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共有11个城市候选,为什么最终选了北京?

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共有11个城市候选,为什么最终选了北京?
2020年10月17日 14:52 跟我学编织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一片礼炮声中,象征着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人在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战乱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统一的祖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国众多城市中选择一个作为首都,这和我国古代王朝建立之初先定都是一个道理。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几百座城市,只不过要想成功竞选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需要考虑和衡量的条件太多。因此这几百座城市中,当时成为首都的候选城市一共有11座。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首都之位“花落”北京。那么在这11座城市之中,北京为何能够成为我国的首都呢?

北京坐落于我国北部,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就是很多朝代的首都,拥有长达

3000

多年的历史,算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古都。从周武王时代开始,北京就开始了被封为都城的历史。北京城在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称谓,燕都、京城、北平等等名字,都是北京不同时代的称谓。不难看出,北京作为我国北方的一大城市,在过去其实一直都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究其原因,还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二者的功劳。那么在这

11

座入选城市中,北京的具体优势有哪些呢?

当时入选竞争首都的城市分为别: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和北平

(

北京

)

。不难看出,这

11

座城市中,其中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都是我国古都,在历史上也多次成为封建王朝的首都。而北京能够脱颖而出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东三省在我国一直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集中在哈尔滨地区,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位于东北,而北京正好处于东三省的这个圈中,都有地理

+

经济的双重优势。

当时除了北京之外,还有一个呼声很大的城市,那就是延安。这座位于陕西的革命老城市,承载着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丰功伟绩,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不过延安的象征意义虽然大,但是相比于北京来说,它的劣势也难以忽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其环境和水资源都有很大的劣势,从长远角度来看,根本不足以支撑首都的功能。

其余各座城市,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缺点。成都和重庆不用说了,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困在里面,地理位置无法满足作为首都的条件。而上海和广州两座东部城市,位于沿海地带,十分有利于经济的扩张,但是作为资本来说风险程度却相当高。因而最终敲定北京,是因为这座城市兼具上述

10

座城市的所有优势,既是古都,“运”占上头,而且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也有相当高的群众基础。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选择北京做首都都是非常合适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