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站而建:轨道交通引领上海发展新格局

依站而建:轨道交通引领上海发展新格局
2021年11月23日 14:55 闪马智能

“上海地铁早高峰限流措施仍将继续。”多年来,这句信息播报已经伴随上海市民度过了无数个工作日。在这座拥有2.49千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里,包括磁浮线在内的19条地铁运营线路串连起了千万市民的生活,横跨两个世纪,记录下上海的发展变迁。

从无到有:“城市脉络”疏通运转的28年

今年6月,为致敬建党100周年,“嘉定新闻”推出了特别节目,诉说11号线建成11年来的城市发展变化。2009年底,嘉定区的首条轨交线路——11号线北段通车运营,从此,轨道交通成为了嘉定区市民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也为嘉定区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区、打造长三角节点型城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11号线影像资料截图

图片来源:嘉定新闻

不仅是嘉定区,近十几年来,整个上海市的轨道交通发展速度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上海的“乘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原有的公交车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上海的大客流需求,另一方面,公交企业的亏损状况也迫使公共交通系统进入了转型期。在这种背景下,轨道交通应运而生。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至徐家汇站通车试运营,这也标志着地铁这一交通工具也正式进入了这座城市。自此,以时间节点为划分,上海地铁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2000年前:雏形阶段。当时,上海仅有1号线、2号线两条地铁线路,集中在市中心的核心地段,主要服务于浦西人民广场等地的出行需求。

2000年至2005年:初期阶段。这一时期,3号线和5号线建成了,上海的轨道交通网络逐渐向外延伸,覆盖到了更多的城区。

2005年至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受益于世博会的举办,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迎来了腾飞期。这一时期,上海轨道交通的分布网络基本成形。

2010年之后:提升效率阶段。这一阶段又以2015年为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至2015年,在分布网络基本成形的基础上,上海地铁运营里程增速有所减缓;而2015年之后,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作用的要义强调,把轨道交通“做精”成为上海地铁更重要的发展方向。

上海地铁线路示意图

图片来源:上海地铁官方微博

经过二十多年的布局和发展,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地铁运营总里程729公里,完成客运量逾28亿人次,均居全国第一;截至今年4月,上海地铁运营里程为772公里,已是世界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市民出行、有效地解决了“乘车难”问题,更从侧面反映着上海这座城市在空间发展上的谋划和布局,二十多年来,上海的发展始终和轨道交通息息相关。

TOD:一种基于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

回顾上海地铁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上海地铁经历了“十字—环线—网络状”的演变过程,而这正对应上海市“一核—多中心—多圈层”的发展模式。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处于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中。从宏观层面上说,轨道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与市区之间的可达性,提升了市区的活力,同时也鼓励了有机分散和多核心的郊区发展,而反过来,多中心的居住和就业模式也增加了轨道交通通勤量,缓解了中心城区负荷的压力。

轨道交通和城市形态结构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即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其中公共交通包括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BRT等公共交通设施。TOD模式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一种策略,即鼓励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步行和骑行)为主要交通方式,在公共交通站点周围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的范围内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有活力的、多样化的宜居社区,进而促进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主骨架布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纲要》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为中心,核心要义是通过交通设施的衔接与互通,极大地提升周边物业的价值与收益,是一种基于基础设施带动土地增值、土地增值又反哺城市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起源于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尔普,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通俗而言,TOD模式即为:先通过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搭建起城市的“骨干”,再带动周边片区的发展、把城市向外扩张。目前,香港、广州等地已经基于这一模式建设了多个枢纽中心。

上海做法:以“站点”带动“线面”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年)纲要概要》提出,“面向2040,上海的城市愿景是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要“构建层次清晰的城市客运交通服务体系,重塑市域客运交通系统骨架、提升主城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新城相对独立的交通体系”,并强调“以公共交通提升空间组织效能……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复合廊道对城镇体系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强化公共交通枢纽对核心城市、重要地区的集聚带动效应,突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土地复合利用,推进城市功能整合和布局优化,降低居民出行距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可见,“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愿景的实现需要卓越的综合交通系统进行有力支撑,而轨道交通系统正是上海综合交通体系的主动脉。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城市发展实践中,上海做法可以总结为两大策略:

第一,扩张城市外围,体现整体思维。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作为我国超大城市之首,上海优先建设轨道交通,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贯彻了利用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思想,采用了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多中心轴线式空间布局模式,以此支撑城市空间骨架发展、推动产城融合;此外,在规划轨道交通站点时,上海充分结合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合理设置站点,尽最大努力把周边土地留给商圈、学校等具有流动活力的地点。同时,通过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的轨交线网和综合开发站点,鼓励混合业态开发、混合人群居住,有效缓解了城市因职住不平衡而带来的通勤压力。例如,11号线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思想进行建设的典型,在11号线的带动下,嘉定区土地空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第二,开发中心城区,体现精细化管理。以TOD模式为参照,上海在中心城区采取了轨道交通站点上盖、打造站城一体活力空间的开发模式,在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站点周边、地上地下的物业综合开发。另外,上海还积极践行高效集约的用地模式,通过提供优质公共交通服务、宜人的步行空间和丰富的商业活动来吸引客流、疏解地面交通压力,进而减少交通用地需求,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组织秩序的深度管控,人民广场、徐家汇、五角场站等中心城区站点的成功建设即为TOD开发模式的例证。

在上海中心城区土地空间的利用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资源约束和城市发展的矛盾迫使城市空间向外围扩张,相应地,一部分城市功能需要转移至城市外围,也因此形成了多个城市副中心和五大新城。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轨道交通是重要引擎,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来引导城市核心区部分功能向外转移、促进城市空间格局外拓,能够减缓核心区城市空间和资源压力,进而最终促进城市的平衡健康发展。

AI方案:科技让轨交运营更安全、更高效

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近两年来,随着上海市建设智慧城市进程的深入推进,“行业+AI”成为发展新思路。在AI技术的加持下,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或将迎来升级新机。

轨道交通是人流密集场所,安全和高效是其运营和管理的核心要义。在安全性方面,AI技术目前已经在视频侦查、人员状态异常监测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能够支持轨道交通智能巡检、防暴、救援等管理需求,极大地提升突发事件处理效率、保障乘客安全;在高效性方面,拥有超强算力、超高效率的AI技术无疑占据巨大优势,并且,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加持下,AI性能进一步提升,能够高效满足轨道交通场景下的客流统计与管理需求。

闪马智能VisionMind大客流管理系统

例如,闪马智能针对广场、商圈、景区、交通枢纽等人群密集区域打造了大客流管理系统,能够精准统计区域内人流数量和人群密度,有效应对瞬时客流达10万量级的超大规模、超高密度客流统计场景,实现大范围的人群状态和活动规律整体分析,已经在外滩、布达拉宫等地投入应用。在轨道交通场景下,经过检验的、成熟的大客流管理系统将灵活适配,打造全方位智能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空间管理方式的转型,作为“城市脉络”的轨道交通也将在运营和管理上实现更多智慧化升级。未来,在AI技术的助力下,轨道交通管理将进一步提升运作效率,畅通市民出行、最大化城市空间利用价值,为建成有序、安全、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