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所有伟大背后都有一份爱情

蒲松龄:聊斋志异,所有伟大背后都有一份爱情
2020年07月22日 14:07 热剧大小咖

明末清初,蒲松龄出生在一户落魄地主家,谁也没想到真的一生执着于科举却屡次落榜的落魄文人

最终却凭借一本志怪小说聊斋名传至今,更少有人知道,他之所以写鬼怪狐妖,起因却是他的老婆。

十八岁时,蒲松龄取了年仅十五岁的老婆刘氏,在当时嫌贫爱富的风气下,妻子刘氏非但没有嫌弃他家境窘迫,反而不离不弃。

这让蒲松龄倍感欣慰,为了不往刘氏嫁他一场蒲松龄励志一定要金榜题名。

仅在一年后,他便通过童子试,一举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宁镇半个山东。然而就在他成亲没多久

家中两个嫂嫂却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闹在家中鸡犬不宁。眼看兄弟几人就差反目,柏松玲的父亲便决定将兄弟几人分家。

蒲松龄生性淡薄,妻子刘氏又贤惠重情自然是争不过生性泼辣的两位嫂嫂分到的家产,仅有些许薄田和三间四壁透风的屋子。

因此为了维持家中生计,蒲松龄不得不常年在外教书,一边专心备考,一边还要忧心家务

深知丈夫艰苦的刘氏,就连招待客人的剩菜也舍不得丢。为了留给他吃,常常把菜都放馊了,也舍不得自己吃掉。

夫妻二人更是聚少离多,为了让妻子过上好日子,蒲松龄拼命参加科举,这让刘氏非常心疼。

几次劝他别再考了,蒲松龄却心有不甘的问我的妻子,难道就不想做头戴金冠的夫人吗。

而在当时,只有官员的妻子才被称为夫人,妻子却柔声回答,粗茶淡饭不挨饿,我就心满意足。

这句话更是刺痛蒲松龄的心,让心怀远大抱负的他顶着落榜生的巨大压力,一直考到了六十六岁

整整死磕四十七年,一心想着金榜题名,奈何却一生与仕途无缘。

穷人所见多冷眼,这一生贫苦的多舛,反倒让他看透了人与人的勾心斗角。

这其中有手足兄弟,也有挚交亲朋这一番番感慨,也都在几十年间化作一则则小故事。

由于他打小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业余时间都用来撰写小说。

然而在当时作诗填词才算是正统风雅小说被看做不正经的旁门左道,可他偏偏写的又全是狐鬼花妖的故事

连同学都忍不住劝他,你要再写这些不入流的东西,你这辈子就白活了,但是他却不予理会。

而且以六十多岁眼看科举无望,索性把才华和一腔愤慨全都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

在他的笔下,石头可以成精,狐狸可以苦修千年。凡人相恋看似写的鬼怪妖魅实则讽刺贪官污吏

怜的是穷苦民众,惜的是真情真爱。虽然名垂千古的执念没有通过科举实现,但是用一支笔写尽了千秋万代。

当年的穷秀才不求知音,担心没人能懂聊斋,现在他知音遍布天下,聊斋志异也有十八种文字的译本的世界流行。

其中的故事也多次被搬上荧幕,小倩宁采臣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九霄美狐画皮,魅惑凡人

朱孝廉误入壁画仙境等等,痴男怨女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蒲松龄一生执着于科举,并非是对功名的渴望,只是不想辜负刘氏给了忠贞不渝的爱。

而拼尽一生为实现的承诺,也只能化作笔下一个个凄美的故事。

因为在那个人鬼交错的聊斋世界,万物皆有情。以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今灯火通明万里可闻,却朝思暮想非一人

也许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但是别忘了还有舟可渡,山有路可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