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今年央视“3.15”晚会,再度聚焦了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这也表明,行业繁荣之下,乱象依然存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确实是一个赚钱的生意。
有这么一家上市公司,名字里面带着“云”,定位是独立AI技术平台,但主要收入同样来自“放贷”,这家公司就是百融云(HK:06608,亦称“百融云创”,前身为百融金服),于2021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
据贝多财经了解,百融云的“放贷”业务并不直接体现在招股书、财报中,而是通过旗下助贷平台榕树贷款、钱小乐等,这项业务被归纳在精准营销服务板块。所谓精准营销服务,指的是通过专有金融产品推荐平台榕树(将消费者与适合的金融产品连接)提供。
当前,百融云的收入构成包括MaaS收入、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BaaS保险行业云收入。其中,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指的是根据促成的信贷交易规模或者财富管理规模收取技术服务费。
2024年上半年,百融云的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约为5.8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92亿元增长19.8%;占BaaS业务收入的65.5%,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达到了44.6%。毫不客气地说,这部分业务为百融云贡献了近乎五成的收入。
财报显示,百融云2024年上半年的总收入约13.21亿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约1.40亿元,同比下降31.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后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12.9%;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2.43亿元,同比下降9.0%。
百融云在早前披露的招股书中称,该公司主要于榕树展示毋须担保的消费贷款产品。榕树平台上推荐的消费贷款产品涵盖借款人多种需求,如家装、婚礼、旅游及其他个人消费、专业教育开支,以及中小企及其拥有人的业务需求,条款、目标借款人及批准条件各异。
但百融云的前后表述有所矛盾,一边称榕树专注于由金融服务供应商(包括大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及线上金融科技平台)提供的信贷产品(例如消费贷款);另一边,称榕树平台上的全部金融产品均由金融服务供应商(如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提供。
基于此,百融云就精淮营销服务从金融服务供应商赚取服务费。百融云方面称,平台上推荐的金融产品由金融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该概不就榕树上推荐的任何金融产品提供担保或承担任何信贷风险。
透过现象看本质,百融云这一业务实际为助贷业务。当前,百融云主要通过广州数融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数融小贷”)开展此类业务。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数融小贷的注册资本为2亿元,由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制。
而根据2020年7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
另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融小贷的主要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张园,以及董事郭文秀、李魁,监事陈璐等。在社保信息板块,数融小贷申报的2023年缴纳社保的人数仅为3人,2019年至2022年亦是3人。
相比之下,数融小贷申报的2018年缴纳社保的人数为5人,成立之初的2017年则为1人。作为对比,百融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354名员工,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414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