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以次充好”背后:加盟管理弊端凸显,贵价水果底气不足

百果园“以次充好”背后:加盟管理弊端凸显,贵价水果底气不足
2024年03月20日 22:06 贝多财经

近日,率先在业内推出“不好吃三无退货”服务承诺的百果园,却因水果品质不过关出现在“3·15”黑榜上。有媒体曝光称,百果园一线下门店存在将过期变质水果切盘售卖、以次充好等违规问题。

而就在前不久举行的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上,百果园将陪伴其二十余年发展的“好吃”战略升级为“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并将以此作为指导、激励企业中长期战略,彰显品牌优势,持续服务消费者。

但加盟模式管控之忧、盈利持续承压之难和二级市场不振之痛的蝴蝶效应下,如今的百果园陷入了食品安全屡发的恶性循环。内忧外患、步履维艰,百果园的“高品质水果”和“千亿规模”之梦又被蒙上了一层阴云。

一、违规售卖常态,督查形同虚设

3月14日,湖北经视频道的《315我们在行动》节目曝光了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店内一系列违规乱象。在节目开头,门店店长在得知记者未拿到《食品健康许可证》的情况下,仍旧允许其无证上岗营业员一职。

入职后,记者发现一双开门冰箱内摆放着不新鲜、有伤口甚至腐烂的水果。而店员则趁着店内没有顾客时,将部分水果加工处理,做成果切拼盘进行高价售卖,并多次强调“烂不烂无所谓”,将这种行为笑称为“化腐朽为神奇”。

与此同时,该门店将隔夜水果谎称当日鲜果售卖的情况也十分普遍,门店店长甚至对记者直言“要记住在你眼里没有昨天的东西”。而百果园员工上岗培训明确强调,售卖隔夜开切果品、过期果品、烂果坏果均属于违规行为。

调查记者发现,百果园虽然在内部设立了专业督察组进行不定期巡店检查,但督导执行过程却并不严苛。督导经理在店内发现未下架的过期红树莓后,并未立即监督门店店长买单,而是与其就如何“交差”一事展开了拉扯。

最终,门店店长并未在督导经理走后将这盒过期红树莓直接下架,而是作为考核目标指派给一位店员,要求其当天必须卖出去。店员则表示,该盒产品将继续摆放回原有位置按原价销售,若接近打烊时间还未售出再进行折价处理。

而对于门店内长期售卖的过期蜜凰冰糖梨,百果园武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则是此单品的货架期并未纳入督导范围。据工作人员透露:“如果要刻意检查这个单品的货架期,那么很多门店都存在过期现象,就只能快消。”

此外,该门店还存在将低价水果以次充好的情况。按照规定,车厘子根据大小可以分为J到JJJJ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价位不同。但在遇到顾客通过外卖下单店内并未销售的JJJJ车厘子时,店长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是直接以JJ车厘子配送。

二、食品问题频现,暗访精准排雷

3月16日,百果园就上述事件发布了处理说明。该公司表示其对于视频中所反映的情况已第一时间核实查证,并对该涉事加盟店进行停业整顿、全面彻查的处理,对于涉事责任人将根据相关管理制度予以处理,同时对相关管理层进行问责。

百果园在声明中强调此事为“个别门店问题”,并称其总部已组织全国所有门店自查自纠,严查视频涉及内容及其他有违该公司管理规定的问题,目前暂未发现同类情况。后续,百果园将在官网上公布全国门店的自查自纠报告。

百果园坦言,该事件的发生反映出该公司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其绝不推诿和视而不见。此外,该公司承诺在未来会积极改正错误,恳请广大消费者继续支持和相信百果园。

诚然,百果园的回应及道歉态度无可指摘,但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此次调查事件的开端正是一则来自于消费者的举报。据消费者高女士反映,她在百果园APP下单的开口椰子出现霉变问题,但百果园店员的回应态度却令她十分不满。

高女士表示,自己在百果园下单椰子是为了补充母乳,而当她就椰子发霉一事与百果园店员进行沟通时,店员却不以为意,表示“如果食用之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陪你去医院”。在高女士看来,店员对食品安全问题持轻视态度。

实际上,在此次“3·15”曝光事件前,早有科普类视频博主就百果园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曝光。彼时的视频显示,暗访门店存在将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售卖发霉和隔夜水果、将小凤梨充当大凤梨售卖,鱼目混珠、欺骗顾客的行为。

而百果园官方彼时的回应致歉声明也与此次事件大同小异。百果园表示,该公司已对涉事门店要求停业整顿,责令加盟商对涉事门店员工进行停职再教育;对区域负责人进行处分,并承诺将加强督导,及时纠正门店的不规范操作。

另据贝多财经了解,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关于“百果园”的投诉目前已超2400条,投诉内容大部分与售卖腐烂变质水果、包装破损、水果上存在虫卵等问题有关。此外,百果园的会员费用返还、退款提现等问题也颇受消费者非议。

三、加盟模式“惹祸”,贵价难换盈利

拥有二十余年发展历史的百果园,为何总在同一问题上频频“翻车”?早在2022年百果园被曝使用发霉水果后,上海市消费者保护权益委员会就曾直指其经营痛点——品牌不能一味追求扩张速度,而疏于对加盟店的管理和监督。

公开资料显示,百果园成立于2001年12月,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营销拓展、门店零售等全产业链业务于一体。百果园目前已覆盖全国150座城市,拥有6000多家门店,是中国第一大水果零售商,并拥有中国水果行业最大的分销网络。

此前的招股书显示,百果园的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4307家扩张至2020年的4757家,并进一步增至2021年的5249家,年复合增长率为10.4%。而据其2023年中报,该公司截至2023年6月末共有门店5958家,其中加盟门店5945家,占门店总数的99.8%。

得益于加盟门店的大肆扩张,百果园于2019年至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89.77亿元、88.56亿元、102.92亿元和113.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2023年上半年,百果园实现营收62.9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59.15亿元增长6.4%。

相较于运营成本更高的直营模式,加盟模式无疑是实现门店网络快速铺设的捷径。但即便自称有“系统的产品标准和监督体系”,想要全方位进行门店监管并非易事,这也使得百果园屡次陷入“曝光-整改-再曝光-再整改”的恶性循环。

加盟门店的种种违规行为无疑是基于压缩成本下盈利诉求,但百果园的整体利润表现并不算可观。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4906.30万元、2.30亿元、3.23亿元和2.61亿元,净利率仅为2.8%、0.5%、2.2%、2.7%和4.0%。

利润空间承压下,加盟商们的日子也不好过,百果园一线城市的单店年均收入已由2019年的305.6万元降至2021年的269.7万元。另有数据显示,百果园2023年上半年的加盟门店单店产品销售收入为79.6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4.69万元下降6.0%。

而在利润走低的另一头,是百果园一度被称为“水果刺客”的天价售价。贝多财经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百果园5个苹果价格超过80元、4个牛奶枣15元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愿意买单则多是出于对其“三无退货”制度的信任。

四、十年战略背后,市场股价向下

时至今日,百果园仍在扩张自身的商业版图。在2024年的“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上,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表示,该公司将调整组织架构,聚力发展零售、企业端和品类事业,适时开拓国际市场,向着千亿营收目标前进。

余惠勇放言,百果园将在未来十年内争取零售端门店数量超万家,终端零售额超500亿元;自营的企业端业务增加到200亿元,自建平台业务GMV超1000亿元,开发企事业单位工会福利发放、食堂餐后水果需求及代客送礼等业务类型。

此外,百果园将投资不少于200个上下游公司,品类品牌从35个增加至不少于100个,着重产品开发,做大做强单品,并开展内容电商、拼团、一件代发等新兴业务与服务,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全品类的生态圈。

而面向全球业务,百果园将力争水果出口额超百亿元,初步建成全球B端销售网络,成为中国水果出口头部企业。同时,该公司还将适时开放全球加盟,预计十年内海外门店将突破500家,初步形成国际化格局。

此次发布会上,百果园还宣布将品牌战略升级为“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并称将继续坚守品质,以顾客为先。然而,百果园高速扩张之下的加盟门店管控问题,仍旧是阻碍其取信于民,向高品质方向进发的最大“拦路虎”。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百果园的股价也持续走低。百果园于2023年1月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5.6港元/股,最终收盘价为6港元/股,对应市值94.74亿港元。而在达到超7港元/股的峰值后,该公司的股价持续呈低迷态势,

“3·15”事件曝光后,百果园的股价大跌4.7%至3.04港元/股,较最高点已跌去57.3%,较发行价下跌45.7%。截至3月19日收盘,百果园股价报收3.03港元/股,总市值腰斩至48.45亿港元,二级市场愁云惨淡。

重重压力笼罩其身,百果园想要继续讲好“高品质”故事,无疑难上加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