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冷静期”冷感十足,这家集团“底牌”咋出

“七天冷静期”冷感十足,这家集团“底牌”咋出
2021年04月09日 15:00 坤舆商业

借呗最近的“动作有点多”,在用户界面发起了“贷款冷静期”的投票,投票内容为“假如首次借款7天内可反悔,全额还款平台可免息”。有业内人士认为,借呗通过意见征集,或正在为推出类似的“贷款冷静期”功能做准备。

网络上有关借呗可能推出贷款冷静期的讨论很多,有人支持,认为有必要,有人反对,认为借呗产品的本身好坏就难说。

不仅是冷静期,借呗近期还推出了提现服务费全面取消,一系列的动作都在显示借呗正在通过卖力营销开拓新用户。

自从2017年监管部门出台关于整顿“现金贷”业务和去年网贷新规,实质上没有明确消费场景的借呗,面临诸多限制,而在2017年监管规定网络小贷放贷杠杆率表内、表外合并计算并要求融资降杠杆后,蚂蚁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未来蚂蚁集团将何去何从呢?

推出“冷静期”疑似做噱头

实际上,贷款冷静期国外早就有了。

比如上世纪60年代,为保护消费者免受销售利诱冲动消费,英国制定了“冷静期”条款,该法规定,买受人在自收到正式合同的副本之日起4日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物品返还。

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按照国际惯例,几年前就在中国市场设置了“15天冷静期”服务。

微粒贷也曾在2017年推出过优惠券免息产品,按天减免利息,免息天数1-19 天不等。

有网友表示,蚂蚁集团借呗、花呗的营销风格,给人一种“福泽天下”感觉,并且“把好处说的多多的,把尾巴藏得深深的”。相关消费金融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青财经,过分强调贷款冷静期就是营销手段,而且没有太大意义。

回看借呗、花呗这几年的营销广告,从文案角度确实诱导年轻人消费的倾向,比如毕业旅游用花呗消费、年夜饭用花呗消费、提前消费获得更好商品等等,都在卖力的营销信贷产品好处,但对于风险只字不提。

蚂蚁花呗广告 源网络 侵删

上支付宝用花呗源网络侵删

ABS融资触碰“天花板”

从蚂蚁科技集团的招股书可以看出,四成收入来自花呗、借呗等贷款业务。然而蚂蚁集团正在面临主营业务带来的挑战。

受一系列监管政策影响,尤其是2017年12月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规定,无场景依托的现金贷业务涉嫌违规及2020年网贷新规规定:ABS等标债融资杠杆不得超净资产4倍政策,直接影响了花呗、借呗的放贷规模。

中国企业报·青财经制图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花呗表内贷款余额为112.8亿元,同比2017年末减少25亿元。

据公开资料,2016年,蚂蚁发行的花呗ABS和借呗ABS规模之和是642.8亿元,2017年增长了3倍,达到2688亿元。然而到了2018年,借呗ABS发行规模腰斩至555亿元,2019年萎缩至115亿元。

中国企业报·青财经制图

尽管去年11月,花呗借呗200亿ABS融资计划已获通过,但蚂蚁集团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融资“降杠杆问题”以及联合贷款出资比例的新规定。

网贷新规中规定,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而此前,蚂蚁小贷现实中联合贷款自己出资比例大约是1%-2%,所以撬动了万亿联合贷款。

如果将蚂蚁出资比例提高到30%,意味着需要提高表内贷款和ABS规模来融更多的钱,而提高表内贷款规模,根据新规,又需要提高净资产。

蚂蚁集团短期要提高资本金的钱,能从哪里来呢?

并且,不少专家学者仍然认为,借呗、花呗通过互联网获客并应用大数据风控,再借助ABS等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接银行和保险资金。理论来说,规模可以无限制扩张,但是与银行系消费金融借贷用户不同,花呗、借呗的借款人群的征信是否良好及是否有稳定收入,都存在不确定性。

一旦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某些突发事件可能会给整个市场,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害。

实际上,本质为现金贷的借呗风险已经显现。

根据消金时代去年4月报道,有银行专业人士反映借呗不良率波动得厉害,该专业人士负责的业务最近一个月的新增不良已经比之前1年的新增还高了。另外从蚂蚁集团招股书可以看到,疫情期间资产质量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逾期率逐渐走高。不良率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D30+ 3%以上,是平均水平的两倍。

逾期率高,利润就会减少,这从2018年蚂蚁集团亏损19亿元人民币也能直观看出。

中国企业报·青财经通过一位消费金融业内人士了解到,受监管影响,蚂蚁集团以后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

在2002、2003年还没有网联时候,支付宝绕过银联等支付清算系统直接与银行对接,支付宝可能会与银行签一个“代扣协议”,由于没有联网,用户充进支付宝的金额有的可能直接来源于支付宝的“资金池”,非常不规范。

随着监管趋严,尽管蚂蚁集团现在的支付业务盈利更多来源于技术服务、提现手续费等方面,但盈利空间已经不大。

而花呗、借呗和平安银行、中银消金等消费金融公司相比,ABS的融资成本差不多,但花呗、借呗单笔的平均额度很小,只有百元到千元,需要获得相比之下,几百倍的用户数量,才能让盈利空间与平安银行等消金公司持平。

可以看出,需要大量新客户也是借呗现在如此卖力营销的原因了。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告诉中国企业报·青财经,经过一轮强监管,像花呗、借呗这样的产品还会继续发展,但创新上会“收敛”很多。正如很多美国金融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金融商业创新一样,中国金融公司也会在监管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商业模式突破,未来金融公司与监管“博弈”会有很长一段时间。

助贷都难解资金困局

蚂蚁集团已在去年获得消金牌照,有人认为蚂蚁集团以后可以用更高的比例去合法的放贷,获得更高的收益。

此话不假,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青财经,有了消费金融牌照,蚂蚁集团就能开展相对大额现金贷业务,比如授信更高额度给国企、事业单位信贷申请人、授信大额给汽车消费人群等等,也能开展更多线下场景业务,凡是线下场景有支付宝终端铺设的地方,都能授信额度。

此外,由于融资渠道更多,融资成本可能会变低,若花呗、借呗并入消费金融公司业务,那么花呗、借呗的息差会更高或者可以用更低利息,吸引更多信贷申请人。

不过,有了消金牌照,短时间内仍然难解蚂蚁借呗花呗目前的资金困局尤其是提高资本金,在ABS市场融更多资金的压力。

有人认为助贷模式(金融机构出资、助贷机构引流或按一定比例出资,放款给借款用户)或许是蚂蚁集团的出路,因为国内有过百家银行与多家信托都与蚂蚁集团合作,蚂蚁集团为银行获客引流,并从中收取“网络金融服务手续费”,通常可以理解为“中介费”。

但是,据专业人士介绍,助贷模式由于需要付给蚂蚁集团的“中介费”,银行付出的资金成本更高,所以银行会抬高利息,以保证利润,较高利息的借贷产品又会降低竞争优势,失去一批用户。

中国企业报·青财经从借呗平台发现,等额还款情况下,借呗放款方为天津信托,不包含逾期费情况下,放款年利率为21.9%,根据第一消费金融报道,21.9%的年利率要高于等额还款的京东白条(21.46%)、度小满有钱花(21.6%)。

结语:

对于未来中国科技金融市场看法,余丰慧表示,一定要学习美国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即监管制度越来越完善,金融创新工具也越来越多,进入生态的良性循环,否则仍然容易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局面。

科创板上市遇阻后,蚂蚁集团何时才能再进入正轨?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段誉

主编:江金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