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港股市场,再次冰火两重天。
今天港股各种高息股尤其是港股通在列的,都全面出现了逆势大涨,远远把A股抛在了身后:
中国外运:港股大涨7.11%,A股涨0.82%;建设银行:港股大涨6.82%,A股跌0.28%;中国太保:港股大涨8.14%,A股涨3.36%;中国平安:港股大涨5.77%,A股涨1.39%;。。。。。。
这一切最大的缘由,是与一则关于港股通或将减免红利税的传闻有关。
昨天临近收盘,彭博通讯社报道,国内监管机构正考虑减免内地股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时,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的所得税。
尽管该传闻尚未被证实,但结合监管层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态度,这个传闻为真的概率也似乎不小。起码市场目前已经在交易这个利好。
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能落实,那可就真的很重磅了。
01
一直以来,港股都是以“全球估值洼”地著称,如同一个魔咒,即使是A股再到港股上市的A+H股,两地的估值和股息率往往都有很大的差距。
两者的股息率差,一般都至少在20%以上。
比如今天大涨的建行,其港股股息率是7.482%,A股股息率是5.5%,前者比后者高了36%。
如果放在昨天,这个差价比例就更高了。
中国神华也是,目前港股的股息率7.97%,A股的为6.22%,前者高出了28%。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港股市场长期以来缺乏流动性导致的估值溢价偏低(对应股息率就高)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两地实现的股息红利税率的差别。
在国内,如果你持股期限在1个月内取得红利,要按20%的税率征税;持有1月以上1年以内,红利税率减半为10%;持股超过1年,免征红利税。
但港股不同,根据目前相关税收政策,内地投资者直接在港股投资所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而若其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于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非H股上市公司(包含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内地的H股和中资红筹股),还需额外再被代扣10%的所得税,加起来的综合税率达到28%。
除非是内地股民连续持有的H股满12个月才可以免征被代扣的10%企业所得税,否则至少20%的红利税是跑不掉的。
这就导致了两地股息率的巨大差异。
比如中国移动、中海油这些红筹股(业务在内地,注册和上市在香港)。
中移动港股目前的股息率TTM为6.26%,其A股的是4.2%,前者按28%的红利税率扣除后股息率回到4.5%,略微高于A股。
看似这个差价已经不大,但这是在今年港股涨了14.2%,A股只涨不到2%拉回来的。
一些其他的红筹股,这个扣税后的股息率剪刀差甚至会更可观。
这个问题,很早之前就被投资者所质疑和争议,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就有过类似的建议,近期监管层在对港股五大新举措中虽然没有提到减免红利税,但这个方式符合助力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目标。
所以这个传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02
之前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监管层突然在近期出台对港股的五大重磅举措?
其实答案之一,就写在了这五条措施里面。
两个核心:
一是,为了给港股市场更大程度打开方便之门,以便吸引更大的流动性(主要是方便内地资金南下)。
二是,支持更多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去年末开始,为了维护A股市场情绪,A股IPO持续收紧,今年Q1只有30家新股上市,融资规模235.6亿,都同比出现明显腰斩。
但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融资需求根本不能停,也不能只靠传统线下渠道融资,现在IPO也在收紧,还能怎么办?
那就支持“内地行业龙头”来港股上市。
但是港股的流动性一直那么差,导致上市企业估值得不到更好溢价,实际融资的可操作空间也大打折扣。
企业不愿意去,股民也不愿意来。
而内地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本身就各种门槛限制重重,而且还有比A股更高且不够合理的红利税这个拦路虎。
大家就都更加不愿意过来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僵局。
要打破这个僵局,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港股流动性。
前提条件,除了那五大举措中各种门槛松绑和丰富投资产品,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减免港股通的红利税。直接让资金看到减税后港股高息股更有吸引力的股息率差。
目前两地的很多价值股的股息率差还很大,所以可以断定,如果传闻真的落地,未来还会有更大量的资金南下买港股高息股。
进而盘活港股的流动性,修复港股一直以来的“估值洼地困境”。同时还能帮助解决A股IPO堰塞湖,解决企业融资发展难题,已经解决内地投资者“资产荒”的困境。
真正的:一子落、满盘活。
03
昨天的文章《急了》中提到,2023年,M2增加了25.84万亿,增速9.7%,其中银行存款就占了25.74万亿。而M1增速仅仅只有1.3%,说明大量的钱,都没有真正流动起来。
大家都在拼命存钱。
甚至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各种高息存单理财长篇也逐渐收缩停卖,还是止不住大量的人继续把钱存起来。
据说,昨日上午,广东多家银行开售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票面利率为2.2%,低于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定存挂牌利率,但依然在上线1分钟后就被抢光,个人客户占比超过90%。
甚至有人早上5点天没亮就开始排队抢了。
巨额的存款规模、夸张的抢购政府低息债,都说明什么?
一,信心不足;二,资产荒。
现在国内,对于优质资产,是从不缺资金的。
大家只是很难再找到能跑赢长期国债利率又足够安全的产品。
而股市里面业绩发展稳健且高分红的资产,算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所以过去两年,A股的高息股就成为了最被看好的资产,过去已经至少涨了两轮行情,分别是中特估,周期行业景气回升。
其实港股的高息股从股息率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资产,但拦路虎太多。
现在,政策开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革,可能就包括此次传闻的“红利税减免”。
这样一来,港股的流动性困境可能会得到有力解决。
如果这个红利税真的如传闻那样减免,那么必然还会有大量资金来追逐填平股息率差,因为在两地互联互通更加便利的背景下,这个差距几乎就可以说是无风险的套利红利。
当然了,我觉得这红利税肯定不是直接取消的,最有可能的是对港股通的红筹股取消额外10%红利税率,然后引进类似A股这样的根据持有时间长短划分税率的制度。
无论是哪种方式,这都会是个巨大的利好。
那么红利税减免的话最利好哪些标的?
一是包括港股中大量高分红的国企、央企。这也是契合A股“中特估”的逻辑。
二是包括哪些长期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都较强的行业龙头,尤其是A+H两地上市的能源、基建、消费领域优秀企业。
这交易逻辑,短时间内大概率还会持续。直到传闻得到回应,或者两地在剔除税差后的实际股息率逐渐接近。
在今天,港股还有另一个很强势的板块——地产,股价涨幅超过20%的不在少数,其中有几家房企在近10日甚至都翻倍了。
这其实是预期得到的。
今年以来的工作,纾困地产、地产化债是非常关键的重心之一。
尤其上月底政治局会议的工作指引之后,各地方的松绑政策密集推出,动作进度快得惊人。
其实这也是港股能迎来大涨的一个风向标。
因为对港股来说,地产板块站稳,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中很大的一个危机已经得到很大缓解,这是信心修复的关键。
地产危机缓解,然后在医药股持续修复、科技股不断受追捧,以及高息股带动下,港股市场的估值,也就变得更轻松了。
这也是这段时间那多国际机构开始重新发表研报看好中国,包括中国房地产,以及一季度公募开始高调加配港股的原因。
接下来,肯定是有更多资金要更加追捧红利股的,由此不仅会逐渐提升港股的估值,甚至也会反哺和刺激国内A股的高息股跟着走强。
毕竟国九条对于政策的监管,本身就是引到市场资金多配置这些稳定高分红的资产。(要起到好榜样,才能吸引场外大量的迟迟未能进来的长期大资金)。
现在,信号已经发出来,就看场外的那些长期机构资金(包括国家队)跟不跟了。(全文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