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韩啸被刑拘,业绩开“倒车”,上海贵酒何以沦落至此?

实控人韩啸被刑拘,业绩开“倒车”,上海贵酒何以沦落至此?
2024年10月15日 17:33 贝多财经

很难想象,有这样一家公司,在历经多次转型,跨界涉足包括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机械设备等多个行业之后,顺利于2019年入局了中国五千亿的白酒市场。其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用一套被市场广为诟病的资本玩法模式卖白酒,就将公司的营收从2019年的1.09亿元干到了2023年末的16.29亿元,暴涨了十多倍。

这家企业叫做岩石股份,现已经更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贵酒”),但其二级市场的证券简称及代码依旧未变,仍为岩石股份(SH.600696)。复盘其成长史,从找准时机切入白酒赛道,再到利用贵酒讲出“好故事”来虏获一众投资者芳心从而拉升股价,可以用兵贵神速一词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只是让人备感震惊的是,最近这家企业过的并不太平,一颗大雷直接炸响,无论是对上海贵酒的股价走势,还是宏观舆论层面,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引爆这颗大雷的正是近期因涉嫌非法集资高达700亿而被立案的海银财富,要知道海银财富与上海贵酒有着同根同脉的深远“亲情”,两者是关联公司,海银财富的实控人韩宏伟之子韩啸,正是为上海贵酒的董事长。

我们不禁发问,海银财富的暴雷,为何会波及到上海贵酒?两者到底还存在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父与子都被“带走”,上海贵酒“惊暴雷”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谚语用在如今身陷囹圄的上海贵酒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故事”还是要从9月11日说起,当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发布通报称,近期已依法对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查,对韩某某、韩某、王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消息公开后,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众人皆猜测韩某某、韩某对应的即为海银财富实控人韩宏伟与他的儿子上海贵酒实控人韩啸。

随后,上海贵酒迅速发布公告回应此事,确认公司实控人韩啸因涉及到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查,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随后公司还表示,韩啸暂时无法履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的职责,改由副董事长陈琪代为履行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职责。与此同时,过渡期内,上海贵酒还将形成经营委员会,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共同决策公司经营发展。

虽然上海贵酒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次事件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其二级市场股价在9月12日、13日、1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一字跌停”已成不争事实,影响无法避免。

虽然近几天时间里,上海贵酒的股价或是受到大盘资金涌入的带动影响,而连续出现多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公司不得不连发三则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预警。但是即便如此,根据Wind数据显示,上海贵酒年内股价累计下跌70.48%,排在酿酒板块年内涨幅榜最后一名。

不得不说,上海贵酒沦为此番境遇,与关联方海银财富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可能有人会疑惑,上海贵酒的主营业务是卖酒,这与八竿子打不着的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海银财富,两者怎么会联系如此紧密呢?

再次翻开上海贵酒的成长史,我们不难发现,早在2016年之时,韩啸携五牛基金入主因此前操纵股价而被证监会开出当时史上最大的34.7亿元罚单的匹凸匹,随后将证券简称更名“岩石股份”,盯上了白酒生意。此后,岩石股份迅速“跑马圈地”,陆续拿下了章贡酒业、长江实业、高酱酒业,又将公司名称由“岩石股份”改为“上海贵酒”。

得益于此,上海贵酒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曾一度像坐上火箭般的往上涨。于是,其自然乘坐上了市场热衷的白酒概念股这趟“列车”,更是在喜人的经营业绩助力下,该公司的股价便一路上扬,到2021年六月份其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为51.66元/股,短短三年时间涨幅达到了900%。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像韩氏父子这样讲究“速成”与“包装”,通过收购酒企、贴牌生产两手开弓迅速起量的极为简单的买酒方式,弊端也就开始慢慢显现而出。

二、业绩戛然掉头直下,经销商开始“大撤退”

客观来说,上海贵酒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市场行情大火时候,都不是问题。白酒市场不少品牌,尽管与上海贵酒产销模式不尽相同,但在此前却也有收购和贴牌,说着相同的故事。

当时整个白酒市场流动性宽裕,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市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白酒股消费投资浪潮。

但市场瞬息万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叠加年轻消费群体喜好的变迁,白酒市场经历了较大起伏,整体表现震荡下行,也随之影响了上海贵酒业绩下跌。而此前激进追逐风口而采取的粗放经营模式,又让上海贵酒与经销商关系变得尤为紧张,加剧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先来看第一点业绩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上海贵酒分别实现营收1.09亿元、0.8亿元、6.03亿元、10.91亿元、16.29亿元。但同期净利却差强人意,仅录得0.12亿元、0.08亿元、0.62亿元、0.37亿元、0.87亿元,一直未能突破1亿元大关。

但是进入到2024年,该公司业绩突然变脸恶化,上半年营收一改往日上涨姿态,竟同比大降77.32%仅录得1.91亿元,归母净利更是直接由盈转亏,录得-0.77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为0.54亿元。

此外,上海贵酒的现金流更是在承受着巨大压力。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贵酒短期借款为2.8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0.21亿元,但是货币资金却仅剩0.54亿元,要知道在2023年期末之时,该指标数值还高达2.02亿元。较大的资金敞口、快速下降的资金规模,着实让外界对其接下来的发展捏了一把汗。

更让本就不宽裕的现金流雪上加霜的是,上海贵酒还需面对持续走高的应付账款。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该公司应付账款分别为0.59亿元、0.61亿元、1.18亿元和4.84亿元。到了2024年6月末则骤增至4.82亿元,同比暴涨217.66%,创下近五年同期新高,这显然对公司现金流、经营稳定性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再来看第二点与经销商关系方面,毫无疑问,凭借资本运作,多元化渠道布局是上海贵酒在白酒市场很长时间内能够屹立不倒的重要依仗。

根据此前其年报所披露的信息,上海贵酒渠道建设主要有四点:一是线上发力,公司通过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开设的线上门店,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开发线上资源,“十七光年”等明星产品直接面向终端客户。二是渠道下沉,深挖经销商资源,把脉经销商痛点,解决经销商实际问题,让经销商和公司实现双赢。三是资源圈层,对具备分销资质、有一定的分销网络或圈层资源的创业者进行深度赋能、专业培训,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多赢格局。四是销售赋能,贵酒匠深入三四线城市,科技赋能基层白酒销售单元,使小店数量和覆盖面迅速提升;同时,贴近团购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全国各个区域拓展各种类型的企业团购用酒客户。

一系列渠道战略实施下来最显著的变化,当属来自线下激增的经销商数量。数据显示,上海贵酒全国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末的3200家激增至2022年末的4883家。

渠道的布局,使得上海贵酒迅速下沉,抢占了大量市场。照理说,靠这种传统线下庞大且有实力的经销商体系的商业模式可以活得很好,盈利空间并不小。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近些年其经销商进货热情已明显减弱,成为上海贵酒高速扩张后难以治愈的后遗症。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我们可从其预付款项这一指标中一探究竟。

熟悉财务报表的人都清楚,预收货款是在企业销售交易成立以前,预先收取的部分货款。要知道,白酒企业一般采取“先款后货”的模式,厂商发货前经销商打的款会计入其中。因此,数值越高,说明经销商打款的意愿积极;反之,意愿并不强烈,公司销售情况大打折扣。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上海贵酒的预收货款期末余额为1.08亿元,较年初的1.31亿元压降了17.56%。与此同时,该公司经销商数量也在不断锐减,2023年期初经销商4883家,2023年期末则降至4429家,报告期内增加1790家经销商,减少2244家经销商。

经销商拿货积极性并不高,无形之间也增加了上海贵酒消化库存的压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存货账面总价值为5.8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的5.15亿元增加了12.62%。进一步计算得知,今年上半年,上海贵酒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升至27.1%。

也就是说,上海贵酒的总资产中有近乎三分之一都是存货,这对于一家需要保持高效能存货周转要求的上市白酒消费公司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业绩开始滑坡致使投资者信心不足,信心受挫又迫使股价不振,业绩下行与投资退潮互为因果。

不少投资者和机构也开始反思,对上海贵酒这种商业模式的估值逻辑是不是对的?用所谓的“速成”与“包装”模式思维来做白酒市场生意,到底行不行?

投资者的反思反映在投资力度上,上海贵酒股价在经过连续多日的涨幅后,突然在10月11日暴跌,截至当日收盘,跌幅达到了10.02%。

品牌的反思则在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上,在2024年中报里,上海贵酒提到了公司进行了重大改革,针对目前较为严峻的经营环境,调整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四大聚焦”战略转型,但由于转型措施及相关政策出台到业绩显现有一个落地实施过程,公司仍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当前问题。

总而言之,还剩一个月不到,就到了下半年白酒市场极为重要的销售旺季,各品牌销售情况是会更进一步,还是原地踏步,乃至后退,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确信的是,适应新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来主动调整自身战略,肯定会成为下半场各大白酒品牌商们抢夺市场的主旋律。

但这对于当下自身诸多症结待解,再加上公司实控人又被刑事控制的上海贵酒而言,接下来到底该前往何处,胜算几何?一切尚待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