付)给你,所以老百姓觉得这就是一个秒到账的保本保收益的产品,甚至当时很多人会认为余额宝就是一个银行,各方面操作跟银行存款没啥区别,但实际上是一个货币市场基金。

余额宝的出现引爆了整个的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也使得天弘基金的行业排名一度冲到中国基金管理规模第一名,以至于后来整个基金行业,搞排名要比非货币基金管理的规模——把货币基金的部分排除。

2)非标概念首次出炉,银行理财自发改革:同时在这一年新的名词横空出世,叫做非标。非标的全名叫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最早是银信合作,后来银信合作被银监会的72号文限制,对信托还搞了一个净资本管理办法,但是都没限制住。因为如果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搞了一个委托债权计划,通过券商资管再搞一个委托贷款,这样就可以把监管给绕开了。那怎么办呢?银监会就把所有这类产品划为一类,造了一个新名词叫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并且对非标做出了额度限制,规定任何一家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银行表内总资产的4%,或者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35%,孰低为限。这样一来,非标就变成了稀缺额度,中国式“鬼扯”创新又开始了。资管机构新弄出一个东西叫“非非标”,既不是“标”也不是“非标”,因为一叫非标,就要进行额度管理。

这一年银行理财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银行理财将去往何处?银行的资管业务到底应该怎么搞?银行理财的创始人张旭阳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兼任8号文之后应该是什么?》,第二篇文章是《银行理财的制度框架设计与金融产品创新的栅栏原则》,这两篇文章到今天仍然毫不过时。

张旭阳总在两篇文章中提出来,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方向是:资产端的非标转标和产品端的净值核算。资产端的非标转标就是要推进中国的债券市场,推进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在张旭阳总的力推之下,搞出一个新的创新工具叫理财直融,但这个理财直融工具到今天也没有火起来,因为背后的利益格局以及所牵扯的东西实在太多。最敏感的一点就是银行搞理财直融工具是不是要再造一个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已经被诟病多龙治水了,现在已经有银行间交易所,再搞一个银行理财直融工具,试问一句,理财金融工具是不是债券?这个问题难以回答。所以到今天理财直融工具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在资管新规之后被认定为非标。

当时还有很多其他的银行理财的有识之士,一起向监管建言献策,推动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比如当时在平安银行的王伟行长;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的总裁,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刘小腊先生,现在是华润信托的总经理。银行理财虽说当时很混乱、不规范,但还是真的希望能往规范的方向走。当时所讨论的很多思想,包括净值化、非标转标、成立资管子公司等等,都被后来的资管新规所吸收借鉴。

4)交易所ABS立规范,开启规模猛增长:这一年交易所ABS市场出了一个规定,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定。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最早做得是信贷资产,后来在证监会旗下零星搞了一些,但真正得以大发展是在2013年。2013年开始允许证券公司来搞资产证券化,2014年允许基金子公司也来搞资产证券化,此后推动了资产证券化的大发展。但是资产证券化后来又和互联网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结合在一起。

5)家族信托业务开启,财富传承意识觉醒:2013年还有一件事情对信托业而言意义非常重大,那就是家族信托业务诞生。其实往前可以回溯到2012年,平安的马明哲先生自己拿了一笔钱通过平安信托做了第一单家族信托业务。所以把2013年之定位为家族信托的元年,是因为这一年才有大量的私人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始跟进这项业务。

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北京银行和北京信托联合推出了家族信托,我特别希望家族信托业务能在中国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家族信托被诟病为防女婿、防儿媳的工具,如果家族信托就是这么一个定位的话,那就不是一个美好的事物。在我眼中的家族信托应该是一个美好的事物,应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标配。因为家族信托的本质是传承财富意志,就是财富的创造者,在财富的传承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家族信托这样的工具来去施加自己的意志。中国特别需要家族信托,至少以这种方式让大量的民营企业家把财富留在中国境内,而不是想方设法把钱弄出海外。

(十七)2014年:基协大门大打开,私募基金把案备

关键词:微信红包、反腐、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大会

2014年的春节,微信红包诞生。借助春节特殊的时点,微信红包迅速完成引导用户完绑卡的举动,具备了和支付宝抗衡的能力。同时在这一年,有篇叫《望北楼》文章刷爆朋友圈,说的是因为当时反腐力度非常大,大量的富豪跑到香港住在四季酒店,守望着祖国大陆希望有一天能够回来,所以被叫做望北楼。同年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追求数量方面简单粗放的增长,转变为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此外,乌镇召开了首届互联网大会。

金融全景

1)政府融资降成本,PPP模式来助推:这一年金融行业最大的事情是43号文的发布,全称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史称43号文》。之前管控融资平台的贷款,只是个别部委的意见。2014年43号文的出台,标志着管控地方政府债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意志。所以从2014年开始,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思路就是开前门、堵偏门。同年修改了预算法,原来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现在允许了,这叫开前门。不允许再以融资平台的名义代政府借钱,融资平台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主体,借来的钱是企业的债务,不是政府的债务,谁的债务要说清楚,这叫堵偏门。第三个是以时间换空间——其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无非就是时间换空间,让地方政府发行低成本的债券去置换高息的非标融资。

2014年推出了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这个概念推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惊讶,后来发现是从英国海外引进的一个东西。民营资本如果想搞基建,可以跟政府合资通过PPP模式搞一个项目公司。但是一直到今天,PPP模式并没有人再去太多地提及,因为PPP模式在2015年之后快速异化为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一种新的途径。PPP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使用者付费,这是国家最需要发展的;第二种是政府付费;第三种是可行性缺口补助。结果大量的PPP都是政府付费,那不又变相成为政府的债务吗?而且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喜欢干债的生意,不喜欢做股事情,就连PPP项目公司的资本金有时候都是明股实债的资金,所以没多久这个模式就走样了。

后来PPP政策就开始收缩,搞PPP仍然欢迎,但必须是真的PPP,不能是明股实债,不能是违规增加地方政府债务。但是真的PPP显然很难搞,要是民营资本有那么长的钱跟政府一起去搞基建项目,中国有多少民营企业有这样的资本?所以搞PPP最热的还是国企央企,以及大金融机构。

2)牛市启动众生喧嚣,高喊5000点不是梦:这一年股票市场的牛市又来了!在2014年的9月2号,任泽平发布了《面对熊市的最后一战》的文章,宣称5000点不是梦,党给我智慧给我胆,股票市场就这样起来了。当时许多人说这一轮是互联网加改革牛,事后我们都知道,其实就是一个杠杆之上的牛市,一个注水的牛市(水牛)。在2015年,当这个股票市场大跌来临的时候,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也就此改变了一批人的命运。

3)互联网金融鼎沸,蚂蚁金服成立:2013年余额宝出来后,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就热起来,2014年则是人声鼎沸遍地都是P2P。当时互联网金融有不少门类,比如互联网借贷、互联网股权众筹、比特币等。当然到了今天我们都已经知道,所谓互联网金融,到最后是借互联网之名实施非法集资,最后一地鸡毛。在这一年的10月,起步于支付宝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正式宣告成立。

资管行业

1)银行资产管理独立,探索事业部制管理:这一年的资管行业在忙着独立,不是独立成一个子公司,而是独立为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除了工行在很早之前就建立了资产管理部之外,主要银行的资产管理部基本都是在2014年建立的。因为当时监管发布了35号文,全称叫《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理财业务经营部门必须要独立出来,以事业部的方式管理。银行理财的从业者也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黄金机遇,在银行系统里如果要做到一个部门负责人,其实是很难的,但由于再最初便管辖资管这块业务,在完成剥离之后,就可以成为这个部门的副总甚至是总经理,享受到一波职业的红利。

2014年设立了大量银行的资管部,有的是从零售部拆分出来,比如光大银行,就是把阳光理财业务从当时的零售部拆分出来,拆到资产管理部;招商银行是从金融市场部里面拆出来得资产管理部。当时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拆分,都选择去资产管理部当总经理,而不是留在原来的部门,可见业内对资产管理这件事情非常有认同感。

2)信托强化风险监管,要求清理非标资金池:这一年是信托行业的转折之年,因为99号文诞生了,99号文的全称是《中国银监会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信托行业的风险引起了监管的高度关注。次年1月在银监会的部门组织架构调整中,信托部从非银拆出来,成立了单独部门。99号文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即信托公司野蛮生长的时代就此走向终结。99号文强化的是风险监管,在文中要求信托公司清理非标资金池。当然,这个清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也提出了不要一刀切。

3)基协大门打开,私募基金把案备:2014年私募基金迎来了大爆发,因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推出了私募基金的备案。之前讲过私募基金长期以来没有合法的地位,后来只能和信托合作起来搞阳光私募。备案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备案,相当于拿了牌照;另外是私募基金产品的备案。8月21号,中国证监会又进一步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对行业进行体系化的监管。该《办法》更早背景是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之后就赋予了私募基金合法地位。同时中编办又发文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职能从发改委移交到给中国证监会,由此中国证监会完成了私募股权PE/VC和证券集中统一的监管,让2012年成立的基金业协会来对基金私募基金备案。

当时的思想是私募基金的备案并不意味着政府对此以自己的信用进行背书,更不代表得到了监管的认可能够为所欲为,只是一个备案而已。但是,许多从业者依旧认为这就是国家发的牌照,可以有一定的“特权”,所以都跑过来备案,最早的一批私募基金可以说是泥沙俱下。于是洪磊担任中基协的会长来后边开始进行清理,一次整顿就把上万家私募就给注销了。到今天,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监管,已经越来越严格。

(十八)2015年:资金推起大牛市,杠杆一去股灾来

关键词: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

金融全景

1)资金推起大牛市,杠杆一去股灾来:这一年是冰火两重天,上半年很欢乐,几乎每个人的股票都在涨;到了下半年6月份之后,证监会开始清理场外配资,于是股票开始大跌。大跌到什么程度?一天之内最多的时候2000只股票跌停,那时候叫平线千股跌停,股票市场呈现出的状况让所有人都傻了眼,于是都开始卖股票,几乎没有人买股票了。市场的流动性就这么没了,股灾接踵而至。国家队开始救市,证金公司出面买股票,银行在背后提供支持。那么这个股灾究竟是怎么来的,跟资管行业有什么关系?有莫大的关系!

客观的说,在2015年的股灾当中,资管行业为杠杆的积累提供了弹药。当时一个主要的模式是银行理财出资金配资,这是当时银行理财中最火的资本市场业务。但是前面讲到过,在2008年股灾中,银行QDII产品受伤之后就不敢发股票型基金了,所谓的银行理财资本市场业务,本质上就是把钱拿到资本市场上去放贷款。银行理财喜欢保底的定增、喜欢干股票质押,喜欢干股票配资(这些业务都带有刚性兑付的债权属性),在2015年股市上涨过程中,银行理财拿了很多钱出来做配资。怎么操作?把钱拿给信托公司搞了一个伞形信托的产品。为什么叫伞形信托?就是像一把伞一样,顶上只有一个点。接到下面证券公司的时候,证券公司能看到的只有一个信托计划,不知道在一个信托计划的下面还挂有若干个子信托计划,形象上就像一把伞一样。

这件事情还离不开另外一个机构的支持,这家机构叫恒生电子——开发了homs分仓系统,这个系统本来是为了给私募基金做分仓管理用的,但在2014、2015年被用在给股票加杠杆的过程当中。就这样,银行理财出钱做结构化信托的优先级,所谓结构化信托就是赚了钱银行先分走,但只能拿固定收益。亏钱了劣后用自己的钱赔,但是多赚的部分都归属于劣后资金的出资方。

伞形信托再配homs系统,homs系统再配场外的民间配资公司,造成的结果就是:银行理财出钱,信托搭架构,恒生电子搞系统,使得人人皆可配资买股票。所以那时候去券商开户,只要你的交易量大一点,营业部就打电话问要不要配个资?homs能把每一个子账户都能够做预警平仓设置,这个架构让每个参与者都认为自己很安全,银行理财认为自己是优先级,亏了劣后去扛,能有什么风险?信托觉得自己就是做一个通道,能有什么风险?配资的人看到股票价格每天都在涨,怎么会有什么风险?当所有的人都认为没有风险的时候,一个天大的风险就来了。

2015年的6月,中国证监会出手暂停场外配资的接口。股票价格开始应声下跌,这轮牛市的破灭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监管,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2)公司债大扩容,债市违约蔓延:原来公司债只能由上市公司发行,到了2015年,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行公司债,并且推出三种发行工具——第一种大公募,面向所有散户;第二种小公募发行的人虽然也超过200人,但是面向合格投资者的;第三种是私募。在这一轮发债改革之后,公司债就开始大量发行,到今天(2021)公司债就更火了,比如城投平台,发一个公司债就实现了非标转标。最早发公司债的主要是地产企业,2015年地产企业靠公司债发行了很多低成本的债券。

3)万能险利率放开,民营险企攻城略地:保险行业在这一年的要事是万能险利率放开,下半年民营保险公司开始大发展,主要就是发行万能险(产品)。万能险是什么?可以近似理解为一个投资理财产品加一点保险元素,本质上是一个理财产品,但带有一点保障功能。在实践当中,保险公司把万能险当成一个募资工具(吸金专用),随着保监会管制利率的放开,万能险发行规模快速上升。因为真正保障型的保险产品是很难卖的,民众的认知中还是把买保险当成一种理财(投资)。

除了万能险的预定利率放开,2015年保监会还提高了配置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从5%提到10%,这也为后面的宝万之争,以及后面保险公司纷纷去举牌上市公司埋下了伏笔。

4)花呗借呗与白条,消费金融火热:消费金融在这一年也有很大的发展,蚂蚁推出了花呗借呗,京东推出了白条,互联网企业都来搞消费金融,背后所用的工具就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恰巧同年信托公司也很热烈地搞消费金融,有一家公司叫做捷信,来自遥远的捷克,来到中国要跟中国人民放贷款,提高人民的生活,发现放贷在中国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于是就去找银行,可是对方根本就不理,辗转之后找到外贸信托。最早的模式就是捷信出钱,给到信托放贷,因为信托有贷款牌照(放贷业务资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做消费金融,到今天信托行业的消费金融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热,不会再是行业公认的转型方向,因为消费金融要么得拥有便宜的资金、要么有海量的用户、要么有过人的风控。这件事情要能干好不仅是空有一个贷款牌照,而是要构建这些综合能力,并非朝夕之功。

资管行业

1)问责清算与反思,私募大佬徐翔被捕:2015年11月1号,有一个人穿着白大褂登上热搜,他被公安抓了。据说为了抓他当时把上海到宁波的跨海大桥都给封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徐翔。徐翔被抓标志着游资私募时代的结束。

2)个人系基金公司面世,专业人士有望获得金融牌照:2015年王德晓所创立的德宏基金获批,它是第一个由个人发起持股的基金公司。今天无论哪家银行的行长、董事长还是总经理,当离开平台的时候,国家会允许他个人去开一家银行吗?或者创办一个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吗?几乎不可能。他们能干只有几件事情:第一是搞私募基金,第二是搞类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类,如果是基金行业真有专业能力的人,就有可能拿到一个牌照,叫基金管理公司。

这个事情为什么特别要拿出来讲一下?因为在资管行业谋生,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有一天如果离开平台,自己还能有的出路就是——要么搞私募,要么搞公募,要么就拿一个基金公司这这个这个基金公司牌照。

(十九)2016年保险野蛮频举牌,互金乱象急整顿

关键词:全面二胎、三去一降、雄安新区

进入到2016年,可以生二胎了,到现在(2021)应该5年不到,又开始鼓励生三胎。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雄安新区完成选址,京津冀一体化得到进一步推进。

金融全景:

1)A股熔断惊魂,证监会换帅:2015年底证监会借鉴国外的经验搞熔断,当时很多做股票的专业人士就给证监会写信说不能这么搞,中国的股票市场的规则里本身就带有熔断,甚至是个股熔断,因为有涨跌停板的限制,10%就涨停了,这不已经是熔断了吗?为什么还要搞个熔断?而且熔断本来是让大家冷静一下,但中国的这个市场大家都不冷静啊,一看熔断了,反而进一步砸盘。于是在2016年的1月4号,熔断制度施行的当天。啪!熔断了。过了两天在1月7号。啪!又熔断了,还是一天熔断两次。当天晚上三大交易所发布通知,自2016年的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制度。

2)宝万之争跌宕起伏,土妖害喊话终结争端:这一年最火热的大戏是宝万之争。所有的财经媒体被这个事情霸屏,宝万之争肇始于2015年的7月10号,宝能系第一次举牌万科,因为万科股权很分散,账面上有很多现金,品牌又好,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被狙击对象。当年的宝能系掌门江湖人称姚员外(姚振华),在2015年的7月10号就携前海人寿第一次举牌,中间故事很长,可以写一本商业大战的小说。

当时宝能系持股比例一度超过华润,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华润又开始增持夺回第一大股东,半路又跳出个安邦搅局。搅局完了之后大家以为安邦会跟宝能结盟,结果安邦又说要跟万科的管理层站在一起。王石引进深圳地铁来重组,华润又不同意,僵持不下的时候,恒大入局,许家印又进来……监管部门这个过程中都很慎重的去发表声音,认为它是一个市场事件。

在此之前宝能系就有点惹怒了市场的情绪,因为宝能除了举牌万科,还去控制了一家制造业企业叫南玻股份,进去之后就把管理层都给换掉了。当时媒体用的词叫血洗南玻管理层,控制了南玻之后又开始举牌格力。格力的董小姐就跳起来,直呼保险资金意欲何为?按照这种模式可以把中国的上市公司全部收购,然后把管理层全部换掉,这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尊重吗?这是要搞垮中国的制造业,要搞垮中国的实体经济吗?此言一出,监管层便开始关注。

正当格力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时,时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出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大会上脱稿讲了一段话,他说:在座的资产管理人,不要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要当兴风作浪的妖精,不要当坑民害民的害人精,简称土要害。此言一出,项俊波主席赶紧在保监会讲:保险姓保,保监会信监,然后就开始处罚。2017年初,宝万之争走向落幕,首先是恒大把自己持有的股份卖给深圳地铁,许家印致函深圳市政府,表示从大局出发,不再增持万科,并且不谋求万科的控制权。此后深圳地铁就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这件事情的结果是王石出局,现任万科董事长郁亮上位,姚振华挣了几百亿,并通过这件事情一战成名,原本没什么名气,现在被资本市场、金融界所熟知。华润失去了第一大股东把股权,但也套现了一大笔。

1)非法集资借尸还魂,互联网金融急切整顿:互联网金融以前大家都觉得是个好东西,之后全国各地都是P2P。P2P本来是信息中介,但在中国被搞成了信用中介,搞成了资金池,因为一上来就开始个人债权的拆分和转让模式,其实本质上就是资金池。

闹到最凶的时候,我从北京坐高铁到上海,高铁叫e租宝,打开就是电视,就看到都是XX财富说话算数。我当时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因为智信是一家跟金融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服务中国金融机构、服务金融从业者的公司,连e租宝是谁我都不知道。

但是没过多久,到2016年,智信要在上海换一个办公室,房东什么条件都谈好了,房东表示他要见一下租户(公司)的老板,于是我就过去了。房东就问我是做什么的?我很光荣自豪的说是做金融的。没想到房东勃然大怒,说做金融的一个都不租!原来早先今年很多的写字楼都被P2P包下来,然后开始骗钱跑路,当时很多房东恨透了这群人,表示以后再也不租给做金融,认为干金融的就是骗子。P2P的爆雷不仅导致了互联网金融的污名化,也导致金融行业在老百姓眼中的声誉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2015年的12月,公安把e租宝创始人丁宁抓了,当时以为这个公司有多么神秘的背景,其实遍地的P2P事后看来就是非法集资的沉渣泛起、借尸还魂。当然我们不排除这里面有真正的P2P被误伤,但是P2P从一个如此另类的东西到全遍布全国,最后没人管只能由公安来处理。政法委牵头公安抓人,所以在2016年互联网金融开启了针对P2P的一轮大整顿。2016年10月13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4)债市下跌上了银行委外,萝卜章事件震惊市场:同年年底,又经历了一场债灾。债券市场是牛一年熊一年,然后平一年。结果这次牛了两年,到2016年下半年的时候大家都还觉得很嗨、还在加杠杆。10月28号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以货币政策来抑制资产泡沫和防止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防风险,抑制资产泡沫,债券市场才知道这个事情到头了。于是开始互相踩踏,债券价格快速下跌,这波下跌把银行理财伤到了。因为在之前的资产荒,银行理财大搞委外,大量的非银机构找银行替其管理理财资金,正好银行理财的人手也不足,感觉对方(投顾)做的更加专业一些,于是就把钱委托出去。

结果碰到2016年债灾亏了钱,还踩了雷。此后银行理财对于委外开始反思,到底是这些机构真的比自己做债做的好,还是仅仅是因为对方更大地放开风控敞口,采取了更激进的策略?与此同时某证券公司的萝卜章事件就爆出了。

资管行业:基金子公司神话终结,证监系资管祭出新八条底线。基金子公司的神话就走向终结,标志是2016年的8月30号,证监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把基金公司都叫去严厉批评一帆,不让搞资金池和通道。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定和净资本管理办法随即出台。

(二十)2017年:反思乱象去杠杆,三三四十治乱象

2017年的热词是十九大和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的10月18日至24日,中共十九大召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在2016年的讲话之后,保险监管转向了。年初时保监会提出保险要姓保,监管要姓监。同时银行业也开始整治乱象,郭主席从山东省长任上回到银监会,开始推行三三四十的银行业治理工作,这次清整银行业乱象的力度空前。同步加强监管的证监会在2017年3月30日,宣言对操纵多伦股份的案件作出处罚——罚没34.7亿,这是史上最大罚单。并且这一年还推出了并购新规、定增新规、减持新规,目的是要防止在资本市场的“抢钱行为”,导致后续股票市场整体流动性的不足,尤其爆发了大股东股票质押的危机。

可以看到,2017年三会都在加强监管,那么这些动作背后信号是什么?

国家要加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会议和文件上使用的措辞非常严厉,叫做“整治金融乱象。”2017年的7月,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新时期金融工作的三大项任务:为深化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排在第一的是服务实体,第二是防控金融风险,第三是深化金融改革。之后在十九大所确立的防范重大风险之大工作当中,金融业列为风险之首,标志着整个金融行业的严监管时代到来。

这次会议中许多话耐人寻味,比如原来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2017年之后听不到这句话了。金融是要服务实体经济的,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有一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家公司叫做趣店,创始人是83年的。其第二大股东,一个叫周亚辉的人,写了一篇文章叫机密趣店投资的全过程,就是在讲自己多么牛,投了这家企业。放高利贷也就罢了,还跳出来得瑟。

几天之后,高监管做出了反应。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一个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并且开始整顿现金贷行业,整个网贷行业迎来严厉的整顿。这还不是2017年最大的事,2017年最大的事情发生在11月17号,大资管新规发布征求意见稿。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所有资管从业者的震动之余,大资管新规在2018年定稿落地。

(二十一)2018年:资管新规终落地,各回本源真资管

2018年的热词是什么?中美贸易摩擦、扫黑除恶、精准扶贫、亲清政商关系。在这一年的4月8日,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合并。为什么是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因为银行和保险的监管理念是相通的,核心都是资本金的监管。银行是巴塞尔协议,保险是偿付能力充足率,原理相近的。证券市场继续要加大发展,相对独立的监管得以保留。在银保监会合并的同时,新一届的国务院金融委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任金融委主任。至此中国的金融监管发生了变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各管一段、不协调地各自为政。如今是金融委开会,然后大家共同执行,中国的金融监管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2018年2月23日,保监会宣布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之后更名为大家保险集团。同年4月17日,新中国以来的金融腐败的第一大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晓明被查,2021年的1月被判处死刑。

这一年很多的民营上市公司的老板过得非常之艰难,表面上看他们很有钱,其实都是纸面上的财富,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股份)。随着一系列的减持新规,手上的股份无法卖出(变现),于是只能把股权(股份)质押出去获得融资。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原来这些老板们把股票质押的钱拿去投新的项目,然后通过并购把这些项目(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换成股票(资产),接着将上市公司的市值进一步做大,通过择机减持使得手头现金非常宽裕。课时现在并购和减持都受到限制,再加股票市场股价的下跌,市值缩水之后,就触及到平仓线。

平仓线顾名思义,当质押物的价值不足时,要么追加抵押物,要么由银行或者信托、或者证券公司,把质押股票给卖掉。这个操作会导致什么结果?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转移,或者大量(比例)股票的急抛会引发越卖越跌,越跌卖恶性循环。这时候国家站出来说不能卖,要纾困。为什么不能卖?因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果离开了这个大股东,离开了这个老板,很可能这个企业就搞不好了,所以一定要保住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的这个地位,于是便开始纾困。所谓纾困是什么呢?其实本质就是让债务(质押借款)延期,比如追加担保(增信)让大股东延期。后来股票市场又涨起来了,这个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同时证监会加严了退市制度,尤其是新增了重大违法违规退市,最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比如长生生物就是被这么退市的。金融开放也在提速,允许外资持股比例进一步得到放开,包括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隶属四大行旗下,目的是为了鼓励做债转股。

最大的事仍然是资管新规。所有的人最开始认为资管新规,就是让大家提个意见,然后再讨论讨论、斟酌斟酌,应该不会颁布或者不会这么快下达。没想到在2018年的4月28日就直接定稿,经过深改委推出来。

推出资管新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一锤定音。资管新规出台之后,核心思想就是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产品净值化。其中的有些是2013年银行理财改革的内部思路,以及借鉴基金行业成熟的制度机制,比如投顾转型,独立托管,信息披露等全面吸收到资管新规中。之前用预期收益率的方式去发行产品,投资者在思维上依旧认为这是存款。今后资产端要投标品,产品端要净值化。

2018年的4月的资管新规颁布之后,整个资管市场既然慌张又迷茫。怎么办?怎么转型?各行各业开始贯彻落实资管新规,银行理财推出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要开始出新的规则。伴随着资管新规还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一个就是委贷新规。2018年1月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颁布,其中有一句话,“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不得是受托管理人资金”,实际上就是禁止掉所有的资管产品通过银行范围内,变相的通过委贷方式进行的非标融资全部打掉。

除了委贷,基金业协会加强了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不允许再备案明股实债类的私募产品,即私募基金一定要做投资,而不是做融资(借贷)。此外还有对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先前的篇幅中提到2013年余额宝之所以大火,是因为有T+0垫资赎回,每人限额1万元。所以大家现在用余额宝,每人马上到账的只有1万块,每天只能1万块,意味着货币基金更多地是一个基金,而不是货币。

信托行业虽然没有贯彻落实资管新规的具体细则出台,但借由8月17号《关于加强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的通知》,首次对家族信托进行了定义,家族信托门槛1,000万,必须有多元化的信托目的,委托人不得为唯一受益人。2017年末信托行业的资产规模走向了最巅峰26.25万亿,新规落地之后,信托资产规模便开始下降。

(二十二)2019年:银行剥离理财池,纷纷建立子公司

2019年热词是什么?70周年国庆,华为5G。这一年在金融行业的重大事件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及资本市场的改革。2018年10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海的首届中国进博会上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进行试点,然后科创板以新中国史上最快的速度落地了。科创板代表的是国家推进硬科技发展的决心。还有一件大事是包商银行被接管,宣布5,000万以上的对公存款,同业负债可能得不到全额保障,由此引发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紧张,以及非营机构的恐慌。于是央行果断出手,从锦州银行开始担保,及时化解了这场流动性危机。

2019年也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元年。先是第一家建设银行获批设立是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然后工农中交、光大、招商、邮储、兴业、宁波等银行先后年总共有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是资管行业新兴的巨无霸,当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发行的净值化产品的一线销售就有一个很大的阻碍,因为大部分老百姓习惯了固定收益(保本保息)。监管希望银行理财子公司更多去投权益,但是权益投资也有各种困难,特别是体制机制和人才建设的问题。

总体而言,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资产上的布局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的,更加偏向于的产品是现金管理,到今年现金管理和这个货币基金持平,所以又要面临整改和转型。但无论如何,银行理财子公司仍然是巨无霸,因为背靠银行,有很好的品牌信用和强大的募资能力,更关键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有巨大的制度优势,比如既能做公募又能做私募,相比基金公司只能做公募,信托只能做私募,银行理财两个都可以做,并且其公募产品还能投非标债权资产,从这方面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是一个非常有制度优势的细分行业。

2019年可以说是中国真正的财富管理时代来临。因为这一年第三方理财的模式在本质上被证伪。就是一边卖产品一边自己搞资产,尤其是搞非标固收资产再去卖的这种模式被彻底证伪。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诺亚采雷承兴国际的Case。诺亚创始人汪静波在发现受骗之后果断报警,公安把承兴国际的罗静带走了。同时汪静波在2019年的7月8号发了一封内部信,这封内部信的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从非标固收产品驱动到标准化基金驱动,组合型净值型产品是唯一的方向,摆脱巨大的非标固收,固定收益资产路径依赖。此次事件坚定了转型之路,用一种残酷和强烈的方式让惊醒。从事金融业是通过管理风险而获利的,必须要深刻理解风险不会消失,只能被分散。

到底是要继续沉迷于非标资金池的完美幻觉中,还是坚定地拥抱资本市场,向标品净值转型,值得所有人深思。

在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开启转型的同时,监管开始颁发一张新的牌照。今天(2021)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牌照的威力(重要性),但它将深刻改变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格局。这个牌照上叫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牌照,拿到这个牌照之后,如果是管理型的投顾业务,可以按照和投资者约定的配置方案,自动买卖基金并进行赎回操作。基金投顾牌照的推出意味着财富管理有了一个真正的牌照,这个牌照代表着买方收费的时代开启,如果所谓的独立财富管理行业仍然是向资产端去收发行费,就很难转变站在投资者立场去做财富管理。

随着基金投顾牌照的出现,2019年可以看做是中国真正的财富管理行业的元年。这一年大量非标暴雷,如果那些8%、9%、10%乃至10%能保本保息的产品始终存在,那还谈什么资产配置呢?直接买这些产品就行了。2019年之后,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所有的人都要接受任何资产都是有风险的,投资行为的结果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的。

(二十三)2020年:地产三道红线立,股市注册制来行

2020年因为新冠的疫情有点伤感。这一年决战脱贫攻坚,颁布了民法典,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在这一年我过得很艰难,因为智信是一家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提供活动培训咨询业务的这么一个机构。随着疫情的到来,业务全面陷入了停滞。如果扛不过这次疫情,可能今天不会有这样的一次跨年演讲,我也不会站在大家面前。但是挺过来了,并且上线了资管云。

这一年金融行业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是马云在一次会议上的言论,以及蚂蚁上市的暂停。2020年的10月24日,马云在上海出席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了一通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随后监管约束蚂蚁暂停上市,并出台网络小贷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同年监管接管了明天系的机构,包括其几家保险公司和几个信托公司,稳妥地推进风险处置。2020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地产融资的三道红线的设立。

2020年8月20日,建住建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一起约谈重点名单上的地产企业,提出对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的规则。这三道红线,使得许多地产公司在2021年去杠杆的意愿非常强烈。2020年12月31日又提出信贷的两道岗,为了防止信贷资源过度向房地产行业集中,剔除对房地产贷款的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上限要求。

房地产进入寒冬的同时,证监会则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科创板和创业板,接下来再考虑主板。注册制怎么搞呢?按照易会满主席的说法叫一个核心、两个环节,三项市场化制度安排。一个核心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两个环节是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的审核,三项市场化制度安排包括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承销机制,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审核注册机制和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以此将注册制全面的推行开。

同时更加强调资本市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有严刑峻法,比如对造假的绝不姑息。后来康美药业造假,不仅上市公司受罚,连带投行中介机构、为他服务提供服务的证券公司,也吃到巨额的罚单。

基金行业又火了,上一轮火爆是在2007年。2020年这轮开启了结构性慢牛行情。大家又开始买基金,这次涌现出以张坤为代表的一众明星基金经理,网上基民还编了个顺口溜:赵诣专攻新能源,中欧葛南医药全;白酒记得找张坤,消费还看刘艳春。军工来跟李轩混,指数侯浩有定论;科技广发刘格菘,复古渊博长联盛;长期持有朱绍兴、傅鹏博来定乾坤;基金投资并不难,记得止盈有方寸。每句话里面都有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比如赵诣包揽了2020年权益类基金的1、 2、3、 4名,就一个人包揽4个名次。还有张坤是易方达的头牌,管理了1,000亿基金规模。一个人管理1,000亿,相当于一个中型的基金公司的全部规模。所以这个市场并不缺钱,只要有投资能力,钱就会追着走。这一年公募REITs开始试点,公募REITs既跟房地产没关系,也跟信托公司没关系。因为现在没有把房地产资产列入,主要挂钩的是基础设施资产。当前这类资管计划的管理人不让信托公司做,因为基金公司面向的是公众投资者,是一个公募基金,于是便让基金公司子公司来做管理人。

同年银保监出台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办法,保险的产品有些不同。之前提到过,大多是债权投资计划,可以理解为保险板的非标——保险资管的股权投资计划,其实很多做的是明股实债,尽管原本的希望是做成保险版的PE。所以保险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就是保险的资产证券化(ABS)。而所谓组合类产品,可以理解一个投标品的基金,或者理解为一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种产品原本是不能向个人发售的,到了2020保险资管产品管理办法开始允许向个人发售。保险资管又向前进了一步,可以面向个人了。

信托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也出台了,就是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提出50%的标品的额度限制。于是证券信托又火了,大家都涌进来做这块业务。希望把分母做大,然后非标业务的分子可以继续变大。

(二十三)2021年:地产暴雷非标殁,信托誓把型来转

进入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对互联网企业反垄断,宣布2030年要碳达峰,2060年要碳中和,同时开始鼓励生三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地产巨头开始接连暴雷,以恒大为代表。以往觉得跟小的地产公司合作有风险,现在发现跟大的合作也有风险。随着恒大的暴雷,整个地产金融进入看资产、抓资产的时代,而不仅仅是看主体信用。这一年信托行业过得很不容易,因为真的要转型。过去10年信托行业最流行的一句话叫年年难过年年过,每年过的还不错。

为什么每年难过又都能过呢?因为地产、城投、通道三个业务轮流转。但是在2021年,地产这根柱子被破坏了。所以2021是信托公司经营的转折之年,意味着信托公司真的要转型了。往何处转?很简单,信托公司就四大业务,私募投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把私募投行项下的非标债权拿掉,能做什么就很清楚了。仍然是资产管理,还有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这个是有区别的,就是站在谁的利益立场?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叫从打猎走向种地:以前是一个猎人,充满机会主义,每天寻求热点。现在要种地了,要踏踏实实地去耕耘了,比如标品的债券投资业务,那就是耕耘,不是简单地设一个部门,做一个机制就能把这个业务做起来的。

2021年末,有一个事情值得大家关注,就是养老理财产品。据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8.7%,意味着将近6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甚至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代!养老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人活着钱没了的问题怎么解决?

国家一直很重视养老的问题,在1998年就建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但随着养老压力快速加大,需要不断增加资产,怎么办?鼓励第三支柱,就是在银保监会的层面,新成立一个公司,叫做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111.5亿,此来推进这个养老的第三支柱的建设。后续又出台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针对的是养老保险公司原来既干养老保险,又干资管业务,现在要做出选择,到底要做资管公司还是做养老保险。

监管鼓励的方向是做养老保险,更值得关注是2021年的12月17日,深改委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会议强调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养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完善制度设计,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为个人积累养老金提供制度保障。要严格监督管理,完善配套政策,抓紧明确实施办法,财税政策、金融产品规则等,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让参与各方有章可循,制度可行、可监测、可检验。”也就是说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养老理财的发展。

【结语】

2018年5月15日,刘贺副总理在全国政协的一次会议上讲,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让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每一句话分开理解,做生意是要本钱的,不能都靠借的。所以要降杠杆,因为地产企业空手套白狼的真不行。借钱是要还的,严肃信用约束,不可以逃废债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这就是整个资管行业要实现的使命,让投资者能风险自担,能尽责管理。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好人赚钱的时代,不再是资本市场可以胡来,可以随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几句感悟送给线上线下的各位。

第一句话就是回归本源。怎么回归本源?资管行业要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资管行业的本质就是所有人都要理财,要履行好作为受托人的责任。卖者尽责,就是要充分的信息披露,尽责管理,最终实现投资者的买者自负。

第二句话是加强监管,破除资金池模式,实现产品与资产的一一对应。资产端要非标转标,产品端要禁止核算。要通过组合去分散风险,因为风险是不能被消除的,只有通过组合分散风险,才能让风险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变得可以承受,而不是买一个非标,兑付不了就(本金)全没了。

第三句话提升能力,投资的本质是认知能力的变现,投研能力很重要。要跳出地产城投天地宽,地产和城投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今天要面向资本市场,面向实业产业,要融入多元生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这个市场需要不同的角色,到底是要做一个资产管理机构,还是要做一个财富管理机构,还是要做一个精品投行?资产管理到底要偏另类资管,还是偏标品?标品里面主做固收还是做权益等等?这些问题值得去思考。

最后一句话叫服务社会。任何一个行业不能沉迷于自己的行小逻辑里说事,我活得有多么艰难!监管为什么又不支持我?社会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多负面评论?要解决的是因何存在,为谁服务,有何价值的问题。如果把这个行业关了,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还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存在,能让社会能变得更加的美好。要助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搞那么多的股票,搞那么多债券,最后要卖给谁?应该卖给资管机构,机构在背后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优势,去配置于这些金融资产,进而让这些钱流入实体产业去提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财富管理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助力共同富裕,提升民众福祉。所以不要为一个旧时代的逝去而感到哀伤,而应该热烈拥抱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资产管理行业,共同祝福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