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见老乡,连眼泪汪汪”,人在外地,总是会被家乡的车牌感染到,或许这就是一份“乡愁”。
而对于在海外的游子而言,更是对来自祖国的一些踪迹而感到兴奋。在不少非洲地区,我们就看到了熟悉的中文汉字。
这些汉字不是印在广告牌上,也不是写在书本上,而是在很多非洲人的身上。原来这里不少人穿的衣服,上面都印着汉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相隔这么远的非洲地区,还能看到如此熟悉的中文。
这一切,还得从中国二手服饰说起。也正是因为这门生意,甚至带富了不少国内的创业者。有人日入20万,从破产的边缘重新“站起来”。
其实将时间倒回至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用中国当时的情况来反观今天的非洲市场,就能够找出其中的答案了。
当时我国国内资源匮乏,很多东西都是来自欧美日地区的二手产品。无论是电器、自行车,还是人们身上穿的衣服,很多时候都是他们“淘汰”下来的二手货。
因为这样的“二手货”,往往价格比较便宜,所以自然受到了当时国人们的追捧。如今经过几十年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不再需要这些二手产品。不仅如此,反而还成为了这类二手产品的“输出国”。
我们经常听闻服装品牌库存积压的消息,时间一长这些衣服基本上就会成为一类“废品”需要处理掉。
不仅如此,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多,新衣服也是越买越多,每年“淘汰”下来的“新”的旧衣服也越来越多,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丢弃的旧衣服差不多有2600万吨。除了部分能够捐出去做慈善以外,很多衣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因为这些旧衣服,出现了垃圾处理上的问题。
于是有人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用极低的成本加入这个行业,“暴利”之下,赚得是盆满钵满。而这个商机,便是二手服饰的再售卖。
因为本身就是需要再处理的“垃圾”,所以一般情况下从业者只需要花费每斤4毛到1.5元的价格,就可以成功回收这些旧衣服。
在一些小区楼下,还有不少绿皮箱子,这里面有很多国人捐赠的旧衣物。很多时候,因为不满足要求,只有部分衣物被捐赠出去。剩下的大部分,则几乎0成本地进入了旧衣回收行业人的口袋。
他们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拣后,将他们打包卖给二手服装出口商。这些出口商们,再通过赚差价的方式,将衣服卖给非洲或者贫穷的中东地区。这样的一个操作流程,是不是很像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而在非洲地区从事这么生意的孙卫东,便是这个工作的“受益者”。曾经的他在国内也做过服装厂,只不过破产倒闭了。
而现在来到非洲地区,专门做出口二手衣生意。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几十万。而且就目前来讲,中国市场每年“诞生”的旧衣服就有2000多万吨,所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没生意可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