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李白写的诗堪称是一绝,但是在唐代有这样一个人,他更为擅长五律和五绝,甚至写的骈文也能成为举世之最。可惜英年早逝,老天没有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就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谈起王勃,他简直就是一位不世出的文学天才!他在年仅六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构思精妙,文辞优美的诗文来。他九岁的时候偶然读到了文坛大家颜师古为《汉书》所写的注释,时常摇摇头又点点头,反复朗读。最终忍不住用稚嫩的小手握起了笔,写下了《指瑕》十篇。这十篇文章详细地指出了颜师古注释的错误之处,并加以论证和改正,这在当时引为奇谈。由此可以看出,还是幼童时期的王勃就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文学天赋了。同样是这个年纪的李白,还在河边看老奶奶将铁杵磨成针呢。
王勃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学有所成,受到他祖父王通所传承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渴望建功立业,做官济世。可是他的年纪太小了,屡次想要参加科举都被回绝了。 苦读两年,终于到了可以应试的年龄。他父亲只是本着想让他试试的心态,没想到幽素这一科成绩特别优异,直接科举及第,官拜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少的正式官员。由于他还没加冠行成人礼就当了官,这让很多人都眼红嫉妒,非议诽谤的言论纷至沓来,王勃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证明自己。终于让他等到了这次机会,唐高宗下令建造的乾元殿竣工,于是王勃构思许久后,行文如流水,洋洋洒洒写下了《乾元殿颂》这篇文章呈给皇帝看。唐高宗翻阅过后,感觉文章歌功颂德,用词简约明丽,非常喜爱。旁边的侍从告诉他是那个还没有成年的王勃所写的,唐高宗非常惊讶道:“奇才啊奇才,真是我大唐的奇才!”自此,王勃的声名在京城传扬开来,那些诋毁的言论也渐渐消失不见,还被推为了“初唐四杰”之首,一时风光无限。
每个人都会有高光时刻,也会陷入低谷境地,王勃也不例外。王勃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了沛王身边教书,和沛王关系十分融洽。那个时候的唐朝都城长安,上流子弟都酷爱斗鸡的游戏。正好有一次沛王和英王约着斗鸡,王勃可能是出于助兴的目的,也或许是显弄自己的才华,为沛王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送给英王宣战。后来这篇文章被有心人传到了唐高宗手里,唐高宗龙颜大怒,痛骂道:“本以为是唐朝的奇才,两个王子玩物丧志竟然不加以规劝,还卖弄学问挑拨王子间的关系,真是非常个歪才!”于是就将王勃革职,遣出长安城。
自此王勃郁郁寡欢,但是依旧没有放弃仕途之路。终于在他朋友和亲友的举荐帮助下,他又当上了虢州参军的职位,虽然只是个小官,但是这仕途还是有盼头的。有一天,一个自称是曹达的人来拜访王勃,自称是一位京城曹姓官员的子嗣,因为得罪了权贵出来避祸一阵子。正好王勃与这位曹姓官员有旧,就把他留了下来。没想到等到看到全国通缉令以后才知道,这个曹达的人背负要案。王勃想要把他交给官府,但是又怕自己被指责为包庇罪。王勃终究是年轻人,热血上头顿时恶向胆边生,直接就把曹达杀了。但是在处理尸体的时候被人发现上报了官府。王勃被关进了大牢,判处死刑秋后问斩。没想到万念俱灰静静等死的他没有等到秋后,恰逢唐高宗改元大赦天下,免于一劫改判三年。等到王勃刑满释放后,他才得知父亲因为自己杀人的事情被贬官到了荒僻的交趾当一个小小的县官。王勃非常悲痛和后悔,于是放弃了朝廷再次征召他为官的机会,长途跋涉去看望他的父亲。路过南昌时,正巧适逢都督阎伯舆翻修好了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凭借自己往日的才名也得以进入。其实当时是阎伯舆想要借此机会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展露头角获取名声。但没想到,等他说完“谁可以现场以滕王阁为主题吟诗作赋”以后,王勃应声而出。他稍加思索,只用了研墨的功夫,文章的腹稿就已经打好了。
刚开始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众人并不以为然。等到王勃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大家都暗暗点头。当那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跃然纸上,大家都不禁站了起来,拍手叫好!没过多久,一篇震古烁今,辞藻优美壮阔的《滕王阁序》就诞生了。自此,王勃再次凭借自己的才华声名远扬,成为文人们学习的楷模。等到唐高宗读到王勃的这篇文章以后非常激动,他说道:“这个年轻人就应该经历之前的磨练才能释放他的才华,来人宣王勃入朝觐见。”但是侍从告诉他,王勃已经死了。原来,王勃在交趾见过了自己的父亲以后踏上归途,想要回到长安东山再起。结果坐船的时候遇到了风浪,王勃不幸溺水而死。一代文学天才就此陨落。
多年以后,李白读到了王勃的诗和赋,感叹不已,甚是崇敬。虽然王勃英年早逝,但是我们依旧能够从他的诗文中感受到鲜活的他,能够触及到他灵魂深处的情感,或是慷慨激昂,或是悲壮凄凉。虽然王勃的宦海生涯沉沉浮浮,但是他的文学才华却是为唐代的诗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